陈景富 自信搭建澳门“中葡平台”
2019-03-20邱娥万艳琴杨舒霞
邱娥 万艳琴 杨舒霞
【人物简介】
陈景富先生,查理斯通(澳门)工程技术与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自小接受葡語教育,年轻有为的他通过奋力拼搏在回歸前考上澳门公务员並服務其中长达1 8年,其中9年更在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工作;後来,为了搭建澳门“中葡平台”,他退出公务员的舞台,转而进入商界,跑遍葡語國家,积累诸多经验,並為公司在莫桑比克和东帝汶開展投资業務,兴建社会保障房,发展新型材料建筑业,提升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他坚信,澳门作为促进中葡商贸合作的服务平台,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陈景富先生,土生土長的70後澳門人,从小接受葡语学习,不断挑战自我;长大後,他又继续深造,考取了澳门公务员,在从政路上奋斗作为,为澳门政府出力貢獻;之後,他追随父亲的脚步,转型建筑业,辗转莫桑比克及東帝汶等各地,累积建筑及從商经验,努力搭建澳门“中葡平台”;他用心服务,肩负使命,哪怕再苦再累,始终相信中葡友谊的桥樑将愈发宽广,商机无限!
感恩父亲打好葡语基础
小时候,生於小家庭的陈景富,家境並不富裕,父母為了承担三个子女的学费,都需辛勤努力地工作,家庭负担相當重。而在澳葡时期,葡語優先的政策主導了社會的發展,作為兩个雙胞胎兒子及一个女兒的父亲的陳爸爸,意識到了掌握中葡雙語在澳門具有的優勢。為了孩子們的將來,就算是背負着澳門華人社會的世俗眼光,陳爸爸依旧將孩子們全部送到澳門的葡语学校接受教育。一次機缘巧合下,得到當時在官立葡文小學擔任校醫的宋玉生夫人(宋玉生为时任澳门立法会主席)的幫忙,孩子們都獲得入讀葡文小學的機會。就是這樣,命運安排陳景富先生走上了葡語之路。
起初,小小年紀的他们因为文化差異,在学习葡萄牙语的过程中碰到了很多困难。“现在回味那段历史,充满了中葡两地文化的较量,耐人寻味。”他说,“那时候,一个班上有90%的同学是葡萄牙人或澳門的土生葡人,大多出生於富裕家庭。而我和哥哥属於班房中小部分中国人群,语言不通,加上文化习俗各異,相处起来难免有摩擦,但毕竟都是小孩,不管是金頭髮或是我們黃皮膚的,只要踢一場球、抱一抱、握握手,大家就講平了,繼續去玩!大多時間我们在歡笑中度過。那也是一段很有价值的回忆,更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录与文化共生共融的传承。”对於陈景富先生而言,他既享受全葡语学校的教育系統,又掌握了第二语言——葡语。这一切都得感谢顶着压力把三个子女都送到葡语学校学习的父母,他感恩父亲的远见,感恩父亲承担生活重压、在工地上工作的辛苦。“小时候,有時我们會去爸爸的工地玩耍,记得有次去看爸爸,太阳当空,挥汗如雨,他被晒得黑黑的。也是在那样的时刻,爸爸常常叮嘱我们长大了绝不要幹建筑这行的工作。”因此,陈景富先生、哥哥和妹妹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很快便适应了全葡语的生活与学习。
但要说到能真正的令陳景富先生融入葡人社群的,莫過於他中學時期的足球訓練:“中學時期,我、我哥哥和好朋友波仔熱愛足球,夢想要加入青少年球隊‘澳門賓菲加,經過艱苦努力,終於獲‘澳門賓菲加的錄取,我們三個成為球隊中仅有的三名華人球員。當時葡人年代,葡籍球員成了球隊的主力,我們初時都不獲重用,只當後備,甚至被部分隊友排斥,但我們都未有放棄,还互相免勵和鞭策自己,每天放學、週末和節假日都必加操訓練。最終,我們獲得主教練的認可,我成了球隊的正選守門員、我哥成了前锋兼隊長、波仔則成為後衛的必然正選。之後多年我們和球隊都獲得了多項錦標,而我們更成為葡萄牙人隊友們的好朋友,大家彼此相互尊重和信任。我們學会了融入葡人社群,葡語和西方文化水平大幅提升,同時我們亦教曉他們中國文化。這些點滴都為我日後在葡語环境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學毕业後,1995年底,陳景富正好趕上回歸前公務員開考的尾班車,走上了公務員的岗位。面对回歸時期,面對自己“不中不西”的背景、文化差異、时代问题让陈景富先生曾對生於那個时代的澳門人身份有點疑惑,内心也有过些许挣扎。但隨着1999年12月20日,澳门正式回归祖国怀抱,陈景富先生的心也安定了下来。他在澳门又继续上夜校,半工半读下完成了大學課程,公职生涯一做就是18年,其中有9年是在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常設秘書處輔助辦公室工作。這要感激他的人生伯樂之一——時任中葡論壇副秘書長的姍桃絲女士。
棄政从建搭建澳门“中葡平台”
於2014年初,陈景富先生有幸獲得其人生中的另一位伯樂——史力強先生的垂青,出任澳門查理斯通工程技術與顧問有限公司的副總裁。該公司的發展方針主要是利用澳門平台到葡語國家發展房產及其他大型項目,这令他這位澳門人可真真正正有機會到葡語國家發揮所長。加上太太和家人的大力支持,陳景富毅然结束了18年澳門公務員的職業生涯,“下海”到商界發展,接触到莫桑比克和東帝汶等葡語國家。
這些年,陈景富先生常常往返於莫桑比克和东帝汶。令他记忆犹新的是2014年8月26日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举行的“第十届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经贸合作洽谈会”。“我公司跟莫桑比克政府住房发展基金签署了《奥林匹克村第二期房建项目》的合同。该协议的签署标誌着澳门企业在莫桑比克投资踏出了重要的第一步。”陈景富先生回忆起来至今欢欣雀跃。
作为首个在莫桑比克投资的项目,陈景富先生和公司團隊为确保项目质量和工期,95%的建材从中国进口到莫桑比克。此举除了为莫桑比克政府带来新型的建筑材料外,亦协助到当地政府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於当地聘用了几百名工人,並为他们提供职业培训,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竞爭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陈景富先生顿感商机无限。在他看来,非洲的资源很充裕,包括天然氣、焦煤、矿产、木材、海洋等资源,而這些國家亦急需中國的技術及經驗以協助其將經濟發展起來。這形成了優勢互補的條件,因为澳门在這方面正好可以發揮其400多年来獨有的中葡文化,發揮中國與葡語國家的經貿平台角色,促進中、葡的經貿與文化發展,參與“一帶一路”的发展计划。
他更建议,澳門企業可以多考虑跟内地央企合作,利用澳門對葡語國家的認知、語言優勢、人际脈络等,結合内地央企的豐富資源、人才、技術及海外發展大型項目的寶貴經驗进行长期合作,逐步把项目落实。由於莫桑比克的金融体系比较薄弱,當地貨幣的匯率風險極高,因此他们十分依赖美元。基於此,陈景富先生则认为返回以物换物的交易方式,是很可行的。尤其是莫桑比克的房产和建筑业发展空间大,潛力无限。
还有一个葡語国家,亦是亞洲唯一的葡語國家——东帝汶,是陈景富先生的常去之地。历史上,澳门与东帝汶都曾被葡萄牙殖民统治,同屬一個總督管治,故澳門和東帝汶的歷史渊源相當悠久,澳门亦成为中国与东帝汶交往的一个重要桥樑。两地间关係密切,以前澳门的居民也會到东帝汶寻求发展。他说:“东帝汶对於澳门的情谊是非常深厚的,东帝汶的天然資源非常豐富,不僅有石油、還有礦產、木材、海產等,而其充足的水資源及獨有的氣候,是發展農業的上佳條件,同時,三面環海的地理還境,零污染的海灘,更是發展旅遊業的極好條件。加上東帝汶在南部Suai马上要开辟新的区域,新的國際機場亦已落成,这里发展潛力巨大。而且在当地也有不少華資,已逐步形成华人生活圈,這亦有利内地及澳門企業到當地發展。”
一直以来,陈景富先生和同事们不断摸索,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想法,並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实践中创新。在莫桑比克和东帝汶,他们积极主动寻找纽带,把当地企业跟内地国有企业或是央企捆绑起来,相互补充,互惠共赢。他认为,央企的融资能力强,保障强;澳门民企本身有优势,应发挥语言优势,作为顾问,跟央企合作起来比较可行、轻鬆。可见,澳门作为促进中葡商贸合作的服务平台,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岁月不居,雁过留痕。作为澳门人,陈景富先生尽力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国家为澳门的发展贡献力量。還記得2010年11月,當時還是公務員的他曾有幸參與了在澳門舉行的“第三屆中葡論壇部長級會議”的核心工作,除能接待當年參會的葡語國家元首外,更有幸零距离地与当时到访澳門的温家宝总理进行交谈。温總理親切叮囑他要發揮好澳門的平台作用,这句話令他倍受鼓舞,亦奠定他日後要堅持走上中葡平台發展的道路。
展望2019 信心满满
入乡随俗,是一种尊重。陈景富先生在莫桑比克除開展業務外,工餘時間还喜愛踢足球,更曾加入過當地小村庄的球队,成為球隊的“外援”,也定期过去跟當地小孩們踢球,常常陶醉於队友们的友好情谊里。认识更多的朋友,亦是他的习惯和优势。
他感恩生命中的每次遇见。在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总有伯乐出现在他的人生中。他有相亲相爱的家人,有双胞胎哥哥的陪伴,有妹妹的尊敬,有在那9年当中引导他走向更高层面的“阿姐”姍桃絲女士,还有他那亦师亦友的老闆史力強先生,所以即使受苦受累,他也不离不棄。同时,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别人的伯乐。
在這,陳景富先生也藉本杂誌平台感謝多年來對他不離不棄的太太以及寶貝女兒,他常因工作原因而不在家,感謝她們的體諒和包容。
不仅如此,他对祖国历史文化也饱含深情。見到习主席對澳門特區的關懷,他深受感动,一生努力,皆为共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虽说语言、文化、政策等差異是企业走出去的障碍,但陈景富先生卻为澳门的平台工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並始终坚持毫不鬆懈。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澳门既要走出去,又要引进来。而随着港珠澳大桥的通行,香港与澳门之间的车程也缩短了许多。澳门商机无限,也应该把握机遇、主动融入、加强合作。
总结过去的经验,陈景富先生对新的一年充满信心:“我相信明天会更好!无论是一个月之前的你,还是现在的你,只要勇往直前,没有什麽问题是不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