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 大国领袖的“三农”情怀和中国答卷
2019-03-20余玮
余玮
“我曾在中国西部地区当过7年农民,还当过一村之长,我在中国河北、福建、浙江和上海等省市任职时也都领导或分管过农业工作,对农业、农村、农民很有感情。”这是2012年2月习近平以国家副主席身份访美期间,出席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时在致辞中的话。于“三农”,他有着深深的牵挂、殷殷的关切、不变的情怀。
习近平曾经在陕北农村插队七年,并且做过一村之长,之后在河北、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或分管或领导过农业工作。因这些经历,他对农业、农村、农民都有深厚的感情,对“三农”问题有持续而深入的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三农”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对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推进当前和今后我国“三农”事业,乃至全局的发展都有重大指导意义。
梁家河:心系“三农”的起点和初心
北纬36.8°,陕北黄土高原上有一个小小村落。这就是习近平眼中“大有学问的地方”梁家河。
1969年,15岁的习近平下乡来到梁家河成为一名知青,度过7年的青春岁月。在7年的摸爬滚打中,完成了他从格格不入到和老百姓融为一体的转变。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很彻底的过程。“我很自豪,自己能够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里,家庭有很严格的革命传统教育,总是讲孩子们不要放在温室里,要经受大风大浪。”
“我的爷爷也是农民,我的父亲是从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当了7年的农民。我觉得在我一生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两种人,一种就是革命老前辈,一种就是我那陕北老乡。”习近平曾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离开梁家河40年来,习近平先后4次给梁家河村回信表达惦念之情,也曾亲自回去看望陕北的乡亲们。
村民张卫庞回忆说,当年,习近平“经常来我们家,找我老丈人聊天。后来时间长了,慢慢接触多了,我们就熟悉了,交流也就多了,我没事就跑到他的窑洞串门,找他拉话。我最爱听他讲故事,我是个大老粗,啥都不懂,也没看过啥书,就喜欢听他讲,一听就是大半晌”。张卫庞说,当时习近平就在他家吃饭,那时条件很差,几乎家家吃的都是玉米团子、糠团子,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我们吃什么他吃什么。而且习近平爱学习,能吃苦,21岁就全票当上了梁家河的村支书。
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7个年头里,带領大家打坝造地、发展产业、建设沼气池,使梁家河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梁家河村民、原大队支部书记石春阳记得,“冬天打坝的时候呢,习近平呢,那时候也就二话不说,挽着裤腿,光着脚就下去铲冰,也不考虑落什么后遗症不后遗症”。石春阳讲,习近平作为当时的村大队书记,总是能做到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脏活、苦活、累活他要带头,处处以身作则,所以乡亲们尊重他,也信得过他。“当时条件不好,后来他当了书记以后,就想办法,当时我们是靠天吃饭,后来他就带领群众打大口井,在大口井旁边的地整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用这个大口井抽水,把旱地变成水地。这对梁家河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改观。”石春阳回忆说,当上大队书记的习近平,每天琢磨的的一件事就是怎么能改变梁家河,带领村民们过上好日子。“他在报纸上看到四川农村办沼气,就自费到绵阳学习,回来以后在梁家河办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
习近平回忆在梁家河的岁月时曾说过,在中国当时最贫瘠的土地上劳动生活的艰难岁月,让年少的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让我“获益终生”。言及梁家河时光对自己日后的影响,习近平说:“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
正定:“三农”思想形成的实践源头
2013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江苏代表团,座谈中话题很快引向了“务农致富”。在回顾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农村先由分到合、再由合到分过程后,习近平说,改革开放从农村破题,“大包干”是改革开放的先声。当时中央文件提出要建立统分结合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但实践的结果是,“分”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但“统”怎么适应市场经济、规模经济,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上世纪80年代,正当包产到户普遍推行、初见成效的时候,从决策层到学术界大都还沉浸在一时增长的喜悦中,年轻的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在肯定家庭承包经验的基础上,以深邃的历史目光开始探索:“统分结合”,“分”了,“统”怎么办?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期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论述,就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有专家认为,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的“三农”思想和实践,是其“三农”思想形成的实践源头。
当年,党内农口老前辈杜润生聘习近平为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的特约研究员。杜润生时代的农研室,是“三农”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最高殿堂。那时候每年“一号文件”起草前,经常要把习近平等几个地方领导干部请过去参加讨论。
在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上,习近平强调“搞经济,搞大农业,都需要多一些战略眼光,从时间上看得远一些,从空间上看得宽一些”,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正定县“要积极研究探索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的新路子”。
当年,他总是骑着自行车往乡下跑,深入到老百姓当中拉家常、问寒暖,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一片,并在调研后及时纠正了高征购造成的正定农业结构比例失调,让“高产穷县”翻身,走上了承包经营、多元发展的路子,为村民们立了“大功”。
针对农业结构单一、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习近平强调“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必须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必须摆脱‘小农业思想的局限和束缚,充分发挥优势,逐步形成合理的生产和经营结构”。正定县不断强化“大农业”理念,全力打造“产加销游”全产业链农业,惠康食品、正先食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显著提升。
1985年,习近平任县委书记时第一次率团访问美国考察农业。他注重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但在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上,并不盲目崇尚美国农业所代表的“西方模式”。基于对国情的深切认知,后来他说,“那种大农业的道路看来不行,就看东北那些人少地多的地方怎么样,那也有个成本问题”,“很多东西啊,一定要因地制宜。什么是科学,并不一定是大、洋、全,并不一定是所谓的机械化。要最小成本、最大效益,什么事情都离不开现实。”
福建:精准扶贫脱贫思想的发源地
1985年,习近平到福建工作,先后在特区厦门、山区宁德、省会福州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了17年半。在闽工作期间,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致力谋划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思路和重大举措,为福建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三农”工作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作用,他指出“农业兴、百业兴;农业衰、百业衰;农业萎缩、全局动摇”,“经济越发展就越要稳定农业、加强农业”。
针对福建人多地少、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的特点,习近平提出福建要发展特色农业、大农业,搞好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他指出“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它区别于传统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经营的、单一的、平面的小农业。”此外,“要根据市场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调整种养业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新产品和绿色食品,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为跑遍乡村,他经常一连数日坐着吉普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常常颠得连腰都直不起来,身体力行推行“四下基层”制度,对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提出许多新观点、新理念。他强调“扶贫先扶志”,人穷不能志短,更要振奋精神往前奔,“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扶贫要找准路子,“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1996年4月,习近平到福建省委工作,在半年时间内先后用50多天时间到9个地(市)、42个不同类型的县(市、区)、60多个乡镇调研,他在调研报告中指出,“扶贫攻坚与奔小康,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两个并行不悖、互相促进的任务”“要从制度上研究一套办法”,“要制定必要的经济政策措施,支持贫困县、贫困乡(包括已摘帽)的经济开发,以增强贫困县乡的自我发展能力”。他高度重视扶贫措施的落实和成效,他强调“贫困县、贫困乡要把扶贫攻坚的目标任务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逐村逐户制定脱贫计划,一个村一个村、一个户一个户地落实下去,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用到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上,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贫致富奔小康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只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取得经得起历史与实践检验的成就”。他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探索实践扶贫开发的路子和途径,解决了“茅草房”和“连家船”问题,组织实施“造福工程”,创新性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模式,福建成为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思想的发源地。
习近平高度重视农村党务建设,指出“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组织保证”,要“把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作为农村小康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来抓”,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发展能力,“在指导思想上、组织保证上使党组织在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真正能站到前台,真正能居于‘第一线,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他大力推动调整不适宜、不协调、不健全的“三不”班子,实施党的“堡垒工程”。习近平的这些论述和实践,回答了加强农村党建的必要性和重大战略意义,是对农村党的建设、基层组织管理的加强、创新和提升,成为福建加强农村党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宝贵财富。
浙江:“两山论”萌芽与形成的襁褓
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粉墙黛瓦、曲径清幽。“农家乐,民宿忙,游人如织到下姜”,成为了村民的口头禅。而早些年让下姜村远近闻名的是贫穷、是落后、是污染,当年的歌谣是:“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
轉折点发生在2003年4月24日。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乘车从淳安县城颠簸了60多公里的“搓板路”,又坐了半小时轮渡,再绕100多个盘山弯道辗转来到下姜村。“当时,习书记就给我们讲绿色发展理念,就是在我们下姜村,因为靠近千岛湖,习书记说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水这句话。”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下姜村老支书姜银祥依然很兴奋。
如果说,2003年的下姜村是“两山论”的早期萌芽,那么,2005年的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则是“两山论”公认的发源地。当年,余村下决心关停了“全县规模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区”,这么多年过去,当地恢复了竹海碧波、莫干胜景,靠绿水青山引来大批游客,实现了从“卖矿石”到“卖风景”的华丽转变。如今的余村,镌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巨石纪念碑立在村头,无声地述说着余村凤凰涅盘般的转型、嬗变。
在浙江省工作期间,习近平全面开展了领导干部下访活动,全省各级普遍建立了领导下访的长效机制。调研中,他指出“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作出了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战略决策。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嬗变和升华,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认识飞跃,是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有力推动了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
浙江的农业、农村、农民,也许是更早触摸到浙山浙水的灵动,就在这革新的氛围中像梦工场一样到处上演着奇幻与蝶变:在这里,农业与旅游的界线在模糊,农村与城市的界线在模糊,农民与市民的界线同样在模糊。说起这些变化,浙江人多会不约而同地提起,曾经担任5年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尽管习近平在浙江工作已是好些年前的事了,但他的“三农”思想在浙江深深扎根、历久弥新。
让我们沿着时间轴回到2002年,当年10月12日,习近平调任浙江,他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在3个月时间里跑遍了11个地市。而所有议题中,他最关心的还是“三农”。然而2002年的浙江,对下一步经济社会如何转型升级、如何看待“三农”问题还是有疑问的。当时,作为一个GDP全国排名第四的工业强省,有人认为搞农业不如搞工业;有人甚至担心,以工促农会拖慢工业发展速度、拉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延缓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对此,习近平态度非常明确:“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无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什么程度,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会变。”
这对当时的浙江无异是当头棒喝,是一种发展观的革命,是重农强农富农的宣言!尽管时光荏苒,但习近平的这一“三农”思想,一直指引着浙江“三农”蹄疾步稳。自此,在浙江,无论是沿海,还是平原,或是山区,“三农”始终是重中之重,是精力、财力重点关注和扶持的对象,而这,不能不说与习近平当年的率先垂范密切相关。
上海: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思想的率先实践
在上海工作期间,习近平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短短7个多月的时间内,他深入郊区农村,走田头、访农户、听民声、摸民情、解民忧,足迹遍布上海郊区乡村。
在“三农”发展战略上,习近平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强调,“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他指出,“破除二元结构,就是要把农村抓好,新农村建设这个战略任务,一定要在上海得到体现,不能说我们是国际化大都市,就轻农,就忽视农业,忽视‘三农”,“投入上向‘三农的倾斜力度要更加大一点,公共财政支出向‘三农多拨一些”。
在发展现代农业上,习近平强调坚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挥农业多功能性的作用。在促进农民增收上,他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他指出,“虽然上海农民生活水平在全国最高,但与城市居民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只有把这部分群体的民生问题解决好,上海才能真正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他指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进利益和保障权益问题”,要拓宽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非农就业,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建立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尽量地转移农民,提高城市化水平,使更多的相对富裕起来的农民、有条件转移的农民,转移到城市去、转移到非农行业上来”。他在南汇区调研时指出,通过农业种植业、农业养殖业也能够让农民增收致富。“要发展农村合作社,扶持一批龙头企业,通过能人带头、政府扶持,把设施、技术、市场结合在一起”,“形成联系比较紧密的共同体”。他重视新型农民的培育工作,指出,“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懂得现代技术的现代农民。这个方面,你们的工作条件好一点、基础好一点,应该做得更好一点,可以在上海起示范作用,甚至为全国提供经验”。他在奉贤区调研时要求公共财政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在此基础上培育集体经济财力,依靠三产等物业,通过增加一些不动产,提高农民收入。这些重要论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回答了农村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根本问题,推动了上海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在推进农村建设上,习近平强调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在上海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他十分重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他指出,“本市经济薄弱村的面较广、量较大,推进其发展经济的任务很重”。他要求农口的同志抓紧落实、务实求效,切实把这项工作当做“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这是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思想的率先实践,也是加强综合帮扶缩小城乡差距的实际行动。这些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要求,为上海搞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基本指引。
中央:开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
習近平对农业、农民、农村有着天然的感情。一次,他在河南考察期间,在与镇、村干部和群众座谈时坦言:“我们这些人都是农民出身!”这种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一直伴随着他的工作生涯。
回顾习近平的“三农”思想与实践,似乎可以看到4个阶段:从梁家河的知青岁月中萌芽,尚处于感性认知阶段;经由正定和福建的实践探索阶段,日渐丰满;到了浙江、上海进入成熟成型阶段;最终在中央,实现了升华。回望他在基层或地方的“三农”战略与实践,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三农”思想一路星光闪耀。正是带着这些认识,后来的习近平领航泱泱大国。基层或地方的历练,成为滋养习近平“三农”思想大树的深厚土壤,是习近平“三农”思想的智慧源泉。
古往今来,足食都是治国安邦的首善大举。古人讲,民以食为天,“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无论是村支书还是县委书记、一省省长还是一国主席、一党总书记,习近平都热衷于钻研农事。他不仅是农业方面的理论专家,著有《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曾专门分管地方或全国的农业工作,更是在黄土理摸爬滚打过的实打实的“种地好把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足迹几乎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他来到田间地头问农民的收成,进入农民家里打开锅盖看他们的伙食,坐上炕头和农民拉家常……浓浓的“三农”情怀总是蕴含在习近平亲切的话语和关切的眼神之中。一点一滴,尽显他对“三农”工作的深深牵挂和殷殷关怀。言之谆谆,催人奋进。
习近平始终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对农民有着深厚感情。每次到基层农村调研考察,把农民当亲人,喊“老弟”、叫“大姐”,这些亲切互动令人印象深刻。2009年,习近平已经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他到陕西延安调研考察,特意请了几位当年梁家河的鄉亲到延安见面,其中就有在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后接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梁家河村村民石春阳。石春阳刚一下车,习近平就看到了,直接叫他小名:“随娃,你来了!”开座谈会时候,石春阳准备了稿子,刚念了个开头:“尊敬的习近平副主席……”习近平马上就打断了他的话,说:“随娃,你咋也这么称呼我呢?”石春阳一看,给习近平念一遍稿子,走这形式,确实没啥意思,就把稿子撂下了。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来到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特困户施齐文家。木屋四壁黝黑,一盏节能灯是唯一的“电器”。苗族大妈石爬专问:“怎么称呼您?”村主任说:“这是总书记。”习近平握住老人的手询问年纪,听说老人64岁了,他说:“你是大姐。”“吃得饱吗?”“有果树吗?”“养猪了吗?”在施齐文家,习近平向两位老人仔细了解生产生活情况。2016年7月,习近平来到宁夏固原市大湾乡杨岭村,走进贫困户马克俊家。他坐在马克俊家的炕上,同村干部、党员代表、养牛大户和贫困户代表拉起家常。习近平说,我听你们说说心里话,咱们唠一唠。大家向总书记汇报近几年脱贫攻坚的情况,说党的政策确实太好了。习近平拉着马克俊的手说:“你年纪比我小,是我老弟。看着你和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很高兴。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这是我当前最关心的事情。”
习近平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心怀人民,不忘贫困群众,始终心系基层,抓紧扶贫工作,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深情地说:“回顾中国几十年来减贫事业的历程,我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在长期的实践中,他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密的扶贫思想。
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说,习近平扶贫思想“形”于知青的特殊经历和长期在地方主政的探索积淀,“成”于担任党的总书记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后。
1969年,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当知青,一干就是7年,品尝贫穷之苦。他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了深厚感情,对中国“三农”和贫困问题有深刻理解。他带领群众打淤泥坝、修梯田、建沼气,办铁业社、缝纫社、小卖部等,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开启了反贫困的生动实践。梁家河的插队经历,形成了习近平的早期扶贫思想。20世纪80年代,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县担任县委书记,走遍全县200多个村子,大刀阔斧改革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领全县人民一举甩掉“高产穷县”的帽子。1988~1990年,在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期间,习近平探索创新扶贫开发,提出经济大合唱、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和摆脱意识贫困思路贫困等重要思想,形成《摆脱贫困》一书,成为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开山之作。在福建省工作期间,他积极贯彻邓小平共同富裕战略思想,开创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成为践行“两个大局”的成功典范;组织开展省内造福工程、山海协作、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等,探索了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在浙江省工作期间,他主持制定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部署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百亿帮扶致富建设等扶贫工程,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思想,走出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新路子。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新当选总书记的习近平第一站去了广东,宣示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强决心。第二站就到河北阜平革命老区,进村入户看真贫,提出了“两个重中之重”(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和“三个格外”(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等重要思想,拉开了习近平抓脱贫攻坚的序幕。
习近平的“三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来自实践、根植于基层,系统全面、立意深远、视野广阔、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意义深远,科学回答了“三农”发展的许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深刻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关系变迁的一般规律和富民强国之路,提升了农村改革发展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理论指引和思想武器。
农,天下之大业也。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是“三农”,关键在“三农”,成效看“三农”。当下,“三农”快速发展、持续向好,粮食生产“连增”,农民增收“连快”,农业农村发展全线飘红。习近平的“三农”思想,萌芽于中国农民千百年来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汇聚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磅礴之力,共同浇铸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在新的起点上,要勇于直面新挑战,敢于攻坚克难,着力破解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不高、农村发展滞后等问题;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努力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开辟新途径,在建设美丽乡村上迈出新步伐,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使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了,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已经开启。行进的中国,梦想一路相伴。无数沉寂在神州大地的村庄,振兴的梦想在孕育、在破壳、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