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石”魂
2019-03-20
请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一块石头,相似你灵魂。 她伫立亿万年,仍在等待你,寻找你。或许,她已来临,你却未发现;请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一块石头,靠近你灵魂。如果发现了,她就在你身边。请一定要上前,说一句:哦,原来你在这里。
这块石头,可以是大顽石蹦出的石猴子,其身具石头特性,无论刀砍火烧,终究毫发无损;其魂聚石头精神,随你折磨欺辱,总是昂首挺立,那是齐天大圣;这块石头,可以是女娲补天遗落之石,由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凡间,幻化美玉一块,那是通灵宝玉;
这块石头,可以是压着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遇洪而开”的那片大青石板;可以是诸葛亮入川布下的八阵图;也可以是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石碑;还可以是陈寅恪墓碑旁镌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卵石。
道識明辩如玉、石寿千年;道德宁为玉碎、不作瓦全;行为寂似长空、静若磐石,一系列文化基因挺起了中国的脊梁,串起了历史的典籍。所以,面对妖魔戾气,泰山石敢当;身处滚滚红尘,衡山自屹立。挖掘和提炼从中国新文化运动以来,衡山家族石道文化精髓的普世价值,是中国赏石文化发展的时代所需。赏石艺术进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至今五年。
君子比德于玉的文化自觉,在中国衡山家族石道文化中,尤其明显。沈钧儒作为晚清进士,从传统石道文化中汲取营养,突破传统文化局限,创新性地践行“与石居”与时俱进的思想,最终铸就石魂,成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为衡山家族石道文化、也为中国赏石文化注入了鲜活的精神动力。
“室无石不雅,居无石不安”,理性面对赏石艺术的传统文人赏石范式,探寻在新时代,转变文化视角,以跨过历史栅栏,来进一步普及、推广赏石文化,使赏石艺术顺利进入千家万户,提升生活品质:同时,鼓励热爱赏石艺术的从业者,思考以后现代艺术观来指导赏石艺术实践,来取得新的美学突破和文化突破。这都是我们应有的思考。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艺术以向善实现其作品的终极人文价值。赏石作品在艺术上的突破,绝非一日之功。艺术没有捷径,生活亦然。从摄影家五年温州光影中的“义工”活跃身影,我们体味到爱的善行,在日复一日的行动中升华。我们也期待国家层面能早日建立和推行义工“时间银行”制度,在不增加社会成本的情况下,能更广泛持久地让大众自愿积极参与到义工行动中来。
中国人对艺术、对生活、对工作都是最有恒心和毅力来给付爱心的。它可以是温州五年光影中的义工行动,也可以是新华社高级记者二十五年付出,把工作调研之地变成情倾梦里老家 、定格醉美乡村的自觉行动。无论是义工行动,还是记录者对身边真、善、美的记录与传播,抑或是家族趣味的艺术传承和发展,都是文化的善行,也都是在再塑“石”魂,即在再塑时代新精神路上奠基的一颗颗文化石子。
文化的善行,增添了春风拂面的温柔、绚烂了春节的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