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咸肉芋头面
2019-03-20刘鹏
刘鹏
台州人擅长烹饪,臺州海鲜名扬四海。在台州人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汤羹、菜肴,还是面条里,他们都喜欢放入蛤蜊、海虾、海蟹等食材。其中,有一种咸肉芋头面,简直是海陆风味的大融合。
咸肉芋头面,除了主材芋头和咸肉之外,还有各种辅材,比如水灵灵的萝卜丝、黄澄澄的海虾、黑乎乎的香菇、青碧碧的蒜苗、油亮亮的蟹肉、白嫩嫩的蛤蜊等,酷似大杂烩,既是主食,也是待客上品。
这绝非一碗普通的面条!那日,我透过干净的玻璃,见到了“厨房重地”里面的忙碌:厨娘们用擀面杖反复擀面粉团,将其擀薄,擀成一张小圆桌大小的面皮,再叠成一指宽的长条,先用刀在中间切断,摞在一起,再一刀一刀切细。这个过程特别考验人的刀工和耐性。然后抄起切好的面条抖一抖,撒上散粉,避免面条粘结。面条切好后,将萝卜丝、咸肉片、芋头、香菇等食材下锅爆炒,刹那间浓香扑鼻——奇就奇在这里,一般面条中的配菜是不经油炒,直接入锅烫熟的,若无酱醋麻油等调味,就显得寡淡。菜炒七八分熟,加水烧开,直至芋头熟烂,放面条,盖上锅盖继烧煮至水沸,即可放大蒜苗、海蟹、海虾及其他调料,此刻熄火,焖半分钟。
面条上桌,给人丰盛之感。不以浇头取胜的咸肉芋头面,会折射出怎样的生活哲学呢?
透过如云似雾的热气,我忍不住拍了几张照片发到微信圈,一位台州朋友立即留言:“这是正宗的手打面,满满都是童年的记忆。”我问她,这面可有什么典故?她倒很真诚,说:“没有,但肯定源于贫苦农家。”问她为何?她说:“过去,台州还是个小渔村,家家户户面临着田少人多、田薄物乏的困境,所以大人们只能靠出海捕鱼、进厂打工为生。这样一来,大人就没有时间给孩子们烧饭,这时就有人突然想到用风干的咸肉、晒干的海鲜混着窖藏的芋头下面条。既节省了做饭时间,也给家人的营养带来了保障。”
原来,咸肉芋头面最初只是平民百姓在窘迫生活中的一次灵机一动,在邻里之间争相效仿后遂成日常饮食。问厨娘,厨娘笑道:“过去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难题,现在却成了很多中老年人忆苦思甜的美食。这可能与它经济实惠,营养丰富也有不少关系。”
听到这里,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小时候,我母亲也常做手擀面,常用时令蔬菜搭配,煮成满满一大锅。可惜我那时太挑剔,总不喜欢那种寡淡的味道。如果那时候,母亲能做咸肉芋头面,该多好!
透过喷薄而出的热气,我夹起一块奶白色的芋头条慢慢品尝。芋头软,但软得有气度,有种细腻绵密的口感;粉,但粉而不干,是理想中入口即化的状态;咸肉呢,肥瘦相间,瘦肉色泽红润,咸香四溢,肥肉晶莹剔透,不油不腻;面条呢,劲道十足,外软糯,内筋道,既剔牙又弹牙。尤其是那汤汁,真是一滴都不忍浪费,一口下去,隐约能感受得到一些悄悄溶解在汤里的芋头沫。
在台州,咸肉芋头面是深入人心的美食,它不仅代表了当地的传统美味,也诠释着台州人朴素的生活思想。又或者,每个人的内心都藏有一道美食,它默默滋养着我们身体的同时,也让我们的情感愈发的丰润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