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尽狂澜走沧海,一拳天与压潮头

2019-03-20雨滴

求学·素材版 2019年1期

雨滴

“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发表重要主旨演讲,郑重宣示了新时代开启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新画卷的坚定信念和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

在这场革命中,有无数人为此做出了贡献。正因有了他们,才有了中国的今天。

“两弹一星”功勋:  大国脊梁,民族英雄

丹心照大漠啊,血汗写艰难,放出那银星舞起那长剑,撑起了艳阳高照晴朗朗的天。邓小平曾说:“如果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未曾忘记,亦不敢忘记,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

于敏: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他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的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便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说,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大之中,人生足矣!

人物摹写:于敏,用一声巨响,惊诧世界;以一个名字,荡涤人心。

程开甲:一生为国铸盾,矢志报国强军

在罗布泊,程开甲受命牵头起草了中国首次核试验总体技术方案。为圆满完成中国的第一次核爆任务,他和他的团队把核试验需要解决的问题分解成上百个课题,走遍了全国各科研院所和许多军兵种单位,召开了几百次协作会议。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响,自动控制系统在瞬间启动千台仪器,分秒不差地完成了起爆和全部测试。

程开甲是中国技术上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他成功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增强型原子弹、两弹结合以及地面、空中、地下等方式在内的核试验三十多次,解决了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他还带出一支高水平人才队伍,培养出10位院士和40多位将军,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人们称程开甲为“核司令”。

人物摹寫:他们在满目疮痍的时代艰难行走,成就了今日的锦绣山河。

孙家栋: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

孙家栋回忆,第一次,我们改进人家的导弹,上去21秒钟,导弹就掉下来了。离着几百米掉下,脑袋里就没有一分一毫的想法,那时候就傻眼了,就蒙了。冰天雪地里,几百人在沙漠里一寸寸寻找碎片,有人忍不住一边捡一边抹眼泪。连着几天,几乎把那片沙子扒了一层,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次,孙家栋都亲自参与。一回回坐在发射场,他总还是像第一次那样,心脏怦怦跳的声音都能清晰地听见。

人物摹写: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民营企业家:  家国情怀,勇气担当

在改革开放40周年100名杰出贡献人物榜单中,有17位民营企业家上榜。优秀的品质,家国的情怀,对未来的洞察,担当的勇气,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浓缩记录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史,南存辉、张瑞敏、李书福、李东生等就是其中的代表者。

南存辉:心存敬畏,做高品质

从昔日辛苦操劳的小小修鞋匠,几经奋斗终成资产超过亿万美元的年轻富豪,连续三度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其中跨度之大,变迁之巨,其实就是一部传奇。

1984年,南存辉贷款5万元,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乐清县求精开关厂,也就是正泰的前身。当时的柳市镇上遍地都是家庭作坊,产品根本不愁卖,南存辉却提出用赚到的钱买检测和试验设备,申请生产许可证,还专门到上海去请技术员。

南存辉说,那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他很傻,但他想,在电器行业,一定要心存敬畏,敬畏质量,敬畏规则,一定要做高品质。

正是凭借着在产品质量上的不断投入,他带领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胜出。1994年,南存辉招募了柳市镇的40多家电器企业,正式成立正泰集团。

人物摹写:品牌无形,品质有心,一切伟大的品牌都源于过硬的品质。南存辉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才有了今天正泰的辉煌。

张瑞敏:以用户为是

为了提供当时用户最渴望的高质量产品的体验,在那个“纸糊的冰箱也能卖出去”的年代,张瑞敏毅然砸毁76台仅外观有瑕疵的冰箱,这是海尔最初的名牌战略阶段。接下来的多元化战略阶段,海尔从冰箱名牌拓展至家电领域名牌群,目的正是为用户提供其所希望的系列白电产品,并推出星级服务,满足用户高质量服务体验。国际化战略阶段,海尔走出国门,为巴基斯坦市场开发大功率洗衣机,为韩国市场调整产品设计……倒逼自己提高满足全球用户需求的能力。互联网时期推行“人单合一双赢”,“人”即企业员工,“单”是用户需求,让员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海尔也从大规模制造转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推出最安静洗衣机等众多差异化产品。

海尔战略虽不断更换,但一脉相承,用张瑞敏的话说,“海尔之所以有竞争力,就是因为永远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方向和目标始终没有改变”。

人物摹写:认得清方向,守得住核心,张瑞敏“以用户为是”的理念,为海尔开拓了市场,并让海尔名满天下。

鲁冠球:每一根头发都是天线

鲁冠球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知道的东西却很多,而且对市场信息的触觉敏锐。原因就是鲁冠球一生都在不停地给自己“充电”。鲁冠球很忙,平时没有星期天,甚至连大年三十都在工作,但他却坚持每天抽出时间来看书、看报,平时下班回家闭门不出,不会客不请吃,坚持每天晚上学习4个小时以上。另外,他还有一个特点,出门笔记本时刻不离身,看到好的、有用的信息,他就立刻记在笔记本上。有知名企业出现大起大落,他便找来该企业的所有资料,认真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如当年禹作敏被判刑后,鲁冠球三日不出,写了一篇题为《乡镇企业家急需提高自身素质》的文章,轰动一时。

人物摹写:回首鲁冠球的创业轨迹不难发现,鲁冠球对时局的精确把握和商业手段的扎实运用让他把握住了每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基础教育改革者于漪:  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

——于漪

一位青年教师从1976年开始,随堂跟踪了于漪的3000多节语文课。她最深切的感受是,于漪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绝对不重复,她的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

于漪不重复自己的秘诀之一,便是上每一节课之前都认真备课。她的备课绝不只是课前钻研素材、了解学生的具体准备,而是贯穿教学生涯全过程的学习、积累、反思、改进。正因如此,于漪上了一辈子的课,上过许多课,但她总能在重复的课程中找到新的东西,展现出独特而多样的风采。

人物摹写:“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于漪在那样一个文化极端匮乏的时代,以自己的精神力量引导着几代人的成长。

农村改革者杜润生:  桃李满园续改革,鞠躬尽瘁润苍生

“我们欠农民太多。农民穷,中国穷,农民古代化,中国就不可能现代化。谁要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忘记农民,谁就是數典忘祖!”

——杜润生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简单的一句话,却是改革“鱼跃龙门”的一步。作为中国高级领导干部中权威的农村问题专家,杜润生亲身参与了新中国建政后围绕“三农”问题的几乎所有决策,特别是从1982年到1986年,杜润生连续五年主持起草了著名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亲手推出、推广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杜润生一生坚持田野调查。他和他的团队一年中有半年都在下乡——去了解农民想什么,干什么,有什么要求。师从杜润生的一些青年如今已成为思考和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坚,他们中有王岐山、周其仁、陈锡文,这三位都曾直接参与了20世纪80年代连续五个“中央一号文件”的起草。

人物摹写:他志存高远,弱冠投笔从戎,为理想献身革命百年;他不计荣辱,古稀之年复出,为八亿农民谋地权;他不拘一格,简拔青年才俊,“九号院”内培养改革生力军。

文体代表:  道在光明照千古

他用短短42年的人生,写就了辉煌巨作,鼓励亿万青年可以平凡,但绝对不能平庸;她用一身的伤痛,完成了中国女排的传奇,亦将低谷中的这支凝聚着几代中国人深厚感情的队伍,引向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我还有5个剧本想拍,我们找个时间谈一谈。”已经85岁高龄的他给好友写信道,但谁都没想到,三个月后,他突然离世。

文坛、体坛、影坛……他们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上绽放出他们独特的魅力。

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路遥用6年左右的时间,准备并撰写了这三部、六卷、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仅扎实而认真的准备工作就断断续续地用了3年时间。他潜心阅读了一百多部长篇小说,分析作品结构,玩味作家的匠心,确立自己的小说大纲;他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以及农业、工业、科技、商业等方面的书籍;他甚至还翻阅过这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陕西日报》《延安报》。路遥也多次重返陕北故乡,深入到工矿企业、学校、集镇等地,进行生活的“重新到位”,加深对农村、城镇变革的感性体验。

《平凡的世界》的正式创作时间花了3年。1985年秋到1986年初夏,路遥完成了第一部;1986年夏到1987年夏,完成了第二部;1987年秋到1988年初夏,完成了第三部。其间,路遥对每部书的创作均是两稿,手写一遍,再誊改一遍。

“我这部作品不是写给一些专家看的,而是写给广大的普通读者看的……希望它能经得起历史的审视。”路遥说。

人物摹写: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而且,可以预见,他将永远活着。

郎平:从“铁榔头”到“郎图腾”

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一直都被视为中国体育的符号人物以及女排精神最完美的诠释者。作为球员,她曾以精湛的球技享誉世界,无数次挽救中国队于危难之中,与美国的海曼、古巴的路易斯并称为“世界三大扣球手”;作为教练,她曾培养出众多世界级名将。她的伟大在于,她将女排带出成绩,都是在球队最低谷的时候,她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用自己的努力保住了中国女排这面旗帜——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就让中国女排从伦敦奥运会后的低谷重回巅峰,这样的成就毫不逊色于辉煌年代中国女排的“五连冠”。

人物摹写:冠军绝不是郎平一个人的功劳,但如果没有“铁榔头”,以“90后”甚至“95后”为主体的中国女排,或许仍要在迷茫中挣扎求索。

谢晋:用电影胶片唤来“破冰”的春天

“严冬时节,高耸入云的九华山早已被冰雪覆盖,年过半百的他,却不顾山高坡险、气候寒冷,他顶风冒雪,沿着陡峭的山路,顽强地向上攀登。”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媒体记录下的著名导演谢晋的行踪。当时,他正为电影《天云山传奇》精心选景。

“我的作品要力图在刻画民族的悲剧中,给人以反思与警示。”于是,从1979年起,《啊!摇篮》《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等一批具有反思精神和广泛影响力的经典电影应运而生。

“特别是《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堪称改革开放三部曲,是呼应拨乱反正,助推思想解放、直抒民意的经典。谢晋导演用丰富的电影语言,涤荡每个人的心灵,激发起一场精神启蒙。”上海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仲伦说。

人物摹写:人们难舍谢晋,因为正是他的执着,让电影镜头一次次呐喊出百姓积郁于胸的心声。

环境治理者: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多栽一棵树,就是我的价值;多治理一片荒山,就是我的价值;让当地老百姓找到致富之路,就是我的价值!”

他们都曾遭到质疑,但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王有德: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1976年,王有德进入林业系统工作;1985年,他出任白芨滩林场副场长,他大刀阔斧推行的三项改革,被人们质疑为“不务正业”,于是他又提出了更为灵活的改革机制,随后带领职工与沙漠展开一场艰苦卓绝的搏斗。夏季白天,他们顶着50多摄氏度的高温推沙平田、挖坑种树,晚上就住在帐篷里;寒冬腊月,为了抢抓树苗灌冬水的时机,他们日夜吃住在水渠边。风沙不停地摧毁辛苦栽下的树苗,他们就不停地补种,直到树木连成片,把流沙牢牢锁住……

经过多年改革创新,他带领职工成功推广了草方格治沙、乔灌草结合的精准造林技术,探索建立了“宽林带、多网络、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的防沙治沙模式,實现了“沙漠绿、场子活、职工富”的奋斗目标,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中,王有德带领职工以“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实现了人进沙退的伟大壮举。

人物摹写:王有德是个真正的英雄,他的战场,是每天与沙的斗争,而他的利剑,则是那一棵棵挺立在沙漠上的绿树。

鲍新民:护美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因环境污染严重,鲍新民在两年时间里,关了余村的一座水泥厂和三个矿山,关停一年后,村集体经济从300万元骤降至20万元,村里仅靠出租厂房的租金来维持支出,有时候连村干部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对此,老百姓十分不满,觉得鲍新民让他们没饭吃了。

但鲍新民坚决走绿色发展之路。他带领余村人封山护水,村里挤出所剩不多的集体资金修复冷水洞水库;拆除溪边所有违章建筑,把竹制品家庭作坊搬进工业区,统一管理、统一治污;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改造老厂房、旧农居,整治违章建筑,率先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村庄绿化、沿线亮化、道路硬化、庭院美化工程,全面系统地改造提升人居环境。

通过强化村庄规划、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农家休闲旅游,坚定不移走绿色兴村、绿色致富经济转型之路,余村实现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物摹写:有时候,方向对了,一切都会走上正途。鲍新民将污染之路改成绿色发展之路,让余村重获生机。

结语:

回首过往40年,感慨颇多。我们这代人最幸运的一件事,就是在人生最美的年龄段恰好与一个大变革时代同步,个人的成长历程与时代的更迭变迁叠合,让生命多了份精彩,记忆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烙有时代的印记和岁月的辙痕。

但我们现在拥有的美好生活,是这些人带来的:

他是袁隆平,他在杂交水稻科研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研究成功的巨人稻使人类水稻亩产正式过吨;他研究成功的海水稻让中国凭空新增耕地2.8亿亩;他去镉稻的成功,让我们从吃得饱向吃得安全跨越;

她是屠呦呦,她无私奉献,以身试药。在接受“523项目”的任务后,屠呦呦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入手,同时走访了很多中医。她几乎长期埋头寻找那些资料中有关抗疟疾药物的线索,也正因为如此,她的视力迅速下降。她的努力让她发现了青蒿素,为世界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云、马化腾、陈景润、孔繁森、南仁东、景海鹏、戴明盟、王选、巨晓林、包起帆、尼玛顿珠、孙永才、钟南山、刘汉章、邹碧华……百名改革先锋,跨越改革开放40年时间纵深,他们的事迹体现的,正是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奋勇搏击的改革精神;他们的精神昭示的,正是改革开放的未来,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