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3-20邵志高

财政监督 2019年23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服务

●邵志高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转型升级,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实现实时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业财融合已是大势所趋,由此,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集团的青睐。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将集团范围内重复性高、易于标准化的业务进行流程再造、制定标准化,集中到一个业务单元进行处理,将基础的财务记账、核算管理等职能集中到共享中心来进行统一管理,高质量、低成本地向各个业务单元/部门提供标准化的服务,以达到规模效应,从而降低成本、减少财务职能建设中的重复投入和效率低下,保证这些职能的质量和一致性。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财务管理组织职能转型的基础,在形成财务管理专业化、财务核算集中化、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格局和趋势的同时,也给内部审计带来了巨大影响。

二、财务共享模式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

(一)财务共享模式对企业内部审计的积极影响

1、内部审计方式转变能够降低审计成本。第一,内部审计由传统的现场审计,转向非现场审计为主、现场审计为辅的审计方式。传统的现场审计需要将内部审计人员派驻到每个分子公司,由此产生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差旅费、办公费等成本费用支出。而以非现场审计为主、现场审计为辅的审计方式,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利用数据挖掘及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从财务共享中心获得并分析所需的审计资料,对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或者有疑问的事项进行现场审计,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降低了审计成本,提高了审计效率。第二,由传统的事后审计,转向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控制的内部审计模式。传统的内部审计一般是在经济业务发生以后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的审计,是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它只是审查已经形成的会计资料,以期从中发现错误、舞弊以及不合理之处,是对既成事实的追述。一旦发现错误,也只是对错误的修改,因为此时损失已经造成,企业也已经为之付出成本。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内部审计人员是从业务人员上传业务原始单据至财务共享中心时开始,对该项业务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预警可能存在的风险行为,及时反映业务处理的错误行为,并进行实时的追踪报告,可避免因风险或错误而产生的成本,降低风险。同时可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发现疑点,突出审计重点,从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对重大错报等一些特别风险的严格把控,完善审计管控体系。

2、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第一,传统模式下,财务人员承担会计核算的职能,相同的经济业务会根据每个财务人员的会计经验、职业判断的不同而不同。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共享中心承担会计核算等基础职能,财务共享中心对所有公司的所有相同业务执行统一的制度标准,统一核算方式,统一标准的业务审批流程,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及主观随意性,加大了管控力度,从而使得出的会计数据更真实可靠,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和质量。第二,传统的内部审计,审计人员会基于重要性水平或风险因素等,采取抽样审计的方式。所抽取的样本数量和质量通常会受到一定限制,使得到的样本数较少且并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会存在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信赖过度风险可能会使审计人员不适当地减少从实质性程序中获取的证据,影响审计效果。信赖不足风险可能会使审计人员增加不必要的实质性程序,从而影响审计效率。而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辅助,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全面挖掘、整理和分析,从而规避了抽样统计的风险,使审计结果更具有说服力,更真实可靠,提高了审计质量。同时,数据挖掘技术使得大量数据可以快速地通过共享中心获得,减少了从业务部门获得资料的时间和难度,提高了审计效率。

3、提高资金使用率进而降低资本成本。传统模式下,每个公司设置出纳岗位办理银行支付业务,且各公司资金分散,不利用集团范围内的资金优化配置,使部分资金被闲置,增加资金使用成本等;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共享中心统一管理集团资金,对资金使用进行统一的安排及调度,及时发现资金的短缺与盈余,从而进行合理的融资与投资,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资本成本,降低财务费用,加强资金管理;并且建立统一的银企互联平台,分、子公司不再存在银行支付业务,减少支付审批环节,提高支付效率。

(二)财务共享模式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消极影响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转变内部审计方式、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加强资金管理、完善审计管控体系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审计广度及深度、审计方式转变、审计风险防范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审计业务的真实性等产生了消极影响,对信息系统的学习与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等。

1、忽视了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财务共享模式下分工细化,会计核算人员并不直接参与各项经济业务的核实,因而容易忽视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财务共享模式下往往只关注票据的完整性、合规性,对真实的经济业务如何发生很少关注和监督。因而容易带来审计隐患和风险。

2、增加了审计任务及推诿扯皮的现象。由于财务共享模式中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监督等分开,导致内部审计需要对被审计对象和财务共享中心两个部分都进行审计。被审计对象的业务审批、财产管理都可能带来审计风险,而财务共享中心的会计核算及资料也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对同一件事情需要进行两部分的审计,容易导致被审计对象将责任推诿到共享中心。账实管理分离会带来多重审计风险,如:企业资金管理中虚构经济业务、固定资产处置与出租等业务的管理缺乏监督等。

三、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缺乏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挖掘、整合与分析,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审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并应用信息系统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更好地利用财务共享中心提供各方面专业支持。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背景较单一,大多不具备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等信息系统的熟练掌握程度欠佳,不具备有效利用财务共享中心的大数据优势的能力,不能很好地优化整合审计资源,并且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使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未得到有效应用,财务共享中心提供的海量数据不能被有效提取与分析;其次,传统内部审计人员审计方式及审计思维固化,仍采用抽样审计、现场审计等传统审计方式,虽然这些审计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并且他们过多地依赖过往审计经验等,导致部分审计证据和审计重点被忽略,从而使审计报告与实际情况相偏离;这都将造成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审计成本增加,审计质量也未得到保证。传统的内部审计人员已经不能满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内部审计的需求,以及具备丰富专业财务知识、审计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等综合能力较强的新型内部审计人员的严重缺乏,都严重阻碍了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二)存在多重审计风险

1、财务共享中心数据存在安全隐患。主要由四个方面因素导致,一是系统本身固有的风险,主要是由系统本身的完善程度决定的;二是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数据安全隐患。不可抗力是指地震、火灾等自然因素、政府行为或者异常社会事件等因素。虽然不可抗力时间发生概率很低,但是一旦发生会对财务共享中心数据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内部审计部门仍有可能会面对这种数据安全风险;三是病毒软件等恶意软件对共享中心数据带来的安全隐患;四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安全隐患,具体包括人为篡改数据,人为盗取数据。人为篡改数据,是指利益相关者或者职业道德较差的审计人员等,由于自身利益或者迫于外界压力等,对重要的审计数据进行篡改,影响审计结果,带来审计风险的行为。人为盗取数据,是指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数据共享使得数据越来越透明,信息交流也大多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这就使数据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中,增加了审计数据的安全风险。

2、存在经济业务真实性的审计风险。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导致会计核算职能与会计监督职能分离,财务共享中心承担会计核算职能,财务部门承担监督职能。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各业务部门直接进行多端口原始票据录入,财务共享中心只对各业务单位提交的原始票据进行合规性、合法性查验以及对报销手续的完整性进行审计,财务共享中心由于缺乏对各单位经济事项的有效监督,且不直接参与各项经济业务,因此很难验证所提交审批事项的真实性。并且业务人员为了使自己提交的单据顺利通过审批,便会想方设法使单据符合要求、手续完备,从而增加弄虚作假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

3、现金及固定资产审计风向隐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传统的审计方式由现场审计转变为以非现场审计为主、现场审计为辅,由此带来的审计风险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审计的审计风险主要体现在独立性风险、审计方法风险、失容风险等方面。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审计人员在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进行审计时,若是利用信息技术,采用以非现场审计为主、现场审计为辅的审计方式,由于账实分离,很容易造成实物资产流失、账实不符的情况,加上审计人员过度依赖财务共享中心,缺乏审计人员的专业敏感性,审计重点及审计疑点很容易被忽略,导致部分管理职能弱化,增加审计风险。

(三)责任不明确容易造成推诿扯皮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审计对象由原来单一的被审计部门变成财务共享中心及被审计部门。会计职能也发生了分离,原被审计部门的会计核算职能由财务共享中心承担,但财务管理权仍由被审计部门承担。当同一业务涉及两个审计对象时,很可能出现责任划分难以界定的情况,容易引起责任双方推诿扯皮。

(四)审计结果转化和整改效果较差

审计部门完成审计报告后,需要业务部门针对审计报告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但由于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存在沟通不全等问题,以及对后续整改情况缺乏有效监督与考核机制,容易造成整改效果不佳、业务部门整改时间拖延等问题,以致审计部门提出的问题未得到很好的整改落实,审计目的未达到,审计效果不佳。

四、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为适应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内部审计新需求,审计人员在加强学习专业审计知识的同时,应全面提高信息技术、财务、法律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一方面,聘请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对集团审计人员进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专业定期培训,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熟练了解并掌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方式,从而能够利用专业信息技术知识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整合、全程监控等深度应用;另一方面,企业在招聘审计人员时,应扩大招聘范围,除了招聘审计和财务专业人员外,还应增加信息技术等专业人员的招聘;最后,将内部审计人员的信息技术学习及专业知识学习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对表现优异的进行奖励,对不合格的人员进行惩罚,形成奖罚分明的考核机制,促进审计人员更好地学习。

无论如何,审计人员应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熟练掌握和应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为更高效地完成审计工作打好基础,从而使审计工作进入新阶段,审计人员也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转变审计观念,创新审计方法;由传统的线下审计转变为线下审计与线上审计相结合,事后审计与事前、事中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实行实时审计,对经济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对财务报表及预算执行情况等进行横向及纵向对比分析,及时发现业务处理过程中的疑点;强化过程监督管理,加大业务流程监督,突出审计重点,及时揭示经营活动、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强化企业内控管理,拓宽审计的广度与深度。

(二)建立安全风险预警机制

聘请第三方专业平台对系统漏洞及安全性进行测评,对系统中存在漏洞及缺陷的地方,组织大数据专家对财务共享服务平台进行尽可能的完善,减少系统漏洞,减少因系统本身固有的缺陷带来的风险;组织信息技术专家及各业务部门人员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精简并明确系统流程,从而完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定期使用硬盘等数据存储设备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审计数据进行备份,防止因不可抗力等因素对审计数据造成的毁灭性破坏。管理层应对定期备份的数据进行检查,防止因个别审计人员遗漏等带来的数据不全等风险。企业应要求所有审计人员工作时使用公司内网,禁止使用外网。连接外网的电脑也禁止安装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在安装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电脑上安装杀毒软件,禁止员工下载来路不明的文件及软件等。完善数据修改审批流程,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上形成的审计数据进行修改应保持谨慎态度。对确实需修改的数据,应报上级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修改。对任何审计数据不得擅自修改,从而减少因个人随意性导致的数据安全风险;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完善人才招聘制度,将职业道德作为人才招聘及员工晋升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准,对职业道德欠缺的审计人员不应予以录取。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对发现不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员工进行惩罚或解聘等。管理层应重视审计数据安全问题,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应对机制,对已经出现的风险应及时应对,解决危机,减少损失,强化审计风险管理。

审计人员应将财务共享中心的内控管理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事项,尤其是对资金管理、成本费用控制、收入完整性情况分析、流程管控等进行重点环节审计,加强制度执行情况追踪与分析,促进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实施与深化落实。实行线上审计与线下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尤其应重视现金资产、固定资产管理的线下审计。定期对现金资产及固定资产进行现场盘点,实地盘查现金及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等,对账实不符的情况进行重点审计。综上,通过加强内控管理,识别审计风险,突出审计重点,转变审计方式,降低审计风险,深化审计管理职能提升。

(三)划清责任防止推诿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承担公司的业务核算职能,其流程设计合理、执行到位是其他财务工作的基础。审计人员应将对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流程设计以及执行情况的审计这一事项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重视对录入端原始单据的审计,对异常单据进行穿行测试,查清业务实质。明确审计对象,将业务部门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责划分明确,从而确保审计责任明确。审计人员应要求审计对象分别提供各自负责的审计资料,并确保完整性、真实性,对各自提供的审计资料,及审计所涉及的内容负责。

(四)整改落实促进审计成果有效转化

加大各部门对审计问题的整改力度,建立审计数据库,针对审计中提出的问题,逐项分析原因,落实到责任部门以及责任人;开展后续审计,跟踪审计问题整改,监督检查整改情况,并将审计问题整改落实纳入责任人绩效考核范围,切实将审计问题整改落实到位,促进审计成果有效转化。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建立对促进业财融合、改变内部审计方式,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等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也必然有其局限性,如增加了审计风险、使审计管理职能弱化等。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应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找到改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对策建议,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推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促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服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