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与财政大数据研究
2019-03-20颜周知石津南毕瑞祥
●颜周知 石津南 毕瑞祥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该《意见》提出,为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我国力争用3至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根据财政部 《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预〔2018〕167号)文件精神,到2020年底中央部门和省级层面要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到2022年底市县层面要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大幅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①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对预算绩效管理作出了顶层设计,这一顶层设计旨在破解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关键点和突破口,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目前各地方的党委和政府都在当地发布有关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部分预算部门也发布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推进方案或管理办法,各地区开始高度重视预算绩效工作。由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涉及面广、涉及信息多,如何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积极应用财政大数据,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效率,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的客观性、真实性、有效性等,需要研究机构、财政部门、各预算部门、各类中介机构等积极关注。
一、目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各地区在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在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覆盖面、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强预算绩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多的实践成果和经验。随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向深层次推进,在实践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预算绩效管理尚未实现全覆盖
目前预算绩效管理主要在一般公共预算中的政策和项目预算,在政府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投资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领域的预算绩效管理还在不断探索,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比如,根据审计署的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央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4900余户企业中,有4100余户(占83%)尚未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在后续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需要在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全面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试点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绩效管理工作,确保达到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的政策要求。
(二)全方位绩效管理工作还存在不足
全方位绩效管理包括预算单位的政策和项目类预算绩效、预算单位整体支出绩效和一级政府的整体预算绩效,目前各地区大量开展的主要是政策及项目类专项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部分地区开始试点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实现思路,有的地区在开展政府管理绩效评价过程中,把政府部门整体预算支出绩效作为政府管理绩效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占5%到20%的比例,有的地区没有开展政府管理绩效评价,把政府部门整体预算支出绩效作为工作重点。一级政府的整体预算绩效管理还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在建立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过程中,如何把政策及项目预算绩效、预算单位整体支出绩效和一级政府的整体预算绩效统筹考虑,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三)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工作量增大
随着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推进,预算单位财务人员需要掌握当地财政部门发布的预算管理制度、进行绩效目标申报,提供预算事前绩效评估和预算事后评价所需要的大量资料,部分财务人员还要兼顾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实施工作、人员参加社保缴费工作等,预算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均大幅增加,对预算单位人员的知识结构、工作时间等都提出了挑战,这导致一些地区预算单位财务岗位吸引力降低。在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工作量增大、人员编制不会随同扩充的大趋势下,要充分结合信息技术应用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财务人员工作质量。
(四)部分预算事后评价项目的客观性存在偏差
目前一些地区的预算事后评价项目均是委托中介机构组织,有的财政部门通过绩效评价小组委派工作人员参与协调、监督,有的财政部门完全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保持中介机构在评价工作中的完全独立性。但由于中介机构对被评价项目的熟悉程度不同,全国也没有完全一致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对同一个被评价项目,不同中介机构可能出具的评价结论存在明显不同,一个中介机构的评价结论是“良好”,另一个中介机构给出的评价结论可能是“中等”。因此需要加强中介机构组织管理、加强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建设,保证绩效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准确性。
(五)预算绩效信息化应用存在不足
信息化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技术保障。目前的预算绩效信息化应用大多处于模仿手工业务状态,把录入评价指标、下发评价通知书、制定评价工作方案、评价专家打分、汇总评价专家意见、形成评价报告等流程转为计算机实现,这只是预算绩效信息化的初级应用,与理想的预算绩效信息化管理还有不小的距离。在预算绩效信息化应用中,需要探索预算绩效指标和评价标准的自动测算、客观评价数据的自动计算、评价结果的大范围对比分析等。目前在大型企业的财务共享业务中已经开始应用财务机器人,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也需要逐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智能化程度,让智能预算绩效管理成为智慧财政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二、财政大数据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价值
财政大数据在多年的财政信息化建设中一直处于理论研究和应用方案规划层面,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财政大数据提供了直接需求和实践应用机会,财政大数据的建设和发展将全面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一)财政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是指为了更经济更有效地从高频率、大容量、不同结构和类型的数据中获取价值而设计的新一代架构和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数据积累量越来越大,大数据的价值也开始凸显。财政大数据涉及和财政资金收支有关的全部数据,包括资金收支信息流数据,也包括资金收支过程和结果数据。
从财政大数据来源看,总体有两大类型,一类是财政部门业务工作产生的数据,如预算编制数据、国库支付数据、政府采购数据、非税收入数据、财政决算数据、财政监督数据、办公文件数据等;一类是非财政部门产生的与财政业务有关的数据,如扶贫资金效果数据、财政投资项目自评信息等。既有结构化数据,如预算编制数据、预算执行数据。也有非结构化数据,如财政文件、财政投资项目现场图片、视频资料等。基于财政大数据,一方面可以加强财政内部工作管理,如分析地区财政收支状况等,另一方面可以为分析研究地区宏观经济状况、预测地区财政收入趋势等服务。②
财政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经历了财政信息化初步应用(如预算编制信息化、国库支付信息化等独立应用,各财政业务间数据是独立的,具有信息孤岛的典型特征)、财政一体化应用(典型特征是部门预算、国库支付、预算单位财务监控等各财政业务环节数据相互之间无缝衔接)两个大的阶段,随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快速推进,财政部门需要掌握与财政资金有关的大量业务数据,这会直接促进财政大数据的建设和发展,也促使财政信息化进入新的阶段——财政大数据应用阶段。在财政信息化的财政大数据应用阶段,通过财政大数据可以实现较多财政业务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如企业减税政策的测算、地区补助资金的监控、部分地区产业支持资金的贡献度分析、智能预算绩效管理等。通过财政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为逐步实现数字财政、智慧财政奠定基础。
(二)财政大数据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推动作用
财政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会使预算绩效管理向深层次拓展,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1、财政大数据力促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通过财政大数据中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数据资料,为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管理、为一级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参考分析数据;通过财政大数据中各类预算的历史数据,可以为预算绩效目标设定提供参考,可以为事前预算绩效评估、预算事中监控、预算事后评价提供评价基础数据;通过财政大数据中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预算投入、产出、效益和满意度资料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基金预算的绩效管理提供参考。财政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会力促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
2、财政大数据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需要掌握各类预算的相关业务数据,如项目立项依据,预算的产出、效果、效益、满意度等,既涉及财政资金收支数据,又涉及和财政资金有关的各类业务数据,财政大数据理论上可以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全部数据,可以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如一所高校的文化会堂项目,在做该项目的绩效评价时,需要掌握该文化会堂的使用情况(包括项目编制预算时使用率方面的绩效目标、文化会堂建成后每年实际使用情况等)、该文化会堂的设备维修情况(包括设备正常使用情况、设备维修情况等),这些与该项目有关的业务数据对该项目预算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很关键。
3、财政大数据提升预算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效率和质量。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随着“单位自评、部门审核、财政重点评价和再评价”等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的应用,预算部门在整个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政大数据可以为预算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测算分析数据,提升预算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效率和质量。
如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分配中央食品监管补助资金时,基于省内各市州的人口数、食品抽查检验任务量、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量、上一年度食品监管补助专项资金的自评数据和重点评价结果等数据,自动测算局内各业务部门及各市州市场监督管理局需要分配的补助资金。在设定中央食品监管补助资金绩效目标时,结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市场监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管补助资金(食品部分)绩效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结合局内的预算绩效指标库,结合历年中央食品监管补助资金的分配、产出和绩效数据,快速生成中央食品监管补助资金绩效目标初稿,为按时向总局报送《食品监管补助资金区域绩效目标申报表》提供客观的参考数据。
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预算绩效信息化是重要环节,财政大数据是预算绩效信息化中的重要环节。在预算绩效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要以绩效指标和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财政大数据应用为基础,采用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全面构建绩效导向的科学决策体系,实现绩效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③
三、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政策下,持续推进财政大数据建设的策略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财政大数据有迫切需求,财政大数据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直接推动作用,因此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政策背景和发展趋势下,需要统筹考虑,加快财政大数据建设和应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
财政大数据涉及一级政府方方面面,需要财政部门与各政府主管部门等密切协助,建设难度不亚于一级政府的整体电子政务建设。目前各级财政部门大多设有信息中心,但信息中心负责人可以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内部信息化建设,如果需要协调其他政府部门配合财政部门建设财政大数据,有一定的实现难度。为有利于推进财政大数据建设,建议各级财政部门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财政局首席信息官是财政局领导班子成员,能够从整个财政局的高度参与财政大数据的建设和协调。
(二)加强学术研究组织
目前国内研究财政学、研究大数据的资源很多,研究力量很强,但重点研究财政信息化、研究财政大数据的资源和研究力量有限,需要在学术研究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在预算绩效研究组织方面,中国财政学会下属的预算绩效专业委员会近几年做了大量工作,协调财政部门、高校及研究机构、各类中介组织等组织了多次学术研讨活动,推动了社会各方面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知和重视,推动了社会中介力量的发展,对各地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畅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财政大数据方面,可以借鉴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学术研究组织的经验,在中国财政学会下增设财政信息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发挥财政大数据研究的顶层设计,全面推进财政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工作。目前一些研究机构加强了对财政大数据的研究和关注力度,如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成为了财政大数据研究所,北方工业大学筹划建立财税大数据研究中心等,研究资源和研究力量的逐步增强,对推动财政大数据研究和实践应用工作会有重要作用。
(三)加强财政大数据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
对财政大数据虽然已有不少研究,但财政大数据的理论仍比较缺乏。在这种背景下,探寻与借鉴已有的理论,探讨财政大数据建设的理论基础,就成为一项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大数据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相关性原理、多元表示原理、意义建构理论等。基于财政预算和社会各方面发展密切相关,预算绩效评价需要和预算支出有关的各类数据,因此有必要重点研究和财政大数据建设有关的预算相关性理论。预算相关性理论主要研究预算与产出、风险管控等相互之间的关系等,强调各类预算支出业务数据的完备性、可获取性、相关性和及时性。研究预算相关性理论的主要目的是关注与财政预算相关的业务数据,包括预算收入来源数据、预算支出项目的产出数量数据、预算支出项目的产出效果数据、预算支出项目的产出社会效益数据等。通过预算相关理论研究,界定财政大数据建设涉及的数据范围,使财政部门在财政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在积极与一级政府部门各政务信息化工作衔接过程中,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支撑。
(四)加强财政大数据标准研究工作
目前在财政部门内部信息化建设中,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各环节信息化建设中均有数据标准,预算指标的数据内容、国库直接支付的数据内容、非税收入的数据内容等已经有客观适用的标准,如《财政基础数据规范3.0》。但这些对于财政大数据建设还不够,因为财政大数据需要涵盖整个一级政府,需要收集各预算单位、各类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的大量业务运营数据,财政部门需要明确数据收集和数据融合接口标准,打通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数据接口环节。这就需要财政部门确定和一级政府各预算单位信息化系统的衔接方法、数据采集标准等,实现教育数据、环保数据、城建数据、卫生数据、民政数据、公安数据、农业数据、水利数据等准确、全面地融入财政大数据。要建立财政大数据资源目录,把财政大数据需要收集的各类业务数据都涵盖进来,建立财政大数据标准,包括基础数据标准、数据流转环节、数据和业务关系等。为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自动化、地方债务监控的自动化、财政中长期滚动测算的自动化等提供基础数据服务。
(五)加强财政大数据的培训宣传工作
目前各级财政部门已经开始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但对于财政大数据的内容、财政大数据的价值、财政大数据的建设方法、预算绩效管理和财政大数据的关系等不很了解,需要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进行财政大数据培训工作,让各级财政部门充分理解财政大数据建设规律和发展应用趋势,在目前的各类财政业务工作中,积极关注财政部门对各类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存储,为全面推进财政大数据建设和应用奠定数据基础。
(六)要积极发挥市场主流财政软件厂商的作用
从国家信息化应用的发展看,会计信息化是应用最早、最成熟的,上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刚开始进入应用阶段,各单位主要使用计算机打字和统计报表等,财政部投入500万元在长春一汽集团试点会计信息化应用,为会计信息化在国内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各类行政企事业单位开始应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处理,财政部门开始应用会计软件进行总预算会计核算。
目前企业已经在当年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基础上发展为ERP应用(即实现企业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供应链、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等全面信息化),财政部门也在当初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发展到GRP应用 (即在财政部门,实现财政业务如预算编制、国库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等的全面信息化应用)。无论是企业ERP应用还是政府部门GRP应用,一批成熟的会计软件厂商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用友软件、金蝶软件、浪潮软件、博思软件等。由于这些软件公司具备全面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规划设计经验、软件产品、项目实施经验等,在财政大数据的建设中会起到重要作用,会提高财政大数据建设的效率,保证财政大数据的生命力,提高财政大数据应用成果。目前一些优秀的会计软件厂商也成长为核心财政软件提供商,在各地区的财政大数据建设工作中,需要充分发挥主流财政软件厂商的实践经验,为高质量推进财政信息化工作、建设财政大数据服务。
(七)积极进行财政大数据实践
目前国内财政大数据有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如有的实现财政部门数据的整体收集应用,有的实现了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数据的联网,但这离全面的财政大数据建设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一些电子政务建设较先进的地区积极探索财政大数据建设与应用,探索如何进行财政大数据建设规划,如何组织协调财政大数据建设,如何持续维护财政大数据,如何配合财政改革推进积极应用财政大数据。这些探索过程和实践经验,对全国其他地区的财政大数据建设会起到重要指引作用。
(八)加强财政大数据技术应用架构研究
未来的财政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基础支撑和核心内容是财政数据,在各类财政信息化应用的展现形式上,不一定局限于一种技术,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例,MS Sqlserver、Oracle以及一些开始大量应用的国产数据库都可以,只要把握住核心数据资源,在财政信息化应用方面可以灵活些,鼓励软件开发企业积极创新,实现财政信息化不断创新、持续发展。财政大数据作为财政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在财政大数据建设中可以采用财政信息化工作的相关规则。
目前云计算技术发展较快,应用较成熟,未来的财政信息化应用可以逐步应用各类云服务。一些地区开始实现电子政务上云,基于一级政府的电子政务云,可以更方便推进财政大数据建设。在电子政务云基础上,各类和财政大数据有关的政务数据收集工作不受各预算单位信息系统维护的影响,财政大数据的收集工作更容易实施。因此,在财政大数据技术应用架构方面,基于电子政务云的实施模式值得深入研究。
(九)探索财政大数据在预算部门的应用
根据《意见》中的硬化预算绩效管理约束要求,预算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单位预算绩效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重大项目的责任人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各预算部门和单位会高度重视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如果把财政大数据的应用延伸到各预算部门和单位,会明显提高各预算部门和单位的预算管理效率,提高各预算部门和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因此需要让一级政府各预算部门和单位充分认识到财政大数据的价值,在本部门本单位的日常工作中,积极配合财政部门财政大数据建设,保证相关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如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食品安全监管、食品检验检测、食品风险防控等补助资金绩效管理工作中,从预算绩效管理组织领导、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预算绩效目标测算、预算绩效指标库设计、日常项目数据收集等方面高度关注,积极收集、整理和预算绩效管理有关的各环节数据,为后续财政大数据在市场监督管理方面的深层次应用奠定基础。
(十)探索智慧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实现路径
随着财政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可以逐步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自动化和智慧化。预算绩效指标选择和评价标准确定是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财政大数据可以动态测算一类评价项目的合理指标和评价标准。如通过收集一类项目多年的预算绩效指标、预算绩效指标各年度评价数据,结合数据包络法(DEA)、层次分析法(AHP)等分析方法,综合测算选取最适合此类项目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这会明显提高预算绩效指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也会提高预算绩效目标编报的合理性、可操作性。
在具体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中,从投入、过程管理、产出、效果几个角度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模型,基于财政大数据筛选预算支出项目的各类基础数据,筛选评价此类项目的预算绩效指标、评价标准,自动计算大部分被评价项目的绩效信息,配合评价专家对一些主观评价项目的评分,就可以逐步实现智能预算绩效管理。在大范围的预算绩效管理平台上,可以实现不同地区同类支出项目绩效的综合对比分析,有利于各地区发现财政支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持续改进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
注释:
①财预〔2018〕167号: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②毕瑞祥.财政大数据建设策略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
③马俊.第22次全国财政理论研讨会分论坛“现代预算制度与全面绩效管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