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性题材电视纪录片的编导素养和创意技巧

2019-03-20江海岸

传媒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松茸色调编导

江海岸

(宣城市广播电视台,安徽 宣城 242000)

历史性题材电视纪录片(以下简称历史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一个分支,有其特有的创作规律和构思表达方式。编导,作为创作团队的核心,他(她)的思想、眼界、业务能力、敬业等方面的高低程度,直接决定着一部片子的品质优劣。历史纪录片,顾名思义,记录的主体是过去式,是已经发生过的人物、事件或现象,这就需要编导通过各种途径去探寻、挖掘到尽可能丰富、可信、生动的史料史实,然后运用多种电视表现手法还原历史,因此,和拍现实性题材纪录片相比较,历史纪录片对编导素养和创意能力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从我个人多年的创作体会总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编导素养

(一)史学素养

作为历史纪录片编导,史料、史实的来源渠道多种,其中亲手查阅并细致研究、核实史书古籍、历史档案等资料,是不可或缺的一种,也是确保历史真实的关键一环和重要依据。倘若仅仅是找几个研究人士甚至是民间人士问问情况,采访一番,就贸然将采访内容作为创作的史实素材,就不够严谨,容易出现历史的走样跑偏,不能还原历史本来面貌,也就失去了一部历史纪录片最基本的传播价值。因此,首先要求编导应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严谨审慎的问史态度,对相关史料尤其是民间人士的一些听闻说法,能尽力做到查有出处,论据确凿充分,令人可信。有些实在很难求证的民间故事、传说或现象,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在文稿解说中注明“据民间相传” “据说”等文字表述。当然,历史纪录片应以确凿的正史为主,以民间传说为点缀。其次,要求编导有较强的读史能力。查古书、读史籍、看宗谱,是历史纪录片编导常做的一门功课。因此,不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功底和文学修养,岂能胜任?如果这方面有短板、水平不高,唯有勤学多问,不断磨砺钻研,否则,难以真正把片子拍好、拍深、拍准。以我拍摄过的历史纪录片《皖南古村落——黄田》为例,黄田村,地处宣城泾县境内的一座古村落,是一个以黄氏家族为主、鼎盛于明清时期的文化名村。为了真实深入展现黄田数百年的建村史以及黄氏家族厚重繁盛的经济文化史,拍摄之前,我多次前往当地,听当地的研究人士介绍,又在村里找到了历次修订的多部《黄氏宗谱》,和研究人士、村民们一起细细读宗谱,研究、核实相关史实,取舍确定需要重点表现的人物和故事,包括一些重要的家族文化礼仪和民风民俗,确保人物真实、故事具体、礼仪原汁原味。该片仅在史料收集、整理、核实方面的工作,就花费了半个月之多的时间。其中,有些流传于民间百姓的故事,因很难查证,所以以民间传说的形式作为片中的叙事点缀,做到了史实的严谨性和故事的丰富性这二者的有效结合。

(二)美学素养

电视纪录片,是纪实与艺术的结合。历史纪录片,因题材的特殊性,对编导的审美能力和美学素养也提出了特定的要求。人物、故事在古今来回切换、纵横“穿越”,如何从美学层面定位一部历史纪录片的风格,涉及画面色调、剪辑节奏、解说音乐音效运用等多个艺术范畴,下面仅从画面色调把控方面来谈一些个人理解和体会。

色调总体上分暖色、中色、冷色三大类。不同的电视画面色调,带给观众完全不同的视觉和情感体验。历史纪录片既有实拍画面,也有情景再现、影视资料画面,如何处理好画面色调与情境的协调吻合,无统一标准,但常用的处理方式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将全片处理成统一的色调。这种情况多为历史人物和故事的讲述篇幅较大,需要进行大量的情景再现。为了体现画面的历史感,在后期调色中,可将全片实景、再现画面调至统一的某种折中的色调,如通过降低色彩饱和度、对比度和亮度等方式做旧画面,或通过相应滤镜让画面呈现偏暖或偏冷的效果。至于色调是偏暖还是偏冷,可根据全片的主题情感来选择,积极向上、轻松愉悦气氛为主的可偏暖色,反之可用偏冷色,主题情感复杂多变的可采用中色。第二类是实景画面与情景再现、影视资料画面区分处理。这种情形多为全片实景画面居多,情景再现、影视资料画面为点缀。鉴于此,为了保证全片画面色调的主体统一,可让实景画面保持正常的拍摄色调,不做做旧或滤镜处理,而是仅对少量的情景再现、影视资料画面做相应的色调调整,这样既突出了历史画面的视觉效果,又不至于破坏全片原汁原味的色调氛围。

二、编导创意技巧

纪录片编导创意技巧涵盖策划、摄制全流程,每个环节都少不了,但个人认为最核心的是讲好故事的本领。故事讲得生不生动,好不好看,是衡量一部片子品质的重要标准,也是编导最应着力去学习、创新、钻研的地方。

讲故事是纪录片最重要的表达形式和构成内容。就历史纪录片来说,在故事的选取、讲述创意技巧方面,既和其他类型纪录片有共性,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共性在于,都强调故事里有人物、有情节、有细节、有情感;在讲故事的方式和技巧上,都力求拒绝直白式的平铺直叙,努力发现故事中的“悬念”,找寻人物身上的矛盾冲突点、难点、烦恼困惑等情绪、细节,从一个个“悬念”的设计提出到追寻再到解答,以探疑解惑、层层推进的表述方式来讲故事,以此增加受众的好奇心、参与感,从而激发其看下去的兴趣,达到良好的收视效果。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为例,片中开头一段是这样写的∶“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其中,“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 “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等细节,都是编导精心选取的故事“矛盾冲突” “难点”“麻烦”。这样的表达,既能勾起观众强烈的好奇、兴趣,又能突出松茸的珍稀、取之的不易以及自然、食物、人这三者和谐共生的自然馈赠主题。

历史纪录片,故事的讲述与表达同样应遵循这一共性原则,但相比较,又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区别。历史纪录片编导不仅要具备单纯讲好历史故事的能力,还要有将历史拉回现实、与现实进行有机串联的本领和技巧,这也是近些年行业人士不断探索创新的一个重要变化和方向,目的是一改过去那种“跳出现实讲历史”的单一视角,变成“透过当下看历史”的多维视角,历史与现实的相互关照,能让片子的叙事结构和方式富于变化感、层次性,更加引人入胜。所谓“透过当下看历史”,即通过现在人的视角去看先人的事情。以央视摄制播出的大型系列专题纪录片《中国影响方志——安徽卷旌德篇》为例,旌德县古属徽州,后划入宣城市管辖至今。该片在“手工记”章节,重点讲述了旌德古法油烟墨——“灯盏碗烟”的制作历史和技艺。编导在故事结构和表达上,没有单纯就技艺讲技艺,而是以跟拍当地一名历史研究学者走进古老制墨车间访问、调查、拍照的现场体验过程为线索,将所要表达的历史信息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片中说∶“方光华是旌德县的一名作家,近年来,他对分布在全县境内的古老技艺进行考察收集”,“方光华来到了汪春林制墨的地方”,接着以解说、画面展示一段古法制墨的工艺技法,之后片中说∶“初次见到‘灯盏碗烟’,方光华就被这种神奇、繁复的古老技艺惊呆了。”此时,画面上出现方光华在制墨现场,拿着相机神情专注不停拍照、搜集资料的特写镜头。这样的故事架构方式,巧妙地让历史故事与现实人物故事形成紧密关照,避免了就史说史的简单枯燥,让历史故事、信息知识有了更强的带入感、现场感,所以故事更真实生动,也更贴近观众的收视习惯。

三、结语

历史纪录片,讲述的人和事虽已成过往,但之所以今人会再去关注它、研究它,并通过影像方式记录展现它,本身证明了它的珍贵价值和现实影响。以史鉴今,历史故事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想、情感、哲理、价值观等,是今人之所以成为现在这样的源泉和动力,因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下纪录片编导肩上的一份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而要胜任这样一份职责,前路漫漫,需要电视纪录片人在提升各方面素养和专业技能的道路上,孜孜不倦、不懈探求!

猜你喜欢

松茸色调编导
山东茌平:种植赤松茸让秸秆变废为宝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湖光水色调
色调会说话
分离色调与色调曲线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如何保鲜一颗松茸?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姬松茸当松茸卖是不是售假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