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应急广播建设的途径探析
2019-03-20王秀香
王秀香
(乌海市广播电视局海南工作站,内蒙古 乌海 016000)
一、前言
广播媒体发挥自身的特点,链接有效信息,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成为政府直接面向受灾人民的指挥调度台。在突发性公共实践中,应急广播可以在及时发布民众所需要的应急信息。应急广播发布的政令信息,对稳定社会秩序、组织社会力量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然后依靠各级政府的理论制定出一个适合社会常态的、能够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通信制度。
二、完善应急广播系统功能
对应急广播功能的完善,可以保证应急广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一,自动广播。在正常的通电状态中,系统即便是无人看守,也能自动连接各个行政区域,进行广播通知,也可以实现单独插播讲话录音,更加方便快捷,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面对突发事件可以灵活应对;第二,紧急广播。面对突发事件时,可以对其采取分类分级广播,对于系统范围内的站点实现自动中断,实现紧急插播,可以随时广播相关的预案和方案,及时疏散人民群众;第三,科普广播。借助广播系统宣传经济民生、科学养殖等科普知识,即时进行天气预报和行政区域内的信息,适时宣传党政府的政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激情和动力。需要实现集电话、短信、文件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合成广播,实现多种联网方式,满足不同行政区域中各种自然条件的需求。
三、我国应急广播建设工作的有效路径
(一)立足原有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广播管理制度
在实际的建设中,将健全和建设应急广播体系纳入基本设施建设的总框架,大力加强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与维护工作。将应急广播工程建设作为主要内容,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和指挥中心建设,加强应急广播建设,面对突发事件时,应急广播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沟通的主要方式。加大指挥平台的构建,形成专门性的办事机构,加强各个部门以及行政部门的交流,加强应急信息的对接,构建完善的信息共享体系,利于应急信息的及时更新与发布。首先,明确广电系统内部各级职责,加强对基层行政区域的电台建设。据不完全了解,广播电视融合后,县级广播功能逐渐弱化,但是大部分的自然灾害通常在基层发生,县级广播的弱化,对应急广播工作来说是严峻挑战;其次,落实地方电台的建设工作,需要地方政府予以配合,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建设基层应急广播群。
(二)应急装备作为基础,贯彻落实综合性管理理念
在应急广播体制建设和完善中,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广播预案,根据预案明确基层行为区域的应急广播电台构建流程。同时借鉴其他区域应急电台构建的成功经验,根据自然灾害的不同类型,制定针对性的应急电台标准,根据受灾区域的实际情况,对人力、设施以及资金进行调动,完善应急电台工作流程,如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标准应当明确。同时注重应急广播的研究和储备,通过受众调查以及实地调研,对基层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套甚至多套应急节目预案,储备丰富的普适性应急节目,为日后迎接电台和广播节目策划与播出提供保障。
(三)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提供法律、财力以及技术支持
国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为应急广播划拨统一性的频率,并且明确应急广播的标识,加强品牌建设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应急广播的注意力,提高应急广播的服务质量,保证人民群众可以更好地感知应急广播。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应急广播的相关政策,可以下发相应的法规文件规范其行为;大力推动应急广播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给各个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广播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同时需要建设应急广播专项资金保障制度,面对社会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将各项费用纳入社会发展预算内,保证应急广播业务可以正常的开展。在相关的技术设备方面,需要将广播的传统特征与应急广播的需求相结合,建立尽可能高的发射天线,提供较大的发射功率,覆盖更大的区域范围。
(四)发挥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加快应急广播体系建设
广电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将新媒体平台作为突破口,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快速发展,受众面广泛,互动性强、信息更新迅速等特征,人人都可以称为信息的传播者。为了进一步加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就需要提高巩固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在新媒体背景下,建设应急广播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注意力,需要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及时发布预警消息和应急信息,扩大普及防灾止灾的区域覆盖面,努力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探索出新媒体在定向广播中发挥服务效能的模式。
四、结语
总之,建设应急广播是一项长期的实践任务,需要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需要积极创新,不断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应急信息的各种需求,确保应急广播的实效性和准确性,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国家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