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机制
2019-03-20丁元西安科技大学
丁元 西安科技大学
一、前言
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们的引导者,他们在高校的学生群体中具有许多影响力,同时也是党与国家事业在未来的接班人,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最为核心的构成。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应持续探究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的新兴对策,全方位提升这些党员自身的素养,这对于提高高校的思政教育水平与教学质量而言,有着极强的示范性、引导性作用。
二、新媒体对高校中学生党员培养与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一)机遇
现阶段,网络技术的大力发展与运用,不仅提升了对学生党员进行培训的便捷性,同时,学生党员也可以随时在网络中得到各类学习资源;另外,网络信息技术还开拓了高校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政教育的途径与渠道,给这些党员总体素养的提升带来了更多的辅助与便利。
(二)挑战
各项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信息技术已变成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无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不但对学生党员自身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带来了影响,还对各项培养、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1]。其一,处于新媒体时代下,学生党员的思想愈加多样化,其思想在持续开放的同时,也对其言语、行为、观念等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二,因为在网络中部分西方观念、思想等持续地对学生党员带来冲击,使得一些学生党员在形成价值观念期间出现了波动,对最终的教育效果带来了影响。
三、怎样构建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机制
(一)紧依时代,看清形势,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回应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党建工作有了更新的特征与格局,其核心愈加突出;同时,管党治党的各项要求也愈加严苛,我党各项制度构建、改革的力度也逐步增大,执行与贯彻更为到位。在这一前提下,各个高校应看清形势,引导学生党员提升政治敏锐度,形成大局观念、政治观念,科学地对各类问题进行调节及回应。
(二)主动地适应并使用新媒体
新媒体本身的发展速度较人们思考新媒体的速度还要迅速,从传统媒体发展至新媒体的这个过程中,人们获得信息的媒介随时都在发生转变,现阶段的微信、QQ、微博等,在今后也会被更为新兴的媒体平台所替代[2]。更为便捷、更为迅速会是一个永恒性的主题。新媒体的根本就是技术方面的变革,使用新媒体能够得到大量的创造性基础,把新媒体引进高校的各项党建工作中,不但与传媒总体的发展趋势间相符,也与学生本身的敏感度、适应性间相符。所以,高校中党建应进行更为明确地定位,厘清所有的工作思路,全方位认知到新媒体本身的作用,引导学生党员更为重视新媒体,并学会怎样准确地应对网络中正、负有关的信息,掌握新媒体功能中的主流、支流,借助具有包容性的心态与具体的行动来促进网络得到文明、绿色、安全、科学地使用。例如,对于学校中的党报、党刊而言,在全面推进媒体融合的前提下,学生党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许多平台构建官媒公号,逐渐转变学生对于党报、党刊、学生党员所具有的印象,让其能够处于全媒体时代下,使自己的影响力、话语权均得到更为全方位的“逆袭”。
(三)构建新媒体教育平台,开发出党建大系统
现阶段,高校在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与教育期间,应向管理制度标准化、管理方法高效化、管理理念人性化等方向来靠拢[3]。学生党员的各项培养与教育工作十分复杂,可以联合新、旧媒体构建新的媒体教育渠道;同时,联合各类新兴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微博等来开发出一个党建大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把学生党员的各项教育、管理、发展融合为一体,促进网站、微博、客户端等各个平台间进行联动,让运作标准化、管理高效化,并发挥出更多的作用。党建大系统依赖于网络,联合了许多网络技术,处于现存的条件下,应对以下基础性模块进行开发:其一,党员成长档案型数据库:在这一数据库中,除个人信息以外,还应包括学生党员自身的专业性学习、总体素质评定、社会性实践、由申请入党直至正式变成党员的这一整个过程等方面的信息。其二,把组织模式进行网络化,让管理服务能够全覆盖:开展虚拟化党支部网上办公、党务公开等各项操作,还可以联合其余平台进行无纸型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等。其三,全程性教育:对所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开展集中性培训、经常性教育等各项长效机制,如党校、电子党刊、党员书目推荐阅读、红色资源等。其四,党支部线上活动:消除时空、地域所带来的界限,让活动更具特色性[4]。其五,互动传播及沟通:借助网上之家、党员论坛、评选活动等在线进行沟通与互动,随时掌握好思想动态,开展讨论、监督、参与、反馈等更具交流性与实用性的服务。其六,与微博、微信间进行联动:促进教育、宣传、培养等各项活动的全方位地覆盖,学生仅需一个账号,就能够在这一大系统中进行交流、学习、参与等各项活动。
(四)增强新媒体专业性党建工作团队的建设
处于新媒体时代下,学生党员使用新媒体总体的能力关联到了党建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高校应增强领导,构建党委统一性领导,党委组织部门与学生部门间进行紧密配合,院系党组织全方位贯彻的工作机制;同时,高校还应汇集各方的资源,保证党建大系统得到开发;增多编制学生党员的总数,构建一个与学生党员总数、掌握新兴技术、使用与管理平台间相符的党建工作团队[5]。另外,学生党员还应全方位掌握新媒体的各项特征与其规律,对网络操作进行学习,并掌握系统管理及维护的方法,提高网络舆情检测、突发意外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党建能够与新媒体间最大限度地相适应。
四、结束语
综上,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及教育,应当从理念着手改良,延伸至制度方面的标准化与系统化改进,使学生党员能够全方位地认知并遵照新媒体的运营方法及其规律,开发出党建大系统,并构建党建团队,这些都是创建、运作高校中学生党员培养与教育机制的关键对策,最终,在高校与新媒体间得到融合后,就能够对各项学生党建工作给予全面且科学的参照、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