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名”的对面:从公众的变迁谈新闻专业主义

2019-03-20张悦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变迁报刊关心

张悦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成名的想象》指出,在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新闻工作的专业主义成为首要议题,这本身就是社会变革的一种标志,它反映了新闻改革面临新的挑战,其核心就是新闻工作者如何应对商业盈利、服务公众利益和政党宣传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作为被服务的对象,公众成为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变迁中无法忽视的因素。

一、公众身份的变迁

(一)谁在使用媒介

谁在看新闻?我认为这是每个新闻从业者在工作时常常会想到的问题。自己的作品会被什么样的人看到?从这个问题出发,每个新闻人用事实给出自己猜想的答案。而新闻的受众也的确在时间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变迁。

从最初的政论报刊,再到政党报刊,然后是商业报刊,报刊的变迁史也是服务对象的变迁史。新闻每天都在变,看新闻的人也在改变。新闻是一片园地,无数新闻工作者来来往往,一些人成了名,一些人离开了。在“成名”的对面,是我们对“读者”这一群体的构想和感知。

人们并非永远都在追逐新鲜的消息,看新闻的人有一天也会不在关心世界发生了什么。是新闻将互不相干的人群联系在一起,使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而这个身份会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得到确认和强化。

社会的形态经历了几番变化,从封建社会到风险社会,人们迫切关心的议题在新闻中得到体现。党派斗争伴随着封建政治制度的瓦解,政党宣传预示着新政体的建立,而如今的后现代社会中,公众关心的议题从政治转向更为复杂而更为切身相关的话题。食品安全、出行安全、经济形势以及教育医疗社保等话题牵引着关注这些问题的人,构成了“成名”的对面——公众。

(二)公众地位的变化

潘忠党指出,早期的著名报人,包括王韬、黄远生、梁启超等,多因变法失败或不事科举而走上了以办报参与社会变革的道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办报高潮,都和思想启蒙与政治变革——戊戌维新与辛亥革命——密切相关。这时的报人继承的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议政传统,怀有主持公理、指斥时弊的理想。

故而在中国报刊事业的早期,报刊的读者对象是作为“被启蒙者”的形象出现的。他们被认为是对社会变革不了解的人,需要被传授新观念。传授启蒙知识,培养国民素养,是当时报人较多陈述的,如梁启超表述的“报刊的两大天职”。伴随民族危机而出现的早期报刊,致力于将上上下下培养为“国民”,以力图挽救民族危亡。这时的“名记者”多是关心国家的内政外交,传递不同思潮,讨论民族命运的文人。

到建国后,新闻成为关注社会焦点、关切民生问题的社会声音。关注的问题从国家命运转向社会民生等更为现实的问题,公众在关心与追问中与记者形成一种不言自喻的合作。公众向媒体提问,而媒体通过新闻报道等方式回应公众的关切。这种从“被启蒙者”到“参与者”的公众地位变化,赋予了新闻工作者新的使命——关注民生。

而当今媒介技术发展为公众更广泛的参与新闻生产提供可能,而“成名”的评价标准似乎也更加复杂多元。影响力、社会价值、媒介形式等诸多因素的考量之下,是“成名”的对面——公众旨趣的变迁。公众作为新闻媒介服务的对象,不在甘于坐在台下倾听,而是选择走到台上,参与新闻的生产与传播。这种公众地位的变迁,也改变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从传授内容的把关到公众的服务性,“专业”本身也在被不断定义。

(三)隐性的媒介使用者

新闻接触或主动或被动,但其本质依然是注意力,“读者”本身即关心的人,对新闻的关注构成了狭义的“公众”。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写道:“斯科特问芝加哥被调查者被调查者,他们每天读多少版报纸,结果表明71%的芝加哥人认为自己一天的读报时间是15 分钟,这其中读下2-3 版的读者占67%”。

由此可见,真正每日接触新闻的人,并非每天花费大量时间阅读新闻。而关心新闻的人,也并非都是阅读报刊、收看电视节目的人。新闻的对象,包括但不仅限于它的读者观众。“新闻专业主义”所面对的,是社会绝大多数的公众。这构成了一组矛盾,即媒介的消费者和媒介的生产对象并不完全吻合。

“成名”暗含了一层寓意,即获得社会认可,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这意味着取得行业和大多数公众的认可。这个大多数,并不仅限于“媒介使用者”或是“看报纸的人”。类似世界杯这样的“媒介事件”的报道,产生出的社会影响已经超越了新闻媒介本身的范畴,将更多的人卷入媒介所关注的事件中。

这种矛盾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新闻从业者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以更广泛的对象作为“想象读者”,兼顾经营的同时力求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这一理念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在新闻教育与培训中得以传递,成为新闻行业默认的“成名”标准,成为“成名”的隐性内涵。

二、公众需求的变迁

(一)生存与好奇的起源

原始社会我们需要获取周边信息,保证狩猎采集,延续族群。而今风险社会之下,我们仍然渴望知晓遥远的地方发生了什么。即使是今天,我们依然渴望了解我们未能亲眼见证但同样关切的事实。

新闻从业者的成名,背后的原动力即在于对于好奇的满足,对于生存信息的提供。这种对于最新消息的原始渴望,是“成名”不可或缺的基础。我们像渴望食物和水一样,渴望新闻,这促使新闻从业者追问事实。

这一需求从古至今并没有太多变化,尽管对新闻有用或是无用的争论不休,但我们仍然乐于在每天早晨看看新的一天有什么新鲜事发生。我们乐于为这样一种冲动寻找理由,不管是生存还是好奇,对新闻的需求本身并无争议。“成名”源于对事实的追寻,这一点没有随每日更新的新闻消息而改变。

(二)从地缘的接近性到心理的接近性

从过去因调查地方煤矿、医疗、贪污等重大事件而一战“成名”的记者,到如今“咪蒙”等公众号成为许多人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这也反映了公众需求从地缘接近性向心理接近性的转变。一些记者认为过分关注读者心理需求,一味取悦讨好公众的方式,并不应当成为众多新闻从业者的导向。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公众的选择权在不断扩大,那些硬新闻以外的软新闻,从以前的供不应求到现在的供应泛滥,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成名”的定义。依靠软新闻“成名”,这种在过去并不被主流新闻行业关注的途径,在近些年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公众不再仅仅满足于知道5W+1H,并尝试自己生产新闻来满足具有同样需求的人。

尽管这种强调心理接近性的软新闻,严格来说不够严肃,观点有时盖过新闻要素,但我们依然不能否认,“咪蒙”等公众号的“成名”使得新闻从业者关于“成名的想象”更加丰富。

(三)消遣和娱乐性

中国香港娱记狗仔是出了名的,也有像“甘比”那样有传奇命运的。不是没有人反感这种关心明星私生活比关心自己老妈还厉害的娱乐新闻,但这种消息总是很快就不胫而走,我们甚至很难说清自己到底从哪个渠道先得知的。总之,等我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大街小巷似乎已经人尽皆知了。

正如我们渴望知道地震的确切位置一样,我们同样渴望与闺中密友聊一聊最近选秀出道的小鲜肉们。很难说哪一个需求永远重要,这种需求的重要性排序并没有严密的规则,甚至经常随所处的场景变动。在学术会议中我们聊的新闻和散会后在走廊里闲聊的新闻并不相同,这种场景间的转换也影响了我们的新闻需求。

但这种“成名”,总还是有一点贬义在其中。用当下流行的词语来形容,就是“黑红”——伴随着争议的“成名”。娱乐新闻的“成名”仍然停留在是否应该拿来讨论的阶段。我们默认娱乐新闻不能拿来与硬新闻一同比较,但是事实是我们不拒绝娱乐新闻,甚至有时喜闻乐见。他满足了公众的窥私欲,打发了午后的聚会时光,成为一种信息消遣。

三、结语

“成名”的想象中,有新闻从业者对自身的期许,有行政、利益的诱惑,还包含了一种获得公众认可的期待。这种期待的对面,是不断变动的“公众”。一方面,新闻塑造了它的读者,另一方面,公众也在塑造做新闻的人,不仅是行为,也包括了心理。想要怎样获得公众认可?获得什么样的公众认可?他们是否会喜欢?这一切仍然是悬在空中的风筝,高高挂在每个新闻从业者头脑中。

猜你喜欢

变迁报刊关心
百强报刊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开心与关心
清潩河的变迁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