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红色文化与城市建设的逻辑关联与价值要义
2019-03-20赵彩雯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赵彩雯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革命战争年代的烟火中,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休戚与共,共同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以其内涵丰富的革命精神和伟大征程的红色记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和时代感召,革命者撼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不屈不挠、团结一致、勇于开拓、艰苦奋斗、克服一切困难的革命精神在今天很多的城市中以革命遗址、遗物、纪念馆的形式成为每个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将革命精神通过具象化的实体建筑外化于形,重现曾经震撼心魄的场景,另一方面这些革命遗址通过红色旅游的方式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成为一种文化产品和媒介符号传承着红色精神,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感动和教育后辈的最佳场所和重要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等众多革命圣地时,反复强调让红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1]可见,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是党和国家近年来备受重视的议题。
在建设国际化文明大都市的浪潮中,文化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竞争力。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西部地区核心城市,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在保留古都文明和历史文化古城的特色地标建筑之外,新时期也不断挖掘和汲取西安地区红色文化的养分,将红色文化物质载体和精神符号两方面相结合,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的建设之中,让西安散发厚重历史文明魅力的同时,赋予红色文化的精神底色,全方位提升西安城市建设的内在品质,增强城市文化的多维内涵表达,而城市中被赋予特定红色符号的城市景观也将红色文化阐扬光大,发挥着社会历史传承、思想教育以及启迪民众的作用,助推西安城市发展。
一、反哺与传承:西安红色文化与城市建设的逻辑关联
(一)依托红色文化土壤,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西安红色文化分为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两个部分,他们共同组成了西安红色文化的丰沃土壤。西安的城市建设将红色文化的两种形态融入其中,建设了独特的城市景观。一部分是作为物质实体的红色旅游、红色教育基地,以革命遗址、文物、纪念馆的形式呈现,主要包括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西安事变纪念馆、西安烈士陵园、鄂豫陕苏维埃政府葛牌镇纪念馆、汪锋同志故居纪念馆、甘西革命英烈纪念馆、中共蓝田特别支部纪念馆、杨虎城纪念馆等[2],这些是在革命遗址的基础上,保留了革命时期馆内的一些陈设、遗物,增设了展览馆、博物馆,尽可能真实还原当时的历史细节。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是在七贤庄旧址上打造的红色革命纪念馆,保留了周恩来、朱德等重要领导人的住处、接待室、会客室等院落,收藏了大量1936年至1946年间共产党在西安开展革命活动的文物、资料、照片、回忆录等重要遗物,制作了宣传片在休息室放映供游客全方位了解八路军办事处的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纪念馆是在张学良将军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旧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题性纪念馆,馆内再现了在西安事变和平谈判时的会议室场景,制作了张学良、杨虎城和周恩来、宋美龄、宋子文等人的蜡像,采用模型、影像、文字、浮雕、场景再现等多种方式展示了该段历史的前因后果和重要意义。西安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形成了一系列有层次有主题的红色旅游和教育基地,展现了西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为“红色桥梁”、“红色兵站”、“红色堡垒”、“红色枢纽”的重要历史地位。
另一部分是作为精神文化遗产的红色精神,它不仅包括共产党革命战争年代在西安地区形成的政治思想、组织思想、经济政策、文化思想、规章制度等,也包括共产党人艰苦卓绝、团结一致、坚守理想信念的革命精神,这些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以红色符号融入到西安地区城市建设的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之中,让革命传统教育走进日常的城市生活之中,在创新城市文化多元表达,营造红色文化氛围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建设的文化品质,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动”起来。西安的街区环境、休闲场所,文化景观、生态环境中都可以见到红色文化的元素,例如为纪念北伐战争中的死难军民兴建的西安革命公园、革命体育场就是红色精神象征下的媒介符号化表达,是西安市民感受红色文化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红色精神在西安地区的一些街道、广场以媒介、符号、标语、地标、雕塑、街景、壁画、徽标、图片、绿化、宣传牌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将红色文化融入生态文明和历史文明之中,推动西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加深社会历史教育,助推西安经济发展
文化可以为城市带来精神熏染后的良好文化氛围和转化为产业后创造的经济效益,在现代各城市的经济结构中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西安的经济发展也不例外,千年古都文化为西安城市建设带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但红色文化同样具有良好的品牌效应,提高西安红色文化的知名度,让其走出去,可以延长西安文化产业的经济链。革命遗址和革命精神铸就了西安民风淳朴、干净整洁、温暖和睦、敦厚谦卑的城市品质,既是西安城市建设的精神财富也是打造红色旅游的重要载体。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时代感召下,西安的城市建设充分发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建设与完善城市红色文化建筑、设施与景观,打造具有西安精神、西安气派和西安风格的红色旅游产业。红色旅游教育基地不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宣传西安城市形象的重要地标和媒介。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等为代表的西安红色旅游基地将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熔于一炉,发挥着记录历史与教育鼓舞后辈的作用,接待各地游客了解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革命精神。红色旅游成为当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新方式,在缅怀历史,学习知识,培育新的时代风尚和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同时将革命历史文化转化为经济资源,推动西安经济结构调整,打造特色旅游路线,带动商业贸易、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等其他行业发展,加强西安经济发展的“长尾效应”,促进城市经济多方位发展。
二、自信与认同:西安红色文化对城市建设的价值要义
(一)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塑造独特城市精神
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离不开长期的历史积淀和人文积累,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西安的独特城市标签,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西安作为重要的革命枢纽,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西安也因此成为一座拥有着优良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红色文化之城,在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标签之下多了一分红色文化的朴实与坚韧。尤其是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在抗日战争期间做了大量革命后勤保障工作,保证了延安军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共产党人在西安继续巩固党的组织,在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西安的红色文化中包含了共产党人坚守崇高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巩固革命堡垒,搭建红色桥梁的红色精神,不断以自身的精神魅力和革命文化特质,丰富着西安人民的精神世界,将其内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西安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时代信念和行动感召,成为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动力源泉,培养和塑造了西安的淳朴民风和憨厚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浸染了西安承古开新、勤奋进取、文明诚信、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城市精神,见证了西安从无到有不断进取成为魅力文明城市的成长历程。
(二)加强城市文化自信,形成普遍社会认同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对城市文化价值的积极践行、多元发展与社会认同,是保持其活力与生命力的重要法宝,一个城市的文化可以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启发,所以西安不仅要弘扬和吸收历史文化的养分,更要在革命斗争历史中吸取教训,从红色文化的脉络中不断开拓前进,建立广泛深厚的城市文化自信,使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形成普遍的社会认同。西安地区的红色文化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结晶,以文以载道、规训制约、承前启后、塑造认同、整合社会的精神价值,承载了马克思主义之道、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之道、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道,也承载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革命英雄主义之道,强大了西安人民建设美好城市的心理,加强了西安的坚韧的城市品格和成为西部地区核心城市、全国魅力城市和国际化文明大都市的文化自信。
西安地区的红色文化从社会现象层面来说,它以红色地标和红色建筑留存了革命的特定记忆,使其从空间转化为一个了解西安红色历史的窗口和媒介,成为一种“有形”的红色文化符号,让每一个来参观浏览的人都在脑海中形成对红色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的媒介记忆和符号表达。从精神现象层面来说,西安地区的红色文化以红色历史、革命传统、典范人物、文学艺术等形式营造了一种“无形”的红色文化氛围,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互相结合,相得益彰使人们不断接受红色文化的先进性和鼓舞性,建立起了广泛的红色文化价值体系认同,以“红色经典,现代表述”[3]的发展理念,在建设和谐西安、文明西安、魅力西安的过程中,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和弘扬西安地区的红色文化,传播革命英雄事迹,讲好革命故事,深挖红色文化本质,不忘初心,持续奋斗,创新驱动城市发展,为西安城市建设再添新引擎,内生文化品质增长,活力绘制文明古都、红色之城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