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趋势下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模式

2019-03-20高沛峰

传媒论坛 2019年20期
关键词:阅览室图书馆资源

高沛峰

(海拉尔区图书馆,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一、前言

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以利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为导向,实现建设与管理并重。而在网络趋势下,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内中华优秀数字文化资源占比逐步增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健康、方便的网络文化服务。但是基于网络文化的特异性,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安全漏洞。因此,对网络趋势下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优化策略进行适当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网络趋势下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概述

网络趋势下,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主要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依据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网络文化需求。结合基本性、均等性、公益性、便利性原则,以乡镇及社区文化中心、妇女活动中心、学校、文化馆、青少年宫为依托,构建的环境良好、内容健康、服务规范的阅览空间。网络趋势下的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服务,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上网问题,而且可以为成年人提供便捷、健康的互联网信息查询、网络通信、文化共享工程信息资源[1]。

三、网络趋势下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电子阅览室利用宣传不到位

在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入口,为了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短时间内了解电子阅览室各项资源的使用方式,均设置了导读培训模块。但是由于阅读时间限制,在导读培训期间无法为公众提供全面细致的内容。对电子阅览室培训内容也大多限制在客户端登录模块,无法帮助公众群体了解更加全面的电子阅览室资源信息,影响了电子阅览室的有效应用。

(二)电子阅览室服务管理方式较被动

随着公共群体文化诉求的提升,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服务对象类型也不断增加。而在具体服务过程中,服务人员缺乏主动的服务理念。无法及时、准确回答不同类型服务对象提出的咨询问题,严重打击了公众阅读积极性,也影响了电子阅览室管理质量。

(三)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方式不规范

在现阶段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过程中,由于我国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缺乏充足经验。没有设置规范的管理规程,导致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模式较随意、粗放,影响了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有效应用。

四、网络趋势下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模式

(一)扩大电子阅览室利用宣传范围

合理宣传是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利用率提升及读者利用信息程度加深的关键,因此,公共图书馆管理者首先应以电子阅览室定位为入手点。以入馆培训的模式,在互联网平台中设置专题讲座及文献检索课程。同时依托馆内LED显示屏,设置宣传栏,在展示电子阅览室功能布局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电子馆藏数据资源。并在培训结束后,增设上机实操模块,指导公众合理利用公共数字化设施、资源数据库,为公众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2]。

其次,公共图书馆管理者应对自身管理职责进行不断完善。采用多元化的宣传指导方式,深入挖掘潜在服务对象。将电子阅览室功能、馆藏信息融入电视台、政府公益短信平台及政府门户网站。同时在互联网平台中发布各种宣传信息。借助世界读书日、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平台,将相关信息发放给公共群体。如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可根据其关注内容,为其重点推荐农业天地、务工行情及不同类型的技能培训视频,达到最佳电子阅览室宣传效果。

最后,基于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功能,公共图书馆可与本地直属党委联合,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活动。或者与本地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联合,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活动。逐步提升自身社会影响力,提高电子阅览室对公众吸引力。

(二)营造积极主动的电子阅览室服务管理环境

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是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核心模块,辅导公众进行读者数字信息资源检索也是公共电子阅览室工作的要点。一方面,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电子信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对图书馆电子资源整体情况也缺乏较为深刻的了解,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服务人员应从不同层次入手。综合考虑计算机使用、电子资源检索、办公软件操作、学术期刊利用等问题。在维护电子阅览室应用秩序的同时,主动承担教育职责。同时结合公共电子阅览室电子文献期刊特点,为公众检索、下载提供有效的指导,保证公共电子阅览室内各种类型资源的有效利用[3]。

另一方面,在提高内部工作人员积极主动性的基础上,为了保证整体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管理系统高效性,公共图书馆管理者可依据全国文化共享工程中心制定的技术规范要求,引入新型公共电子阅览室统计数据库及用户数据库。在不同类型统计数据库信息自动集中上传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趋势下一体化思维模式,将区域中心管局域网内信息纳入全部公共电子阅览室。在统一管理框架内,依托云服务中心,构建分级管理模式的公共电子阅览室中心指导模式。

在中心指导模式中,公共图书馆需要承担技术维护、管理职责,整体维护管理工作难度较小,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基层专业信息技术、管理问题,保证基层运行管理效果。在这个基础上,依据集群服务管理特征,公共图书馆可以区域通借通还模式为依据,集中收集服务对象数据。并根据服务对象资源借阅类别、规律,设置不同层级管理标准及指导方案。同时利用云服务中心数据仓库功能,对区域内不同年龄层次、职业类别群体服务需求进行深层次分析,以促使公众在公共电子阅览室享受到良好的应用指导服务。如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在新建电子阅览室管理平台中定制了电子阅览室资源导航软件。该资源导航软件可以后台配置的方式,根据不同地区群众需求,配置文化信息、报纸资源、动漫、互联网资源、政策公告、VOD资源等不同的服务板块。同时提供文化部、教育部等政要部门链接。在登录该图书馆资源库群对应板块之后,公众可以根据管理中心统一发布的指导信息,合理操作。或者利用网络端蓝牙或WIFI,与移动智能终端连接,操作较简单、便捷,有效地减轻了工作人员压力。

(三)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规范化建设

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新馆系统建设的过程下,对内部电子阅览室信息安全管理平台进行了优化升级。在这一背景下,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规范化不足问题,公共图书馆管理者首先可结合国家级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功能规范,借鉴其他区域优秀经验。与区域计算机软件开发企业合作,研发与自身服务需求相符的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专用软件。在专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不同级别公共电子阅览室上机读者、基层工作者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管理,督促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规范、有序运行[4]。

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毕之后,为降低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运行风险,管理者可结合新型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开放规范。在相关工作启动后,从考核机制、人员管理、服务规范、资产统计等方面,构建一系列规范标准。进一步细化不同层级电子阅览室板块服务职责,提高整体服务效能。随后为实现不同层次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服务板块在管理、建设方面的联动运行,可以利用层级管理办法,设置《基层公共电子阅览室运行标准》。为网络趋势下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效力提升提供依据。

最后,在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服务板块层级标准应用的基础上,公共图书馆管理者可利用中心模块试点的方式。依据统一原则,开发儿童活动、电子书刊借阅等项目。以点带面,逐步推行休闲娱乐、学术期刊搜集等服务,逐步形成规范化的电子阅览室服务体系,保证网络趋势下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运行效力。

五、总结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是我党立足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出的新的工作要求。针对网络趋势下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公共图书馆管理者应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完善组织领导体制及物资保障机制。整合数字资源,构建更加先进的技术平台,提高公共电子阅览室吸引力,最大程度保障网络趋势下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猜你喜欢

阅览室图书馆资源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三年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有效发挥育人作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