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2019-03-20李万波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政治

□李万波

高校学生党支部植根于青年大学生中间,是引导青年大学生学习党的理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基层组织,在引领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着重要地位,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同样也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研究并改善高校学生党支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探索提高其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党支部承担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指导班团建设等工作,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好不好,党员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强不强,都会对高校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产生较大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党内政治生态逐渐好转,基层党支部工作也大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普遍得到提高。面对新时代新环境,特别是信息时代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基层党支部工作仍然需要转变观念,通过创新、发展来破解面临的挑战和难题。近年来,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党支部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不够,支委会领导力量薄弱,党务工作水平不高,工作制度执行不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手段落后,等等。在对高校学生的调查中也发现,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对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影响不多,工作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缺乏亲和力和吸引力;政治理论学习内容枯燥乏味,没有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党支部工作不规范,缺乏团结协作能力;党支部书记缺乏开拓创新意识,领头作用不突出。

从实际工作看,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发展大学生党员、引领校园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做得相对较好,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成效较为明显,其工作有力地支撑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学生党支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好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一是高校对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支队伍的合力状况,三是学生党支部自身的功能是否完善。从学生党支部自身角度来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参与者,其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一是“带头人”选配问题,党支部书记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执行力是关键;二是工作创新问题,党支部工作能否顺应环境变化满足师生的政治需求、是否富有亲和力是关键;三是工作规范问题,党支部工作是否程序严格、制度机制是否健全、是否在青年学生中有足够威信是关键;四是组织生活问题,党支部开展的党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是否生动多样、贴近师生实际是关键。高校提高学生党支部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必须在实践中正视这些问题,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方法来破解,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二、解决高校学生党支部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思路

(一)党员队伍培养出“魅力”。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主要面向青年大学生,建设一支党性强、觉悟高、作风正、成绩优、服务意识好的学生党员队伍,能够在大学生中发挥辐射作用,产生示范效应。党员综合素质越优秀,党员队伍越有魅力,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有吸引力和凝聚力。通过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支部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关键是抓好学生党员的发展环节和培养环节,真正将思想进步、品学兼优的学生吸收进党组织,根据他们的个性特征和能力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在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等领域树立起一个个“标杆”,让“每个学生党员成为一面旗帜”,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激励更多学生自觉向党员看齐。

(二)组织生活迸发出“活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最突出问题,是不能及时应对大学生生活环境变化,工作方法传统,难以吸引人、带动人。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依靠创新,策划好“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让党支部工作贴近学生、深入学生,才能激发党员和其他学生的兴趣,引起共鸣。如借鉴“百家讲坛”、“诗词大会”、“一站到底”等优秀电视节目的方式,改进党课、预备党员转正公开答辩会、党史知识竞赛的组织环节,让严肃的政治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和党员考察培养工作与青年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结合起来,党组织的生活真实生动地展现在青年学生面前,消除党的组织生活与他们的距离感,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才有亲和力和吸引力。

(三)“党建带团建”配合出“协力”。“党建带团建”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在开展青年思想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方面有高度的一致性。如何“带”好,学生党支部应该抓住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同时也是团员这一关键,寻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与团学工作的契合点,在党日活动、团日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党支部与团组织共同策划、共同开展,始终保持团支部建设与党支部建设的无缝连接。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即时融入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获得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新媒体平台用出“影响力”。高校学生党支部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必须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研究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传播方式,用好各种新媒体工具。政治理论学习或党史知识竞赛设计成“挑战过关类”游戏模式,党课内容拍摄成由学生策划演出的微电影、微动画,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采用“线下+线上”方式,党员纪实培养考察引入“云班课”平台,这些利用新媒体创新党建工作的尝试,能够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识性、趣味性,对高校占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网络阵地也是强大的助力。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社会环境的变化、多元文化观念的冲击、自媒体的发展、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都要求在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对政治理论学习、党课教育、组织生活、党员作用发挥的机制进行创新,切实提高学生党支部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不可否认,当前部分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仍然集中在发展学生党员、开展党员活动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被弱化或边缘化,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以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学生党支部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路径,必然能够为高校融合思想政治工作各支队伍、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党员政治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