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应用与反思
——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
2019-03-20□郑岩
□郑 岩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电子产品、新媒体等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信息走进人们的生活。面对信息化,人们生活发生巨大的改变,许多传统习惯受到冲击。新时代下,学生作为面临这种改变的主要人群,同时也是教育的主要对象。针对教育对象生活习惯的改变,教育教学过程也在逐渐尝试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转课堂”走进了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视线。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来自美国,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展现在中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翻转课堂,从名字上简单理解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颠倒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与“学”的过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改变,强调教学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个性化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传授知识,学生在课下回顾课堂学习内容,进行理解巩固。也就是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的一个过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教学过程。授课教师要提前准备网络课程,在正式上课前,学生利用网络对教师提供的网络课程内容进行学习,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和困惑,在面对面授课的过程中向授课教师提出问题,并寻求解答。课堂上的“讲”和“听”转变成了“问”和“答”,学生也从“被动”变成了课堂上的“主动”,从而实现了传统课堂的翻转。
二、翻转课堂的应用
作为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我国推广应用中面临一些问题。
(一)翻转课堂实现的基础。翻转课堂的推广和应用也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的生活化,这在硬件条件上提供了实现的可行性。
1.校园网络全面覆盖。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校园网络逐步全面覆盖,为学生可以随时上网提供了便利,也为翻转课堂的实现提供了必要基础。
2.在线课程平台的搭建。翻转课堂的实现也借助于在线课程平台的搭建,这样,教师准备好的教学资料才能提交到平台上,学生也才可以通过平台对相应课程进行学习。在线课程平台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在网络上的“亲密接触”。
3.教师具有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授课教师在上课前录制微课,上传到网络平台,并在平台上传一些相关教学内容,还需要在平台上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互动。因此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网络使用技巧等。如何制作微课并有效使用平台对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关键问题始终是对学习者的要求,无论授课方式如何改变,学习的对象还是学生。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也需要一定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也需要详细的指导,提升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主动学习,翻转课堂的教学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学生在翻转过程中才会获得收益。
(二)翻转课堂推广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首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上推广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推广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的整理。区别于传统的授课模式,翻转课堂的授课需要教师提前录制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理规划,区别哪些知识内容可以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哪些知识需要在课堂上强调。教学内容中的互动环节也要重新进行梳理设计,并且要可预见地分析学生在自学过程会产生的问题,保证翻转课堂上的互动教学,能及时解答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掌控课堂教学内容和节奏。
2.教学技术的使用。教学平台上课程视频的制作,除了授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之外,微课的制作是翻转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环节。这不是授课教师一个人独自完成的,它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对视频的录制、后期剪辑进行处理。以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有专门的授课团队对本课程不同章节分别研究,制作教学计划,学校提供专门的录制团队对课程进行录制和后期制作。同时通过系统的培训,教会授课教师如何使用教学平台进行资源上传,如何利用平台给学生布置作业,与学生互动,与学生答疑等。
3.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需要让学生了解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这需要对学生有正确的教育引导,同时也对网课制作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设计制作网课时要注意授课内容、时长,要让网课能吸引同学,让同学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有兴趣。应用中也要注意课堂上对学生的调动,让学生了解不是在网课中学习了,课堂上就无所事事了,课上需要同学们能对网课上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思考,并提出相应问题,真正实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性。
4.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面对面授课的基础上,网络授课让学生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打破时间、空间随时进行学习。但是网络是虚拟的,人与人的交流是真实的。在网络授课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无论是在教学平台上,还是在课堂上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与互动。教师要能随时关注学生的变化和疑问,及时推陈出新,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有效利用好课堂时间,掌控节奏进行归纳总结,明确学习目标。
(三)翻转课堂的效果。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有浓厚的兴趣,一开始的授课中同学们都有很高的热情,课堂上授课氛围轻松愉快,课堂活动和教学氛围都很好。但是在完成一学期的授课后,发现部分同学在网络看课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观看学习,只针对自身感兴趣的内容选择性的观看。在经过几轮的反复尝试中,授课教师也整理了课堂中同学们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对网络平台的各种学习资源进行优化整理,反复修改完善。
翻转课堂的实际应用,要根据不同高校、不同授课群体反复试验认证,结合自身情况调整内容形式,不能完全生搬硬套。
三、翻转课堂应用的反思。
翻转课堂是一种运用网络学习的模式,在应用中也不能完全依赖于网络的实用,要注重与传统课堂教学的结合,区分网络学习和课堂学习的不同内容,构建课前、课上、课后循环模式。第一,课前。把传统的“预习”转换为“学习”。这样能有效利用网络平台的便利性,拓广学习内容,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提升学习的广度。第二,课中。把传统的“听课”转换为“提问”。通过前期的网络学习,带着问题来到课堂上。通过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和巩固知识。第三,课后。把传统的“复习”转换为“巩固”。经过课堂上的探讨学习。学生可以在课后回到平台上,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对课堂上讨论的重点进行巩固、复习,实现在原有知识上不断重复学习的过程。实现了知识的深度。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过程,也是空间上网络、课堂、网络的学习,有效地实现了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
四、结语
任何新的教学模式在应用的过程中,都要建立在反复验证和实践的基础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教学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反复推敲、思考和整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