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舞蹈课堂品味
2019-03-20常译心
□常译心
中等职业学校舞蹈教学改革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文化蓬勃发展中,逐步拓展招生规模,在现代化发展中呈现优良的发展势态。只是,中等职业舞蹈学校的教学底子较薄,教学队伍专业性有待提高,学科建设经验较少,伴随着规模的不断拓展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教学问题,尤其是舞蹈一门艺术性课程,其对教学品味以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很高,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舞蹈审美的要求,所以教学中必须要基于舞蹈的肢体美与艺术美,通过言传身教等方式运用语言艺术、多种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与营造优质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舞蹈课堂的品味。
一、中等职业学校舞蹈课堂教学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舞蹈教学中,由于学校积淀浅、底子薄、经验少,在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导致舞蹈课堂教学质量较低,教学形式与教育方式的单一,限制了中等职业舞蹈教学的发展。舞蹈是一门通过肢体语言展现美、表达情感的学科,所以,舞蹈教学中必须要注重于运用语言艺术,提高舞蹈教学品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激发舞蹈教学的艺术表现。但我国中等职业舞蹈学校学生舞蹈基础薄弱,没有充足的舞蹈艺术基础,教师的教学压力与负担较重,仅通过课堂的教学活动,无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特别是舞蹈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致使舞蹈课堂教学中侧重于理论知识,难以增强学生舞蹈实践能力,加之教师思想落后,课堂主要是围绕舞蹈技巧的讲解,对学生舞蹈表演以及情感表现力关注不足,导致学生学习中侧重于模仿动作,缺乏艺术审美与舞蹈素养,课堂品味也下降到机械性的动作教育与理论讲解,没有艺术性的审美教学和情感培养,才会使得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舞蹈课堂品味低下,舞蹈教学效果不足。鉴于此,新时代中等学校舞蹈教学中,实现教学创编与改革,意义深远。
一方面由于中等职业院校学生课堂教学方法不当,多数舞蹈教学依旧沿用传统守旧课上与课下教学方法,虽然不少教师都在尝试使用多媒体拓展学生视野,但教学方式始终局限在书本知识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作用不大。另一方面学生自律性不足,中职学生的自律性与知识文化底子普遍低于高中生,对自身的未来没有清晰的认识,又处于青少年与成人之间,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此外,中职舞蹈教育中缺乏职业发展教育,导致学生没有将舞蹈当做是专业性的课程去学习,不能将舞蹈学习与专业发展结合,缺乏学习机动性。
二、中等职业学校舞蹈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影响
中等职业学校舞蹈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教学的编排与改革的实现,能够促进中等学校舞蹈教学不断实践,舞蹈教学教材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的改进,能够形成具有特色的舞蹈教学,从而提高舞蹈课堂品味,依托于丰富的舞蹈课程活动、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法,不断调整实际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编排,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首先,优化中等学校舞蹈教学课程,形成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将舞蹈理论知识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环节,围绕学生舞蹈实践教学设置理论课程,让学生通过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舞蹈动作与内涵的理解,逐步优化学生对舞蹈内在美感与内涵的理解,改变以往以动作与技巧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舞蹈课程设置中,减少技巧性舞蹈训练,调整好实践与理论的课时比例,在舞蹈理论与历史性学习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舞蹈文化、内涵以及底蕴的了解,掌握不同背景下舞蹈所展现的审美思想,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例如,在民族舞蹈教学中,教师采用多媒体形式播放多个民族的典型舞蹈,让学生观察不同民族的身韵特点,然后创设教育情景辅助学生理解各种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与律动元素,从而掌握舞蹈工作的特点与意义,便于学生由内而外地理解舞蹈动作的意义,掌握民族舞蹈的基本技巧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艺术审美以及领悟舞蹈内涵,为学生今后创新提供素材。
三、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舞蹈课堂品味的建议
树立以赛促教的思想,是从竞赛的实践舞蹈能力入手,构建舞蹈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用竞赛经验舞蹈学科以及舞蹈教学的质量,建立以赛促教的机制,不仅可以通过比赛呈现教学成果,还可以充分调动师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舞蹈比赛作为教学目标,为学生树立发展目标有利于促进舞蹈学科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可以组织校内的骨干教师,依据现有学校的教学资源以及设备资源等,依托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性项目,针对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设置,设计多样化的舞蹈比赛项目,构建竞赛组织机构,一方面为广大师生提供学术学习平台,另一方面就学科人才培养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树立以赛促教的改革思想,除却验证表演专业教育成果以外,还可以通过总结比赛过程中的得与失,归纳与总结教学中的不足,通过竞赛抓住教训改革时机,促进教师规范今后的教学行为,制定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奠定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第一,更新教材,借助教材与剧目的建设,发挥青年教师的带头作用,以学科研究提高骨干教师的创新能力;第二,组织展示课与精品课的推送活动,组织校内公开课与比赛,为专业学生提供多样化实践机会,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品味;第三,结合地方本土民间舞蹈元素,以地方文化与舞蹈品种,提高教师对民族民俗文化的了解,鼓励教师自己编制新的剧目,为赛事活动提供更多的舞蹈元素;第四,构建专业化的舞蹈教师队伍,在节假日邀请专家进行教师培训为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疑惑,借助教学讲座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把控准教学的重点,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舞蹈教学行为;第五,构建稳固的实习平台,加强对实践与实训教学环节的重视,让学生从课堂教学走向舞台,将学校教育活动作为学生实践培养的主要途径,让学生在上课期间认识自身未来的发展,促进学生规划未来,接近社会实际环境构建实践教学环境。
四、结语
将学生舞蹈思想与审美素养作为提高课堂教学品味的抓手,更新中等职业舞蹈教学思路,以学生作为现代化舞动教学的主题,结合多媒体、互联网等实现多元化教学体系构建,运用语言艺术构建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教学模式,基于发散思维不断拓展新的教学途径,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为主培养学生情感表达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