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
2019-03-20杨馨德
□杨馨德 郭 莉
经济新常态中,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经济发展与企业发展都进入的新时代,经济从以往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因此企业不仅要实现对自身利益的满足,还要转变发展模式,在新形势下基于社会发展方向,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然而,三氯氰胺、地沟油等事件的频频发生,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虽然具备企业社会责任的共识,但未深入进行研究与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难以对企业谁的责任谁承担进行全面控制与管辖。因此,从法学与经济学角度深入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制定适合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监控的完善体系与制度,从管理与监督角度规范企业行为,促使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从法律层次进行企业发展规制,是企业社会责任在新时代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的重要性
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与立法,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研究与相关法律比较薄弱,不像西方有趋于成熟的立法与司法制度,特别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群众基础薄弱,群众对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没有相关的法制宣传教育与司法体系监管,导致企业违反社会责任事件频频发生,特别是在苏丹红、转基因以及三鹿事件后,群众才开始警醒,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股东对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要求,使得企业在利益与责任之间摇摆不定,极大地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对法治社会的建设造成阻碍。
协调企业股东的个人本位论与责任的社会本文论,协调经济与责任,进行经济与法律的协调发展,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同时,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重要攻克课题。经济学的核心是社会本位论,是以社会群众利益为基础,以社会群众利益为立足点,结合法学对法律法规监控的强调,以法制社会建设为主,从利益与法律角度,协调企业经济与责任发展,实现推动社会建设发展的目标。经济学中法学是其核心要素,基于企业的首要生存问题与社会责任等,按照法律进行企业责任运作,可促使企业在承担社会法律责任的前提下,协调好消费者、员工、供应商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责任,加强对社会价值理念的追求,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分析概述
现如今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趋于完善,企业在员工合法权益与消费者利益等方面逐步取得优良成绩,但大环境下,依旧还有不少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过分地追求短期利润,对环境与社会造成严重影响,不仅损害了员工的利益,还会加剧社会问题,例如很多工厂依旧是直接向河流中排放废水,使得环境污染问题加剧。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从劳动法与经营法等法律角度对企业行为进行规范,以经济学角度的经济利益发展反思企业行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从法律角度加强企业与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界定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促使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利用经济学的分析,促进企业责任的履行,从市场经济自主经济调节等调度,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明确社会企业责任,是在一切追求利益的同时,确保企业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平衡,使得企业能够在和谐、有序的市场经济活动中获取更多的利益,稳定发展。另外,法学是为了促进企业法律的制定,借助经济学角度的分析结果,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律体系,使得企业更加明确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在相关法律法规下制定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内容,在健全与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中,持续性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协助企业主动承担起企业相应责任,管理者能在企业发展中,意识到经济效益与企业效益统一的重要性。通过经济学与法学的统一,实现经济利用追求和责任意识加强的统一,确保企业在发展中遵从法律法规,规范约束自身行为,并且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共进退。
三、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与规范化发展的策略
基于经济学与法学角度的分析,要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先要强化立法,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通过立法的方式明文规定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目标与方式,在司法程序不断完善背景下,实现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面督促与监控,科学规划行为规范,促使企业自主履行社会责任。利用法律的手段,制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法,修订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部门法,梳理地方法规,从上至下全面完善与健全法律体系,及时清理不切实际、不符合劳动保障和安全卫生等法律,从实际情况入手逐步完善政府规章和地方法规。此外,司法程序要对企业侵害利益以及滥用经济权力的案件格外重视,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加强构建公正且高效的司法环境,强化司法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完善集团诉讼外增设公益诉讼程序,公正进行企业法律制裁,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主,加强对行规规范的制定,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对企业自身道德建设进行全面规划,提高法律制定力度,将《公司法》《环境保护法》《社会保障法》《产品质量法》等全面落实到企业发展的市场经济管理中,进一步细化企业社会责任,做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同时,加强对企业自身经营和发展行为的监管,促使企业切实履行资源利用、社会发展、社会福利等责任。
此外,还要加强企业道德建设,健全责任评价体系,企业道德规范是企业评价内部员工行为的关键,无论是伦理还是法律,都对企业行为有相应的标准。当前法律对社会责任的规定是原则性的条款,并没有相应健全的处罚和管理制度,致使法律执行力度不足,难以发挥惩戒与警示作用。因此,仅完善法律规定是无法保障企业社会责任法治化的,还需进一步做好企业道德建设,用道德规范企业员工行为,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采用相应的责任评价体系,坚持用荣辱与共以及公私分明的道德标准对企业发展进行评价和约束,提高企业道德建设水平,创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通过公众对企业发展的评价对企业发展进行全面评估,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创建符合企业发展的责任评价体系,确保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机制与国际社会标准的无缝对接。
四、结语
企业社会责任是市场经济环境对企业自身经营与社会自然环境影响的要求,企业在市场发展中不仅要做好自身经营生产,还要考虑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从权益与责任两个角度,维护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