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合作背景下高校知识产权战略创新思考

2019-03-20张记江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产学研知识产权

□张记江

一、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

产学研合作背景下,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由于申请量逐年增加,必须从传统散乱的体系构建规范性的管理制度,才能够实现管理机构与体系的衔接,确保高校科研项目资金到位、科研技术转移成功,科技成果实现经济价值,达到高校、企业相互合作的初衷。确保高校科研技术成果在企业和市场中的应用,高校必须要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方法,推动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做到单位科研开发和经济实践等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现如今,高校知识产权管理逐步提上日程,学校对科研项目和科技转移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为专利申请和专利成果转化保驾护航,将高校实际专利的技术合同标准提高到20%以上,且高校知识管理部门的设置不仅有办公室模式,还有独立知识产权模式,为今后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多元化提供了保障。但目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不少高校在意识、管理和保护等方面欠缺较大,使得知识产权并没有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中,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不健全的知识产权机构导致知识产权保护缺乏依据,无法促进科研技术的市场应用和企业发展。因此,实现知识产权管理是实现当下高校科研规范化发展,为高校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提供长远保障和制度管理的基础依据,提高科技成果整体转化率。

二、产学研合作背景下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契约合作主体之间关系破裂,导致知识产权管理划分不清。由于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契约关系破裂,不能针对各自不同成员以及部门、行业、区域之间的利益诉求,无法实现跨部门、跨行业以及跨区域之间的相互配合,导致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较大矛盾与冲突。由于产学研合作主体的契约不完备,没有对各合作方的需求以及行为进行约束,虽然校企在合作中有签订一定的项目合作契约,但契约内容局限于知识产权以及知识成果等规定,没有针对实际利益划分,使实际上很多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在产学研项目初期不得不退出合作组织,导致后期加入产学研项目的企业与合作方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掌握知识产权和新产品的开发与市场推广,这个过程中原有企业与后期加入的企业之间是同行竞争关系,存在原有知识产权侵权和新产品开发方向等带给对手的问题,无法保护企业主体权益,导致知识产权管理纠葛不清。

(二)契约合作主体之间信息沟通不足。校企中企业是支持方和参与方,主要研发还是由学校负责,双方对项目的合作进展了解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企业一般是定期询问项目进度,对实际项目动态了解不足,存在信息不对称、知识产权等问题,各成员对自身责任和作用了解不足,无法各自承担起自身职责,无法顺利实现科研开发、技术应用和科技转移等,且由于各成员自身信息沟通不足,合作成员之间需要根据一定协议实现成果分享,但分配和权利归属信息不对称,易引发知识产权界定、归属和分配问题,合作主体矛盾较多。

(三)知识产权制度和管理体系不健全。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环境不佳,一方面是我国尚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法规和政策,没有对技术研究成果、产品质量、卫生和环保等进行统一标准界定,使得产学研合作中,双方对成果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别。研发方是在技术成熟转让给企业后,由企业做好准备工作将新技术投入到生产中,但由于缺乏技术标准,无法获取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导致投资失利,对多方合作都存在较大威胁。我国现阶段知识产权制度和管理体系并不健全,没有将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上升到国家层面,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人才,致使高校知识产权的管理没有相应的依据,不利于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完善与革新。

三、产学研合作背景下高校知识产权战略创新途径

高校知识产权战略是产学研合作的必然需求,知识产权战略创新必须要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的新管理道路,在现有高校管理体制中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运用等进行全面规划,建设知识产权、技术和市场三点支架式管理结构,实现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构建,为技术成果构建全面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基于技术形成过程,要先从法律上对技术创新进行确认,然后用科学的引导、规范和保障等技术与制度为知识产权研发和创造提供支撑,再利用技术创新推动高校管理体制创新,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成立初期,就要对项目成果和技术进行法律确认,确保国家有相应的技术标准确认,确保技术能正式投入到生产中,保证知识产权价值的提升,保护投资方与研发方的权益。

基于此思路,产学研合作模式下,高校知识产权战略构建中,政府要承担起主导作用可能为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项目提供优良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高高校和政府对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重视,政府要制定相应知识产权管理政策,认可高校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提供相应的指导,并为产学研合作创造合适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保证高校和产学业合作的主体利益。校企在政府主导下,实现优势共享,企业进行项目的规划和资金投入,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相应的物质和资金支持,配置相应的研发设备,构建实验室、工程中心或者是研发中心等,为高校科研研发以及知识产权管理提供人力、物力和政策保障。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自身的教育和研发优势,为项目开发提供专业人才,保障研究进度,针对企业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情况,不断深入项目研究,早日完成项目,保证成果转换和技术的实际应用。高校在知识产权创造过程中,需要先优化知识产权的管理结构,高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企业共同为科研项目发展,知识产权划分制定统一的标准,获取社会和企业支持,为知识产权管理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项目资金,为今后高校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提供人力、物力保障。此外,高校在科研项目创立中,要立足于实际问题,依据社会和企业存在的问题作为科研方向,规划好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路径,满足产学研合作多个参与方的需求,双方能根据自身需求相互协作,避免利益冲突。

四、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中,高校作为我国知识产权创造的中坚力量,实现高校专利申请的完善和经费管理的科学化,是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目标之一。产学研合作模式下,高校大力促进各种科研项目申请、深化校企合作,在产教融合基础上,实现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为高校教育、人才以及科技建立统一的发展体系,构建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战略模式,在逐步完善高校知识产权体制、机制的同时,为高校知识创造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产学研知识产权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