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医学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3-20吕佳伟
□吕佳伟
医学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拥有广泛的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在全球医学装备制造市场销售额中,美国占到40%以上,欧洲占到30%左右,日本占15%到18%,中国仅占2%,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较小,面临较大的外贸压力。从医疗进出口产品的种类来看,在进口产品中主要以中高端医疗器械为主,如彩超、X光机、血管支架等,而出口的产品则为基础卫生护理用品,如按摩产品、手套、绷带、纱布等,高端医疗器械出口极少。从国内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地域发展差异明显,中国的医学装备制造企业大多集中在经济技术发达的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这三个地区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医学装备制造企,显示出医学装备制造行业较高的地域集中度。
一、河北省医学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尽管河北省医学装备制造业正在向积极的方向快速发展,但是相比之下,河北省医学装备制造企业整体实力较弱,明显落后于我国华东、华南多省份。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省内医学装备制造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规模偏小,且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偏少;二是整机占比偏低,大部分产业、产品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科技创新含量相对较低,带动力强的整机产品少;三是高端产品不足,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装备占比达不到国家平均水平,特别是智能医疗制造装备等领域存在较大差距;四是配套能力偏弱,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五是“两业”融合程度不高,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不够,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的转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制约省内医学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河北省医学装备制造业存在附加值偏低、发展方式粗放以及创新能力不高等诸多方面问题,主要制约因素有四:一是技术门槛底,竞争无序。生产制造技术门槛不高,小规模生产厂家较多,存在质次价低产品扰乱市场现象,尤其是政府采购多以最低价中标,大中型企业利润率大幅度降低,直接影响其对中高端、高端产品的研发投入;二是金融、财税领域支持力度不够。金融领域投融资渠道存在不顺畅、倾斜力度不够的情况,实体产业的生存维持、市场发展、创新提高均受到一定的限制;三是创新研发投入不足。企业对高端医疗设备研发意愿强烈,但现状是研发投入不高,约占总收入的3%左右,与国内、国际排名靠前的医学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相比,差距较大;四是有关领域人才短缺现象突出。创新研发人才多以企业内部培养为主,人才培养投入大、周期长、效率低,创新研发人员短缺。同时,受地理位置、城市环境、企业规模等因素影响,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存在困难,出现招不来、留不住的现象。
三、河北省医学装备制造业未来突破的方向及对策
根据河北省《关于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要求,应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切实按照创新、转型、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推进技术创新、融合发展和区域协同等方面做出努力,实现河北省医学装备制造业的突破发展。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效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加快制定地方性支持政策,在强化金融支持、落实财税政策、加强用地保障、奖励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医学装备制造企业大力支持。另外,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与充足、优质、持续的各层次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1],应出台更加有吸引力的地方人才优惠政策,从人才引进、人才评价和激励等方面推出具体措施,以便企业能够更好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二)统筹资源给予指导,切实推进技术创新。鉴于省内医学装备制造业多为中小规模企业的现实情况,结合河北省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领域,指导企业在细分市场上找到发力点,并瞄准具体方向进行生产结构调整,紧随市场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技术创新,争取在核心零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或者突破性技术上实现超越,提高省内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问题的处理上,可借鉴德国政府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带动作用的经验,通过各类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和融资服务来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2],发挥政府力量克服市场失灵缺陷,助力企业摆脱金融困境。
(三)推进融合发展,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第一,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当前,互联网不断向生产领域渗透并与之融合,已成为推动产业变革与经济升级的重要力量[3],积极探索“互联网+”之路,有利于快速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第二,要建立与生产发展相匹配的高效专业的流通销售体系,努力实现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提高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制造业企业利润转化的速度和质量,摆脱河北省制造业长期以来深陷的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境[4]。另外,还要推进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探索如材料、工艺、配套产品等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业务融合,为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提高企业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四)顺应时代需要,实现协同发展。第一,要推动先进医学装备和高端研究创新中心的协作。鼓励国内外科技企业、科研机构、智库等在省内设立技术研究机构或创新产学研联盟,实现医学装备产品改进、升级与研发水平的快速提升。第二,要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战略机遇,积极打造跨京津冀区域的优势产业链[5],通过协同规划,积极承接北京、天津在产业转移中的比较优势资源,破除制度障碍,优化发展环境,加速实现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第三,要推进产品使用方与生产方的协同创新,实现产用结合。积极整合省内资源,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公共信息平台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人才需求、成果转化、技术培训、项目对接等服务,实现科研单位、医疗机构、生产企业与服务对象的多方联动,使产品研发更加迎合市场实际需求。
四、结语
医学装备是保障临床诊疗、教学、科研工作正常开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是医务工作者高质量为群众解除病痛的武器和工具,医学装备制造业是具有较强成长性、关联性和带动性的朝阳产业,在惠民生、调结构、稳增长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医学装备制造业,对于河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