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研究
2019-03-20张祥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张祥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一、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
(一)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涵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中,恩格斯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对马克思晚年提出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问题提出的“两种生产理论”做出界定:“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1]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至今,仍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恩格斯对《起源》的贡献
“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以贯之的思想。恩格斯对两种生产的理论的贡献在于他结合当时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考察了婚姻、家庭的演变,深入分析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并且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在《起源》中,恩格斯分析和考察了四种婚姻家庭形式和性质,得出婚姻家庭的出现是与人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历史阶段相一致或者说是相适应的。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仅是为了人类生存进行生产;物质资料生产影响着人口生产的规模和质量,还影响婚姻和家庭。在采集和狩猎时期的人类社会,存在着群婚制家庭,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当生产工具出现时,人类社会过渡到畜牧业和农业时代,出现了对偶制家庭形式,这种形式的出现也是“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这种转变说明了在生产工具尚未出现之前,部落内的女性主要任务就是繁衍后代。工具的使用和出现,扩大了部落生存的范围,部落内的男性需要采集、打猎和饲养家畜,需要大量的体力,部落内的男性开始显示出天然的优势,成为部落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承担者。当生产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的时候,就出现了于此相适应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形式,它是私有财产继承的结果。因此,在原始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生产决定着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技术的提高使物质资料的到满足,社会的组织也产生了变化。二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不可能脱离劳动者,也就是人口,人口生产也影响着物质资料的生产。如果没有人的劳动,也生产不出物质资料,也没有人消费物质资料。也就是说,物质资料的生产离不开人口生产,人自身的生存是需要物质资料,离开人的需要去空谈物质资料的生产,则是片面的。
二、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者们看来,人类历史不过是一群人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中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这重要的角色和作用。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都是这样”。[2]说明物质资料的生产在人类从事一切生产和生活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人们为了生存每天必须从事的劳动,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资料,物质资料关乎到人类社会能否进行下一步的生产。“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2]“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3]只要在人们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之后,人们就会进行再生产和再创造。
(二)人自身的生产
“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2]这句话其实包含双重的含义:一方面人类为了能在这个星球上生存而进行的生产,也就是人种的繁衍和延续。这方面的生产只是单纯意义上的人种的繁衍和延续。另一方面在人自身的生产中,他人生命的生产不仅仅是单纯意义的人类的繁衍和延续,在现实的社会生产活动中,再生产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使得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得以延续。人自身生产也具有双重的含义:其一,是自身生命的生产。通过对物质产品的消费,进一步维持人自身生理意义的生活的活动体征。其二,为生命的延续而进行的生产,是人与人的再生产也只能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进行。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对两种生产的考察,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是两种并行且并不矛盾的人类实践活动。这两种生产实践活动,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的任务和目标,也有各自的属性,构成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最基本的方面。而且,这两种生产在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范围内有主次区分。如果人类无需在大自然中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那么人类可能会放弃对自身的创造,也就是种的繁衍,不然历史也应是另一番景象。人和动物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差别,不是分工和协作,因为有的动物群体内部也有明确的分工和协作,工具的创造和使用才是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不断的积累复杂经验和创造新的生产工具,使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更有效率。与此同时,人口的生产也影响着人类社会历史。在历史上的任何实践活动内,人类都特别注重种族的繁衍和延续,视种的繁衍和延续为最高标准。人口生产在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生产人本身,物质资料的生产使人类社会逐渐的自我完善,还生产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社会关系。随着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力水平的也在不断提高,人们通过工具的使用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得到更多更好的物质资料。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的生产都离不开作为主体性的人,人类社会要想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发展下去,必须把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统一起来。至此,物质资料的生产决定着人口生产,同时人口的生产反作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三、两种生产理论的当代意义
第一,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已经成为重要的,而且是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它就像催化剂一样,作用于人类生产生产实践活动中,使人们的生产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创造了更多更丰富的物质财富,没有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人类社会的生产是得不到充足的发展,没有科学技术的加持人类社会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过渡到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管理制度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如果说科学技术在人类生产实践活动中起着“催化”作用,那么管理制度就起着“活化剂”的作用,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的发明创造是为了更好的给人类提供现实的物质资料,而这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离不开人类的劳动生产的。所以,对人的管理就极其重要了。人的现实活动对机器的使用和维护,使生产更有效率。第三,工业时代的社会发展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作用到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不难发现,无论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还是人自身的生产,他们都统一作用于现实的人本身,只有这样现实意义的人才能被强调。在工业文明时代,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人类的生产活动和人自身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