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019-03-20虎良召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虎良召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一、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政治局集体学习等会议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都多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已经把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和经济发展并驾齐驱。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对过去文化的总结。我们建国以来一直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但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它提高到国家建的战略高度。过去我也提倡大众文化,文化要为工农兵服务,但那似乎只是文字的普及工作,而真正的文化成分很少,真正的文化建设的实施主要集中在知识分子的小圈子或者学校中。然而今天,这样建设文化是跟不上是时代发展的,是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我们必须总结过去的经验,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规划,发展积极的代表这先进生产力的文化,这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有利用。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深深的浸润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我们民族前行的力量源泉。文化建设历来都是我们党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我们党从建党就开始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用更优秀的文化来滋养人们,使我们中华民族拥有更强的凝聚力、更丰富的创造力、更顽强的生命力。从民族独立、富强到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行列,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离不开文化的力量。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党的使命。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走向世界的时代要求。我们的国家曾经在盛唐文化、经济高度发达,和世界文化交流、贸易往来频繁,是世界闻名的中心。但到了晚清我们一落千丈,敌人的船坚炮利让我们尝尽了苦头,这是经验更是教训,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虽然有所发展但和世界还有很大差距,想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用先进的文化武装我们的头脑,提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二、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的国度,传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每一代人都在汲取着她的营养,正是在她的滋养下我们中华民族才去的了今天的成就,因此传统文化是我的血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经济建设的现代化成就不管有多大,也会被看作是一个业已消失的民族,或者是另一民族的复制品。只有建立起本民族的经济和文化,才能真正跻身于民族之林。
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根。不管我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他都是深深地植根在我们五千多年文明的肥沃土壤之中,并不断从中汲取营养。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时代的要求,是经济建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但并不等于我们要和过去划清界限,抛弃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几千年的血液,她已深深地浸入我们的骨髓,在不知不觉中指引着我们。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是适应了我们的需要,在我们经过过滤处理以后的和我们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过去很多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封建的,禁锢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文革”中的破四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部分人只看到了其中消极的部分,而且还是用我们今天的眼光去看待,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多年的积淀,博大精深,很多优秀的思想是我们至今都无法超越的,一直还在滋养着我们。所以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
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既然是传统,说明它须进行要现代化升级提炼,从而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并积极地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化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是用我们今天的观点随意对传统文化进行阐释发挥,而是找到传统文化的积极部分把它融入到我们现代生活中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古人也遇到过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他们智慧的结晶来帮助我们。那么我们就可以用马克思的先进文化来改造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挥灿烂的光芒。
所以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取长补短。传统文化需要先进的外来文化对它进行改造、补充以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而外来的西方文化业不是万能的,可能只有一部分适应我们的国情和我们的接受心理,被我们接受,这时也就需要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来补充。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与弘扬传统文化相结合。
三、正确把握传统文化
虽然传统文化使我们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不断得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但我们也应看到它离我们越来越远,特别是“文革”破四旧后,对我们普通大众来说,提到传统文化,基本上就被贴上封建主义的标签踩在脚下。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更是有恃无恐,动不动给你扣上封建、愚昧的帽子。我们从国内圣诞节的狂欢和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冷清静寂就可以看到传统文化被我们甩多远。我们要在这样的环境中重拾传统文化,其困难可想而知。我认为要起码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理性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优秀的思想结晶,也有毒害人的身心的糟粕,我们在看待它是要用一分为二观点来看,不能一棍子全打死。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人,大多是对传统文化一窍不通,而这部分人却占了很大的比重,只有那些经过专业学习,研读过中国传统经典名著的人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那么我们把就需要通过专业人士筛选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给人们,让他们慢慢地接受者文化的熏陶,慢慢的理解传统文化。
拓展传统文化的接触方式。即将传统文化用一种易接受的方法输送给当代人。现在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家都乐于选择“短平快”的文化消费方式,虽然喜爱传统文化,但对枯燥乏味抽象的文言文,愿意去读。因此,我们就得破除书本是知识唯一来源的思想,用创新的思路路径来将传统文化融入大众,让文化多元地呈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当然不能改变了文化的实质。比如现在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上的要也有了新的变化,很多人热衷于旅行,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旅游景点当作传统文化的载体,让人们在轻松的旅行中就能参与传统文化的建设。
注重传统文化的积累过程。文化是一种日积月累、耳目想染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我们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从小就要开始积累。像小孩子,我们让他们背背唐诗宋词、弟子规等传统经典,让他们长期处于这种文化的熏陶中,慢慢对传统文化产生一种兴趣,进而自觉的去学习,在传统文化中感受无人的智慧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