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电影的跨文化叙事
——评影片《阿拉姜色》
2019-03-20常佳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常佳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影片《阿拉姜色》作为一部藏族题材的电影,由藏族导演执导,一改他者视角,由藏族人自己讲述藏族故事,因而能够更加深入藏族文化的肌理,表现藏族人的生活状态与文化价值观念。影片中将民族文化、民族风光退居次要,从普适性入手,聚焦于小人物的故事,在诉说人性与情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向观众传递藏族文化的点点滴滴,进行着巧妙的跨文化传播。这部影片从叙述主体、主题选择与符号安排三个方面带给跨文化传播以启示。
主体视角呈现传播内容。新世纪之前的大多数藏族影片,多由非藏族导演执导,如影片《红河谷》、《金银滩》、《盗马贼》等,由于语言风俗的差异,非藏族导演大多难以深入藏族文化的肌理,表现藏族人的文化价值观念,从而导致无法传播现象的出现。他者视角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隐患:一方面因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理解偏差在受众心中留下刻板印象,而这种印象一旦形成便难以更改;另一方面叙述者本身在创作过程中所夹杂的情感价值取向也会影响受众对叙述对象的看法与感受。被叙述对象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继续保持失语状态,就会导致受众的认知偏差进一步扩大,因此有必要从主体视角来呈现传播内容。《阿拉姜色》由藏族导演执导,对信仰、仪式、风土人情这些藏族人民早已习以为常的事自然而然的呈现在影片中,恰到好处的展现着藏族人民的文化价值观念与生活面貌,让电影更具藏味儿。相比他者视角,主体视角一方面赋予被叙述对象更多的自主性,一改往日的失语状态,从多个侧面反映自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赋予受众接触被叙述对象相对直接的方式,给予他们自主解码的机会。
聚焦小人物的个体叙事。个体叙事“只是个体生命的叹息和想象,是某一个人活过的生命痕迹和人生变故”(1),讲述小人物的小故事,摆脱了主旋律加感官叙事的模式,但正是这小人物的小故事成为了跨文化传播的利器。从个体叙事的话题选择来看,个体叙事聚焦于个体来探讨普适性话题,如亲情、爱情、生老病死、人性这样的话题,任何文化语境中的人都是逃不开的,区别就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面对这类问题所做出的的不同选择,如影片在探讨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情感的离间与弥合的过程中,处处可寻得文化的影子,这比直接谈及文化更易引发共鸣。从个体叙事的影响设置来看,个体叙事的大部分聚焦于人身上,而人之外的风土人情、壮丽景色等退居其次,作为故事背景加以呈现,但在主人公身上却处处有着民族文化的烙印,这种影像的反景观化(2)应用让受众跟随人物的一生来体会文化的独特。在影片中,导演松太加就巧妙应用了这一手法,将影片的着力点放在人身上,而少有专门的镜头来展现西藏壮丽的景色与辉宏的佛教建筑,而正是这一手法的巧妙应用让影片所传达的主题更具真实性,正如他在访谈中所讲到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当尝试从个体叙事入手,在探讨普适性话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进行文化传播。
文化符号去刻意化。搭建共通的意义空间,选择恰当的意义符号是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条件。普适性的话题便是搭建共通意义空间的重要方法,在前文已有提及,这里主要谈文化符号。作为藏题材的电影,影片中不乏多种藏族文化符号的出现,如藏语、祝酒歌、朝圣、丧葬仪式、建筑等等,而这些符号的出现并不仅仅具有文化功能,更具有情感功能,这样的符号安排让文化符号去刻意化,一切都自然而然的进行着。以祝酒歌为例,用方言所唱的祝酒歌极具民族特色,电影中两次唱起祝酒歌,一次是在一家三口决定一起去拉萨时,一次是在父子两结伴前行的路上时。祝酒歌这一文化符号在影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呼应电影名称“阿拉姜色”——在藏语中意思是饮下这杯美酒,另一方面象征着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感情的弥合与升温。这样一来,文化符号还承担着额外的功能,在影片中出现的恰到好处,而不至于留给观众太刻意的感觉。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要避免文化符号的简单堆砌,付诸情感于文化符号,让其去刻意化,在自然而然中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同藏族文化一样,中华文化在面向世界的进程中,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而影片《阿拉姜色》似乎找到了突破口,它立足于主体视角,从小人物身上的普适性话题出发,通过对文化符号的巧妙安排,无处不渗透着藏族味道,于无形中传播着藏族人的文化价值观念,为跨文化传播带来诸多启示。立足于这部电影,每一个跨文化传播者都应该反思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诟病所在,从而探索出真正保留自身文化特色的跨文化传播之路。
注释:
(1) 摘自沉重的肉身[M].华夏出版社,刘小枫,2015
(2) 影像的反景观化就是影像退于其次,影像以反映人物深层心理以及民族文化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