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广播系列报道《乌江边上“摆渡人”》的创作体会

2019-03-20聂星安徽广播电视台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5期
关键词:连平叶老摆渡人

聂星 安徽广播电视台

4月上旬,国家广电总局公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全国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选送的系列报道《乌江边上“摆渡人”》名列其中。几乎与此同时,该作品在安徽新闻奖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两位作者分别是执行采访任务的记者和在后期打磨节目的编辑,本文试从采编两个角度来谈一点创作体会。

采访,应是一场心灵的对话

一篇新闻作品的诞生,靠的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作”。2018年10月19日,安徽新闻综合广播接到省委宣传部《榜样》采访指令,去马鞍山市和县采访重大典型叶连平,任务分配给了青年女记者汪菲。虽说是一次常规的指令性采访,记者也没有少做功课。因为是老典型,网上关于叶连平的报道不少,记者看到他在耄耋之年还站在讲台上,心里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想见到他本人,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就这样,22日下午,记者跟随采访团从合肥出发了。

当天,大部队并没有立即赶往乌江镇卜陈村,而是参加了一场叶连平先进事迹报告会。和县宣传部门、叶连平同事及教过的学生介绍了叶连平的生平,这有利于记者更进一步加深了解,但是要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生动地呈现给听众,单靠这场报告会是远远不够的。重头戏在第二天。23 号早晨8 点,采访团赶到了卜陈留守儿童未成年人之家。当时天气有些冷了,这么早就来打扰一位91 岁高龄的老人也许不太合适,可没想到叶连平已经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在批改作业。趁着打招呼的工夫,记者仔细观察了他:一米八几的大个,头发花白,背微微有点驼,夹克洗得发白,长裤上打了补丁。当天叶老还感冒了,不时地掏出手帕来擦鼻涕。在采访当中,观察采访对象的穿着打扮、形态举止等细节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叶老作为一个有退休金的退休老教师,没必要节俭到衣服上补丁挨着补丁吧?老人感冒了就应该好好休息,为什么一大早坐在教室里批改作业呢?这些需要在采访中一一找到答案。

随行工作人员向叶连平表明了来意,有个细节是,他是对着叶老的耳朵近乎喊出来的。叶老知道后先是摇了摇手说,作业改不完,可过了一会儿,叶老主动打开了话匣子。高龄的叶老思路非常清晰,表达能力很强。在采访中,遇到一位善表达的采访对象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叶老用了大约40 分钟将自己的经历说了一遍,期间甚至没有喝一口水。

参加集中采访,利在对接顺利,弊在媒体记者太多,如果不增强主动性,思路很容易被别人带偏。尤其广播是以“声音”为传播介质,要想录到理想的音响素材,就要离采访对象近些再近些,让采访对象把你当作倾听者,再加上有眼神的交流,他才愿意敞开心扉。采访时工作人员提出把问题写在纸上,叶老看过后再回答。这样的方式对于纸媒可以,对于靠声音表现的广播来说是不可取的。比如问到叶老为什么要用自己的退休金带留守儿童出去,记者录了两段,一段是集体采访时用纸条问的,另一段是在乌江镇文化馆单独对着耳朵问的。两段回答的内容一样,但明显第二次的语气更加坚定,饱含情感。所以,稿件在制作时理所当然的挑选了第二段。在其它媒体用纸条与叶老进行交流时,记者也没有闲着,采访机一直在录。集中采访结束后,记者又搬着凳子坐到叶老旁边,凑近耳朵问出了几个关键问题,效果特别的好。

关于采访,想分享两点感悟:

一是要带着真情与采访对象接触。很多时候,与采访对象只是一面之缘,短时间不意味着就不需要情感投入。此次采访叶连平,老人行动中有些不方便,无论是从教室回家,还是第二天带孩子们去文化馆,上车下车走路记者都搀扶着他。距离拉近了,情感建立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另外,记者不应把采访当作任务,特别是人物采访,能和榜样人物打交道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比如叶老说,“共产党员应该是战斗队,应该是播种机,应该是宣传员”,记者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新闻工作者,更应该当好“宣传员”。只有带着真情,采写出的作品才会是好的作品。

二是采访时眼睛要活、脑子要转,要时刻关注采访对象及关联人事。比如报道中写到叶老从衣柜里抖出一件穿了近60年的破背心的细节,当时多家媒体要叶老把背心拿出来给大家看看,老人觉得没必要,转身就回家了。汪菲就想,正和大家聊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回家呢?就留了个心,扶着他一起回家。没想到,进房间后老人开始翻箱倒柜,随后录到了“纤维还没散还能穿”这句话。还有报道中杨鸿雁说起这位“爷爷”的场景,杨鸿雁是突然出现在叶连平家的,记者们都还在教室里,听到对面有人说话,汪菲就单独跑过去了。杨鸿雁正对着叶连平的老伴说,买给他的奶不喝都过期了!抱怨的语气是家里的孩子才有的,而叶老夫妇并无儿女。这一定是不能错过的采访对象,立即拉着她坐了下来。由于是第一时间,杨鸿雁的感情正非常饱满,出来的音响效果非常好。

编辑,追求人事物气韵相洽

汪菲在和县采访时就打回电话告诉笔者,她被叶连平的事迹震撼了。回来后,遵照省委宣传部的要求,她全力以赴写作了上、中、下篇的系列报道《九旬教师叶连平27年义务坚守留守儿童未成年人之家》,每篇配发记者手记。这组报道于10月底在《安徽新闻》播发。

应该说,一稿的基础很扎实,体现了“七分采”的效果。然而,一稿的写作也是很仓促的,表现在结构上有较强“套路”感,在细节处理上简单生硬,每篇配的短评也“太正”——叶连平甘为人梯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啊,要向他学习。这些缺点正是电台联播稿的常见特点,人物通讯被切割成上下篇或一个系列,因篇幅限制,每篇都写不透,情感还须克制;再加上每篇都配发短评,到参评时,社教专题、新闻专题、系列报道、组合报道“四不像”,体裁似乎投哪一个都可以,又似乎都投错了项目。这时,就需要编辑发挥作用。

当年11月,安徽新闻综合广播在梳理全年创优作品和方向时,笔者提出要在一稿基础上重新创作,写出社教专题《乌江边上“摆渡人”》,得到了频率副总监制章炜的肯定。经过构思,笔者花费几天将一稿改写成5700 余字的单篇社教专题。但章炜阅后觉得“拎得不够”,建议把笔下的叶连平作进一步提炼,将之写作成是知识的“摆渡人”、爱的“摆渡人”和人的灵魂的“摆渡人”,仍然是结构上中下篇的系列报道。如此,思路焕然一新,但难度却成倍的提高了,笔者经过痛苦煎熬,几次想降低要求,终于拿出了最终稿。随后,笔者邀请声音感性的女播音员播音,并亲自配乐制作,不放过纤毫的细节。节目顺利播出后,章炜对笔者感慨说,这篇作品真是经过反复打磨出来的。

简单谈点编辑体会:人物通讯的写作要减少硬度。

以叶连平为例,一个90 多岁的平凡老人,不平凡的故事宜娓娓道来,通过情感的积累和“定点引爆”来触发受众共鸣。比如,《乌江边上“摆渡人”》上篇,节奏进入舒缓,爆点是“还债”,叶连平说,“二三十岁到五十岁前后,是不是黄金的时代啊?我恰好把这段‘扔了’,白白的糟蹋了!我老忘不了。今天这是给我积极工作‘还债’的一个好机会。”他在退休后义务为农村孩子补习英语,也是帮助填补课堂学习的“债”。中篇的前半部分一直在做着铺垫,叶老如何培养学生们知行合一,自己非常节俭,把爱心都献给了留守儿童,杨鸿雁的“抱怨”却是情感的大宣泄。下篇主要写叶老是怎样的模范党员,一言一行深刻地影响身边人的灵魂,最拨人心弦的却是他为身后事的打算,以及在最后回归到他的身份发出的誓言:“我很希望,我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乌江边上“摆渡人”》没有再专门配发评论,但所有的评说像水银泻地一样融入了全文,尤其是三篇的结尾都是较为抽象又感性的抒情,如“老人的余生,是孩子们的一程”“人已老,爱未老”“渡船,越划越远,田野处处芬芳……”,单听这些话语,感觉气韵特别贴切这位91 岁的老人。

另外,为人物通讯配乐也是减少硬度的重要方法。《乌江边上“摆渡人”》全文共有7 处配乐,约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音乐渲染下讲述的。这些乐曲包括《山海之歌》《蓝色梦想》《只为你》等,其中多支纯音乐以河海和渡口为主题。在改写作品时,笔者通常是先找到符合情境需要的配乐再接着往下写,有时候宁愿暂时搁笔只为找到那首最适合的音乐。心境、思绪和笔触随着音乐流淌。这也是一名从业多年老编辑的一种业务追求吧!

猜你喜欢

连平叶老摆渡人
连平:房地产政策宽松仍需发力
美联储加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相关性
连平:房地产政策有必要进一步释放维稳信号
弃单间和学生一起办公
《摆渡人》
范姜锋 从“追梦人”到“摆渡人”
黄河上的“摆渡人”
《摆渡人》: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
叶圣陶:精神的健康
叶圣陶为什么会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