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纪录片的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
——以《人间世》节目为例
2019-03-20李锐新华社CNC纪录片中心
李锐 新华社CNC 纪录片中心
纪录片是以真实为核心的一种艺术形式,无论何种类型的纪录片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创作素材。但是与其他题材的社会人文纪录片不同,医疗纪录片的主题相对沉重,题材相对特殊,它侧重展示人性敏感脆弱的一面和医患的现实矛盾,聚焦社会热点,也因此往往能引发观众更多的关注与讨论。
在2019年1月1日,与第一季节目播出结束时隔两年多的《人间世》第二季一经播出就被网友推上了微博热搜。该纪录片一方面能够用客观记录的事实真相帮助观众认识真实的医疗行业,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其作为艺术作品所拥有的强大感染力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至于如何把握这两方面的平衡,则成为了学术界和实务界讨论的重点,本文便试图以《人间世》系列节目为例,用辩证法的思维对医疗纪录片的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进行分析,进而对拍摄医疗纪录片提供一些建议。
一、医疗纪录片客观记录的必要性
医疗纪录片是以医疗内容为素材的纪录片,而“纪录片”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约翰·格里尔逊在评论其老师弗拉哈迪的作品时提出的,英文词根是documentary,之后格里尔逊还将“纪录电影”的概念阐释为“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可以说,从纪录片诞生之初“现实”就是创作纪录片的“对象”,客观记录则是反映现实的必要条件,这也是纪录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之一。
其次,客观记录也是由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一方面,医学领域的专业性使其蒙上了神秘色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普通患者,但其中大多数人对医学领域并不了解,甚至还存在刻板印象和认知偏差。另一方面,由于较高的从业门槛使从事医疗行业的人相对较少,医疗资源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分配不均的状态。这种严重的不平衡便很容易诱发医患矛盾,而解决方法也无非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于是为了缓和医疗矛盾、帮助观众了解医疗行业,客观记录医疗事件的医疗纪录片应运而生,这也是我们作为媒体人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此外,普通观众很多时候是抱着好奇和学习的心理来观看医疗纪录片的,所以观众想要看到的也必然是客观记录的场景和画面。于是,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真实,减少拍摄对治疗的影响,《人间世》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开拍之前就去医院学习了基础医学知识,熟悉了医生的工作日常。开拍之后摄制组有时候还要在一个地方蹲点拍摄整整一年,做到在最大程度上与医院融为一体,降低工作人员与设备对真实情况的干扰。比如《人间世》第二季第四集的《命运交响曲》,导演组在上海瑞金医院蹲守的一年时间里跟医生和警察成为了朋友,一方面是让周围的人熟悉镜头的存在而不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完整记录医患纠纷的前因后果。最终,摄像机客观记录了100 例真实的医患案例,为节目向观众展现医患纠纷现状提供的充足的素材,这也是该片赢得良好口碑的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客观记录的拍摄手法也是市场对医疗纪录片的基本要求。
二、医疗纪录片主观表达的必然性
纪录片在本质上是影视艺术作品,所以无论是从其属性上来说还是从创作过程上来说,都不可避免会存在创作者的主观介入,比如纪录片的选题、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拍摄对象乃至后期对素材的处理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人倾向。
全国各地医院数量庞大,医疗难题数不胜数,病患人群也同样不计其数,而医疗纪录片的时长却是有限的。《人间世》系列节目每一季只有十集,一集只有四五十分钟,每一集都有独立的主题,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要制定出明确的拍摄制作方案,这最终也必然会体现为节目中的主观表达。
比如《人间世》第一季第一集的《救命》,摄制组选定了上海瑞金医院的心脏外科和急诊室进行拍摄,因为这是上海最繁忙的医疗中心之一。节目正片开始就是一位32 岁年轻患者失去心跳的画面,六分钟后就带领观众直面了该患者的死亡,抢救失败了。事件是真实的,情节是自然发生的,画面也是客观记录的,但是后期的编排和剪辑是人为选择的,《人间世》这一集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救命”这个主题,通过简单的旁白快速让观众了解病情的前因后果,集中展现治疗的整个过程,让观众从一开始就明白:生命是脆弱的,医学不是万能的。
《人间世》这种与以往国内医疗纪录片不同的视角和叙事方式确实带给了观众新的观看体验与收获,但是观众对医疗纪录片的质疑大多也是围绕创作者的主观表达展开的。比如在《人间世》第二季第一集在元旦那天播出之后,观众对患有“恶性骨肿瘤”的儿童表示出关心的同时,也对节目中出现的cosplay 内容表示了质疑。对此,导演秦博也作出了正面的回应:“有的时候在创作上的一些冒险,我觉得是有意义的。”孩子们是开心的、自愿的,这部分的节目内容就是有价值的。或许每一个观众对这里秦博所说的“有意义”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我们不得不意识到,节目中所展现的cosplay 梦境并不仅仅是节目创作者的主观表达,而是孩子们自己主观表达的具象化,摄制组只是帮助孩子们把自己客观存在的想法进行了艺术化处理,搬上了屏幕,而不是直接介入到了现实事件中。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种拍摄手法并没有违背纪录片的创作原则。
面对身患重病的天真孩童,无论是摄制组工作人员还是电视机前的普通观众,其实大家都很难不动容。《人间世》拍摄这一集的目的就是想要引导观众关注这类病患群体,引导观众为医疗事业的发展能够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人间世”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个充满人文关怀和感性的一种表达。虽然医疗纪录片的客观与主观的界限会因此变得模糊起来,从而引发争议,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纪录片,医疗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就必然会使医疗纪录片的主观表达更加强烈。
三、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的对立和统一
与不能避免的哲学基本问题一样,客观和主观就是纪录片创作不可避免的基本理念问题。其实早在“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纪录片中,“现实”与“创造性”就是保持了一种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这也建立起了后来学者对纪录片客观记录和主观表达进行讨论的基本框架。根据前文的讨论我们也得出了结论,客观记录是创作医疗纪录片的基础和必要前提,主观表达是创作医疗纪录片的目的和意义,也是必然结果,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医疗纪录片就是创作者单方面的观点输出,因为创作者只能通过客观记录下的真实素材去表达观点。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医疗纪录片中的客观与主观这对矛盾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即对立统一。
此外值得强调的是这两种必然之间该如何平衡,对此,用第一季总导演周全的话来回答就是“老老实实记录,真真诚诚表达”。现代医学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和其他任何科学领域一样,医学家们攻克医学难题时也需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临床实验尝试,也甚至会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作为医疗纪录片创作者,治疗不等于治愈,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个现实,然后客观记录下来,展现真实的医患关系,不回避社会争议问题,这就是“老老实实”。《人间世》系列节目虽然总是毫不掩饰地展示了人性最脆弱也是最真实的一面,但是该节目作为医疗纪录片,题材特殊,所以除了旁白、采访以外,还运用了很多意象性镜头。有时候现实过于残酷,并不是所有观众都能够接受医疗纪录片百分之百地记录,创作者也并不是想要把机器放在那冷冰冰地拍摄去消费患者、放大悲情。周全导演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有时候连摄像师都不忍心继续跟拍下去了,那么这时候留下一个背影往往就是最好的。镜头是有温度的,也能够引发观众深刻的思考与共鸣,这也就是笔者所理解的“真真诚诚”。
四、结语
医疗纪录片《人间世》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赢得良好的口碑,正是因为做到了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的统一与平衡,客观记录的拍摄方式是对纪录片真实性的保证,也是对观众观看纪录片核心诉求的满足。主观表达则是创作者对创作素材进行二次加工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对观众审美诉求的满足。
客观记录和主观表达归根结底就是纪录片创作发展过程中的一对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在纪录片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对矛盾会一直存在,发展运动和对立面斗争的绝对性则决定了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这对矛盾会不断地碰撞,从而推动纪录片的运动和发展。与以往国内医疗纪录片相比,《人间世》创作团队正是因为更加重视人文关怀与思考,对主观表达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以才推动了医疗纪录片事业的发展,给观众了一个满意的答卷。
但是《人间世》这档节目要走的路还有很长,生老病死的故事有太多,这两季的节目还只是围绕医疗事件中最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来展开,拍摄的场景大多还是在一线大城市设施最完善的医院,主治医生们也大多都是奋斗在医学技术前沿的人物,拍摄的医疗案例很多也是属于医学正在攻坚克难的各领域。“人间世”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也是一个非常注重主观表达的主题,或许在后面的节目里,创作者需要从更多的维度去思考如何把握主观表达,走出大城市和大医院,走进受灾区、贫困区的医疗援助基地,认识基层普通医生乃至医疗志愿者,从而挑选一些更具有普遍性的案例以显示出人世间的完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