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贫困”典型症状及原因分析
2019-03-20史建梅
□史建梅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中贫困大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由“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甚至病态心理的大学生人数也在逐步上升。“心理贫困”可导致大学生心理以及行为上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等,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所违背。所以,当前形势下,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脱贫”问题成为了社会以及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紧急任务。
一、概念界定
(一)经济贫困。经济贫困主要指在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经济的问题导致其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缺乏稳定的经济支撑的状态。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贫困大学生是指经济出身处于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群体,即经济贫困的大学生,有些学者亦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或大学校园里的经济弱势群体。
(二)心理贫困。“心理贫困”指的是人对一些问题不能恰当对待而引起的心理和人格特征上的一些负性变化,并不等同于心理疾病。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心理贫困”,本文的“心理贫困”指的是贫困生对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不能正确对待与自我调节,从而引发的心理和人格特征上的负性变化,与普通学生发生偏离,甚或极端行为。
二、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贫困”的表现
根据前期调研结果显示,贫困生身上存在的一些自卑、敏感、焦虑等负性心理特征比非贫困生要明显,其在行为上的表现较非贫困生也有所偏离。因此,对于贫困学生的“心理贫困”表现从心理上的负性变化与行为上的偏离两方面来论述。
(一)心理上的负性变化。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现象比较突出,他们心理上的负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自信心不足,心理上容易自卑。普遍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自信心不足。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他们没有学习一项兴趣爱好或特长,见识也不多。当他们从农村、中小城市走出来,融入到来自全国各个城市的大学生组成的大学校园,发现自己衣着打扮上土气、不够时尚,兴趣特长不够突出,其他同学、舍友参加各种活动、表现突出、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而自己只能默默无闻,偶尔跟同学的谈论也由于见识不多而气氛尴尬,这一系列问题会严重挫伤本来不高的自信心,容易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加之调节不当,久而久之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2.安全感缺乏,遇事易焦虑。焦虑是一种掺杂着忧虑、紧张、恐惧、不安、压抑等多种负性情绪的不健康心理状态。调研中发现,多数贫困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的求助或倾诉对象是陌生人,其次是自我调适。他们不愿意熟悉的人知道自己的困难,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他们也不愿告诉父母自己的困难,不想父母为自己担心,遇到问题一般选择自己消化承受;他们刻意将自己亮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却没有寻到真心的朋友,对周围的人缺乏足够的信任。这使得他们在遇到问题时,社会支持系统下降,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压力增大,而压力增大又导致了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
3.自尊心强烈,对外界反应比较敏感。多数贫困生有着比其他人强烈的自尊。贫困是客观的,但是不愿他人讨论自己的贫困。所以贫困生的标签会让贫困生格外敏感,甚至会对外人正常的举动充满敌意,所以容易与别人产生摩擦,让自己处在一个不和谐的氛围中,而这种不和谐反倒增强了这种敏感反应。长此以往,他们会偏执地看待问题,人际关系会更加糟糕。
4.自身期望高,挫败时易造成压抑心理。多数贫困大学生是背负着改变命运的重大使命,背负着家人的殷切期望进入大学校园的。他们是家人的骄傲,也是家乡的骄傲。他们期待着进入大学的美好生活:得奖学金了,被表扬了……然而,高校学子来自五湖四海,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并不是一如既往的优秀。强中自有强中手,唯一引以为傲的学习都不突出,其他的兴趣、特长就更不用说了,自信心深受打击,挫败感也油然而生。久而久之,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压抑心理。压抑只能增加负性情绪,如果长时间压抑,丁点小事都可能成为做出过分或极端事件的导火索。
5.认知偏差,导致依赖虚荣心理。一些贫困生不能客观地认知贫困,为了掩饰自己的贫困而盲目消费,出手阔绰,出入高档消费场所,购买奢侈品,表现出强烈的虚荣心,导致跟父母伸手要钱的频率增高,数额变大;一些贫困生认为自己家庭经济困难就应该获得国家、社会、学校的相关资助,一旦助学金、困难补助等没有评定到自己,立马开始“闹”,而面对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校外兼职等工作却不肯去做,平时的时间宁可睡觉、娱乐也不想靠自己的双手来赚取生活费等,依赖心理强烈。
(二)行为上的偏离。贫困生的“心理贫困”导致其在行为上的表现较非贫困生也有所偏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自卑、敏感等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自卑的心理特征让贫困生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觉得自己跟别人没有共同语言,会在交往中不自觉地感到紧张;敏感、焦虑的心理特征让贫困生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过度防御,不会自我表露,不易融入集体,使得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紧张,使他们失去与别人交往的自信心,加之本来就有点自卑,索性将自我封闭起来不与人交往,给别人一种难以相处的感觉,这样别人也不愿意主动来跟贫困生交往,所以造成了很多贫困生人际交往面窄,没知心朋友等问题。这会加大其心理的落差,也容易诱发一些极端事件。
2.强烈的自尊导致强迫症状。多数贫困生背负着通过读书改变家庭命运的重大使命,读书也是他们最大的强项,希望在学习方面能获得较好的成绩,获得大家的认可。因为贫困,所以多数贫困生自尊心比较强,不想让人看不起。正是这种强烈的自尊使得他们在学习上非常用功,甚至放弃参加课余活动来强迫自己学习。
3.虚荣心理导致消费上的攀比。部分贫困生虚荣心理在作怪,他们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家里靠政府资助、低保等生活,靠亲戚借款等进入大学校门,但另一方面他们却又奢侈消费,进出高档消费场所,购买奢侈品,花钱如流水。为了满足自己心理上的平衡,他们不顾家庭经济实况与别人攀比。
4.依赖心理导致等靠要行为时有发生。近年来,为了解决经济贫困的问题,国家、学校层面出台了系列经济资助措施。一些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认知偏差,不追求自立自强,不积极掌握自身命运,反倒“躺下来”,一味地等待别人的帮助和扶持,课余时间宁可睡觉或者娱乐,也不兼职赚钱生活费;面对困难补助和助学金等的时候,困难申请书就交上来了,一旦没拿到补助,就找学校、教师,诉说自己家是多么困难,多么需要这笔补助,从来没有想过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成了“助学金”、“困难补助”专业户。
三、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贫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贫困的产生既有社会层面的宏观因素,又有家庭、学校的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素质等个体因素。
(一)社会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生观、价值观等也发生了改变,整个的社会风气也发生了改变。在现代社会,人们习惯忙于自己的工作而使得人际关系遇冷,习惯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有一些商家为了达到自身的宣传效果,做假慈善,忽视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和谐的氛围,对处于成长期的学生们非常不利。受这种氛围影响,一些学生的三观有所扭曲,崇尚金钱、享乐主义、虚伪,极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由于社会的不平等程度加剧,贫富之间的差异使得贫困学生在选择教育资源上处于劣势,尤其在就业上的不平等,使得贫困生的心理落差很大,极易诱发心理问题。
(二)家庭原因。
1.家庭地域影响。家庭地域性差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和城市的差异,贫困学生多来自农村,农村就业机会少,收入不高,更容易陷入经济贫困的难题,由经济原因导致学生心理贫困;另一方面地区差异,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收入水平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不高,基础教育比较薄弱,这就导致贫困学生在基础教育上比较落后,更容易导致心理贫困。
2.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子女最先成长和接受教育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深远的。根据问卷调查,发现贫困生的父母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从事的职业或农民、或打工,无论从自身知识水平还是时间上都很难对子女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调查还发现,多数贫困生的贫困是因为家庭子女偏多。家庭中子女过多使得父母二人的精力会过度分散,不能够对子女做到精心呵护,为了生计,父母不得不忙于工作赚钱而无暇顾及与孩子的沟通、对孩子的教育,使得孩子在成长中缺少关心、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安全感,容易造成人格缺陷。
3.家庭氛围影响。人们常说“人穷志不穷”,如果一个家庭虽然贫困,但家庭成员志不穷,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贫穷,那么子女受这种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也会是积极向上,不畏困难,努力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不怕苦,坚韧等积极的品质也容易形成;而如果家庭成员不思进取,等、靠、要思想严重,依赖资助过日子,那么这个家庭只会越来越贫穷,子女受这种氛围影响,不会积极改变现状,积极品质难以养成,精神上也只会越来越贫穷。
(三)学校原因。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受此模式的影响,在中学时期,学习成绩高低是衡量学生的标尺。只要成绩好,就是优秀学生。教师也引导学生,只有读书才有出路。所以寒门学子往往学习比较刻苦,成绩比较优秀。在当前的中学教育模式下,寒门学子一直顶着“优秀”的光环。当他们步入大学后,发现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除了学习,还有好多展示自己的舞台,大学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部分贫困生除了成绩之外,与其他的学生相比,没有任何其他特长,实践动手能力差,参加活动也不是很积极等等,这时会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秀”光环早已不再。相比一路走来的“光环”难免会有心理上的落差,加之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不高,一些贫困生有可能会出现巨大的心理冲击,从而引发心理问题。
(四)自身原因。
1.主观归因成败。合理情绪疗法理论告诉人们,情绪不是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取决于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个事件的。如果你用积极向上的理念看待,你的心情就会感觉到愉悦,否则就会自我伤感。高职院校部分贫困生不能用积极向上的理念看待目前的贫困,一味地将贫困归因于社会不公、命运不好、“没有好爸爸”等,而不从自身情况归因。而真正地改变一定是从自身出发的。贫困生的这种归因将阻碍其改变贫困现状,只能是进一步加剧贫困,从而加剧了贫困生自卑心理的形成。
2.依赖心理强烈。高职院校贫困生等、要、靠的思想较为严重,自身努力的积极性不够,依赖他人的心理较严重。他们对待生活较消极,向他人索取利益与帮助,觉得自己有困难,理所当然应该获得他人的帮助,理所当然困难补助、助学金等应该评上自己,久而久之,不劳而获心理强烈,只等他人帮助,不想主动改变。
四、结语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经济贫困”是高校关注的重点,目前各高职院校已经做了很多解决学生经济问题的举措,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贫困生的“心理贫困”更应该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贫困生群体的心理特征,给予贫困学生更多的精神支持与人文关怀,将经济资助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贫困学生“心理脱贫”的方式、方法,多管齐下,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