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融合背景下科技编辑的角色转型

2019-03-20徐建琴

传播与版权 2019年10期
关键词:背景科技融合

徐建琴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北京 10002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当今时代,科技飞速发展、产业不断变革,使5G、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和传统出版的融合发展具有无限潜力和广阔空间,出版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给出版行业带来了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影响。

一、出版融合背景下传统科技编辑面临的挑战

出版融合背景下,科技类出版物的编辑不能再完全沿用传统出版方式进行工作,新时代、新技术要求科技编辑角色转型,要求科技编辑具备融合发展的思维,走融合出版之路。融合出版时代,更强调用户体验、内容与技术的结合。

(一)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策划创新[1]

内容为王,内容是科技编辑工作的核心。传统出版的媒介是纸媒,销售的是纸质图书。在出版融合的背景下,内容的媒介转化为融媒体,销售的产品为融媒体产品。科技编辑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并将其贯穿工作的全流程,这才具备转型的内在动力。科技编辑要认识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传统出版提供的是权威、标准、科学的内容资源,数字出版则提供了新的形式、渠道和思路。出版业将基于融合出版背景进行生产流程创新,重新设计融合背景下的出版组织形式,有效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媒体资源。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出版业的融合发展,传统出版流程中重复性强、创造性弱的工种将逐渐被取代或消失,融合背景下的智能化出版发展,将使科技编辑工作向移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变。科技编辑要适应用户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以需求为驱动,充分应用新技术在权威、标准、科学内容的基础上实现选题策划创新、生产流程创新、呈现形式创新。

(二)以融媒体为驱动的呈现形式创新

传统出版时代,用户阅读仅限于从纸质图书这一单一的介质上被动地获取信息、掌握知识。出版融合背景下,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融媒体拓展了用户的阅读体验,用户不仅需要阅读文本,还需要图片、音频、视频、动画、AR/VR等来增强理解,还需要线上、线下服务的互动和延伸,有时还需要将双眼解放出来,通过听和体验来获取知识和信息。产品的呈现形式将更加多样、复杂,更具感官冲击力。

现代纸书、电子书、有声读物、AR/VR出版物等各种融合产品层出不穷,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点读笔等现代终端不断更新,新技术飞速发展,用户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融媒体的碎片化阅读使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出版融合已成为当今出版业的新业态。出版产品的呈现形式要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要求科技编辑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创新内容表达和呈现形式,基于技术、终端等来设计呈现方式,各种呈现方式相互交融,以多角度、立体化形式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产品,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融合出版时代新格局。

(三)以编发联动为特色的服务延伸创新

编发联动、编发结合是出版行业所倡导的工作模式,出版融合背景下,要求科技编辑更积极、主动参与产品的推介和营销,强化为线上和线下与终端用户的交流和互动。

面对互联网渠道和平台,科技编辑不仅要善于撰写书评、新书简介等,还要善于写作推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精致美观的图文、鲜明活跃的素材组织推文,把它们发送到微信、微博、直播平台等,进行产品的宣传和推介。

科技编辑要通过平台定期查看用户留言、评论和反馈,为用户答疑解惑,与用户进行交流互动。科技编辑更要定期查看后台数据,通过用户行为分析来了解用户的需求、市场的动态、产品的走势,为产品的维护、更新,以及配套产品、延伸产品的开发做好调研基础,提供数据支持,为推介和营销策略的调整做好准备。

二、出版融合背景下科技编辑的新角色

融合背景下的出版工作,既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也不是单纯的内容创新,而是技术发展和内容生产相结合的综合性、一体化、优势互补的创新。传统科技编辑将转型为具备产品经理角色的“现代科技编辑”,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既懂内容又懂产品设计,在熟练掌握传统科技编辑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又掌握产品经理的基本技能,如产品策划、生产管理、市场运营、质量把控等。

(一)资源整合的策划人

科技编辑要有“融合”的意识和思维,要看清融合发展的趋势。

很多出版社把编辑分为策划编辑、文字编辑、营销编辑等。在实际的工作中,不管是产品的内容设计、形态设计、营销推广方案设计等,都离不开策划,即资源整合,使之最优化利用。科技编辑要考虑如何整合现有的资源,发现、重组、生产优质内容,并为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增值设计,使其传播的效果最优化。

融合背景下,资源展现了其跨领域、跨专业、跨行业、跨媒体的特性,科技编辑应把所有优质的资源纳入产品中,既要关注纸质产品的出版融合,也要关注基于新技术的其他内容生产形式;既要关注本行业的发展态势,也要关注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科技编辑要主动挖掘、发现、调动、整合各方面的优质资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的产品内容设计和开发。

(二)统筹全局的经理人[2]

科技编辑与文字打交道较多,但科技编辑的工作绝不是局部性的文字工作。科技编辑策划开发的每一种书、每一个产品都是文化产品,科技编辑对书或产品的每个流程把控和负责,科技编辑是统筹全局的经理人。

全局把控力建立在科技编辑专业能力的前提下,即科技编辑对出版工作流程的熟悉程度、扎实的专业功底,要求科技编辑具有较强的与各方面的沟通协调能力、审美能力、成本核算能力、营销推广能力等。

科技编辑参与产品开发的每一个环节,与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协调、沟通和配合,对每个环节都非常熟悉,这样才能不忽略每一个细节的统筹和把控。

科技编辑是对内容最熟悉的人,根据内容指导产品设计,根据内容提高产品增值服务,根据内容提炼重要信息进行宣传推广,这都是科技编辑作为统筹全局的经理人的必要工作。

(三)内容质量的把控人

出版融合丰富了出版物的形式,但同时也为出版物的质量把控带来了新问题。但是,无论如何科技编辑都要保障出版物各方面的质量。文字、语法等常识性的内容是科技编辑的基本功,科技编辑还要具备更加广博深厚、与时俱进的知识储备和技术储备。科技编辑要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兼收并备,成为行业中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科技类出版物中的旁征引博,准确理解和传达作者在出版物中需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

科技编辑对相关领域的知识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突破入门级,具备一定的水平,成为“外行中的内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出版物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科技编辑不能故步自封,满足于自身已掌握的知识,要与时俱进,不断扩大自身的知识储备,了解社会和行业的热点和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洞悉出版的内涵,做好内容质量的把控人。

三、出版融合背景下科技编辑的赋能途径

出版融合背景下,技术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科技编辑在角色转型过程中需要不断赋能,提高自身素质和各项技能,以此增强应对新技术冲击的能力。[3]

(一)继续教育培训赋能

目前,《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对科技编辑继续教育提出了明确和基本的要求,即每年至少72学时继续教育,其中24学时为面授,48学时为网络继续教育。科技编辑要珍惜继续教育的机会,认真学习,不搞形式主义和走过场,选取针对性强、内容有新意的课程进行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学术交流研讨赋能

学术交流研讨会是为促进行业发展而召开的学术会议。对于科技编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赋能途径,有助于更新知识、拓展眼界、开拓思维,快速了解编辑出版行业的最新动态、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并可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专家学者等进行面对面沟通,高效学习专业知识,对于提高自身各项能力和素养大有益处。通过学术交流研讨,科技编辑可以向编辑管理部门了解政策法规导向等、向编辑名家学习成长过程和经验、向编辑同行借鉴产品开发经验等。例如,中国编辑学会每年都会拟定不同的主题,征集相关的论文进行评选和学术交流,这对于科技编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和赋能的机会。一方面,论文的征集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让科技编辑静下心来思考,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思考和对经验进行总结,并通过调查研究、文献查阅等,更深入、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会议中汇集了主管部门、编辑名家、行业专家学者、优秀编辑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通过报告的形式进行介绍和分享,让科技编辑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活跃了思维。

(三)融媒体学习赋能

身处互联网时代,科技编辑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重点关注国内外行业期刊、知名出版商、行业主管部门的网站、APP软件、微信、微博等,充分了解行业热点、发展动态,以及出版规范和相关标准等。科技编辑要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融媒体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为自身赋能。例如,“木铎书声”是一个帮助科技编辑学习、工作、成长的微信公众号,其为科技编辑提供了专业的编校知识,传递了行业的信息,搭建了学习交流的桥梁,提供了学术支撑的智库,提供了促进职业成长的培训课堂,科技编辑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浏览相关的文章来为自身赋能。

出版融合背景下,科技编辑挑战和机遇并存。基于新技术、新环境,科技编辑要认清行业发展趋势,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强学习赋能,积极参与角色转型,为出版转型和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猜你喜欢

背景科技融合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融合》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