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工作方式和内容的创新性研究

2019-03-20赵国栋刘晓宇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志愿

□张 红 卢 杨 赵国栋 刘晓宇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高校大学生数量增加,高校党员发展人数也逐之增多。尽管严格入党把关,还是存在大学生党员入党前后表现不一、党性学习自觉性差、为人民服务意识不足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党的基础组织工作能力。高校党支部应着重培养大学生党员的创新性、指导性和时代性,积极锻炼大学生党员对党工作的热情态度,提升他们的自觉学习能力和服务意识。这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更是培养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高校党组织发展的需要。

一、目前医学类高校学生党员和管理现状

(一)大学生入党目标不明确,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思想[1]。很多高校大学生都是跟风入党,入党信心明确的只有少数,从而出现了大学生党员入党前后表现不一的情况。入党之后的工作干劲明显不足,积极性明显下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入党前受到周围思想的影响,盲目地认为入党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或是为了以后毕业找工作准备条件;而且大学生党员没有形成服务人民的意识,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思想,在入党之后过于放松,导致了党组织内部的工作效率低下等情况。

(二)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自觉性不强。大多数大学生党员入党之后自觉学习党路线方针政策、理论知识、提高个人素质、积极进取的意识较为薄弱。而且在当今物质条件富裕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也出现了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加重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下降趋势。由此种种因素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得党组织建设缺乏动力,无法吸收积极先进的思想,止步不前。

(三)党员管理人力物力不足[2]。“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是党组织的基本任务,党员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当前,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人力物力不足的问题。一般,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工作都是由各班级辅导员负责,辅导员除了要对班级进行日常管理,还要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很少有时间、精力能够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再加上辅导员本身日常工作繁忙,导致对大学生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力不从心,大学生党员对个人要求过低,积极性差。

(四)高校对大学生党员培养的方式过于单一[3]。目前大多数高校党员的培养途径主要围绕高校大学生党员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入党前简单的基础培训,而忽略了大学生党员的日常习惯培养,准备入党材料,往往也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培养方式不够丰富有效。

(五)大学生党员考核机制不完善,培养内容不丰富[4]。目前,很多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党员时候的要求都十分严格,名额也有严格限制,但发展成为党员后,不少党员入党前后却表现出了很大的反差,变得不再积极。这种情况原因在于党员培养忽视了党员入党后的继续教育环节,缺乏教育管理的连续性,管理的要求不具体,目标不明确,对党员的日常表现缺乏有效的监督。党支部的组织活动内容贫乏,缺少对党员自我批评与改正的指导,导致有些党员入党后精神涣散,无法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创新党支部教育管理内容和方式

(一)学习党的思想理论,明确党的历史发展,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感。以河北医科大学为例,学院开展了党支部理论培训和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欢迎,学生党员均对党的历史产生了强烈的感触,激发了学生党员的学习热情。2019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大学生党员学习党的思想,可以使其体会先辈们奋勇前进的精神,激励大学生党员产生以党为中心的坚定信仰,并且正确学习党的思想,能使大学生党员更好的自我提升、自我批评总结,及时更正自己的错误。同时,党的发展历史在教育党员时的作用也不容小视,历史中的优秀党员可以对大学生党员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帮助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形象,并增强学生党员的时代责任感,为其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二)拓展学习途径,通过网络软件和手机APP等平台,开展教育。积极运用网络资源提升学生党员综合素质。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党员使用“学习强国APP”,同时建立学院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微信、QQ群,每日分享时事资料和学习感悟,丰富学习途径。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网络资源的利用,这些能够宣传党思想知识的网络途径定会很好地融入到大学生党员的日常生活当中。不论是“学习强国APP”,还是网络QQ群,这些都能够对国家发展的动态进行很好的总结。学生党员可以很好地从中学习党史内容和党的思想经验,激发学生党员的学习兴趣。党员培养利用这些网络资源,对新进的学生党员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督促学生党员自我学习,自我提升。同时,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与其他党员一起分享。

(三)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通过聆听专业讲解、实地学习参观、现场教学,感受英雄人物的事迹,激发大学生党员爱国热情、艰苦奋斗的精神。学院先后组织全体党员赴狼牙山、保定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河北正定塔元庄村、革命圣地西柏坡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参观、聆听故事、社会实践、送医送药等方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党员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作风,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弘扬和践行艰苦奋斗、战胜挫折的精神,学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加强作风建设,争做新时代优秀党员。

(四)组织大学生党员投身于志愿先锋队开展志愿活动,提高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重视医学类大学生学生党员的志愿活动,可以充分的提高学习效果和积极性,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增进学生党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加强党的基础建设,为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学院积极开展了多项志愿服务和社会调查:附属医院儿科六一儿童节志愿服务活动、敬老爱老社区志愿活动、红十字会资料整理、校老年活动中心定期志愿服务等,通过志愿活动,大学生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五)组织开展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强化理论武装,丰富理论教育内容,引领医学院校大学生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者、实践者和开拓者。组织广大学生党员参加省级、市级、校级和院级四级一体化的“青马工程”培训,将其培养成为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大学生骨干,引导广大党员听党话、跟党走。

三、学生党员管理成效

(一)大学生党员思想素质提高,责任感增强,综合能力明显上升。学院开展的党的思想理论和党的发展历史学习,取得了极好的工作效果。通过对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管理和政治信仰的一体化培养,促使大学生党员在未来的发展中,明确自己应该干什么,减少了以前的盲目性。同时在党组织中,老党员带领新党员学习理论知识并给予一定的专业指导,增强了新党员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提升了党组织整体的工作效率。

(二)健全完善了党组织建设。党组织内部建设更加完善,制度更加完善,机制更加健全,党组织整体更成为了一个作风优良、工作严谨、政治信仰坚定、办事效率高的团体。党组织内部人员更专业化,整体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提高,对学生党员起到了充分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开展“两学一做”等党教育活动的工作要求,夯实了党组织基础建设,使党组织基础建设更加规范。

(三)增强了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与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高校党组织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党员志愿先锋队的成立,丰富了校内党组织志愿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党员与群众互动,传递了志愿服务理念,弘扬了党为人民群众的志愿服务精神,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党组织形象,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和学生党员活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了大学生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党组织的工作效率。党员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更加坚定了党员的理想信念,夯实了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四、总结与改进措施

(一)深化党的理论学习。一是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看清知识背后的本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自身的理想信念,端正自身工作态度。二是学习党的规章制度,我党是一个有纪律、有组织的政党。认真学习党的规章制度、党纪党规,不断增强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是每个学生党员应有的责任。三是定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批评,主要是对自身问题的解决,自我能力的提升。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应做到自查自纠,主动改正,不断提升自身思想素质。

(二)健全监督奖罚机制。对于学生党员校党组织不能一味的教育鼓励,应明确监督奖罚机制。学生党员们之间良好的互相监督,有利于党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明确的奖罚评价有利于学生党员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避免因一时错误而无法正确改正。同时,明确的奖罚评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党组织的建设工作。

(三)创新党支部建设,将学生党员培养更好地与医学相关教育事业相结合。医学高校党支部建设应注重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目标,在学生党员的学习实践过程中体现出医学高校的特色。立足于服务为本,奉献社会的观点,医学高校学生党员应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在爱心公益工作上献出自己的努力,做出贡献。这不仅是对自身服务精神的锻炼,更是对党员先进性的体现。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志愿
我志愿……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