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试验示范站为依托职业农民的培养与乡村振兴

2019-03-20赵爱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驻站猕猴桃农民

□赵爱国

顺利召开党的十九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的路标。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成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战略中的一项。乡村振兴战略彰显了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农村、农民、农业”的重视。在2017年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第一次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列为农村工作。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职业农民的培养。试验示范站是科研成果示范、转化、推广的基地,是职业农民培养基地,也是城乡一起化的桥梁。

一、试验示范站是职业农民的培养基地

2017年,在陕西农业部组织并召开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示范基地现场观摩会,提炼出了第一批100个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建设经验成效,并对下一步的发展思路进行了规划。结合中国在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方面的真实情况,国家财政部设立了专项经费支持“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项目。长期在农业推广一线的专家教授主持、参加项目,经几年的研究探索,这种新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已初具规模。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到2018年,各试验示范站,累计引进和示范推广了农林牧新品种、新技术1,200余项,培训指导基层农技骨干和农民94,000多人次,示范推广面积8,800多万亩。涉及到全国15个省,320多个县,受益农户超过2,000万户。同时,试验示范站支撑了学校人才培养,各试验示范站全年累计接纳学校本科教学实习、社会实践2,437人次,研究生科研与社会实践1,350人次,创新创业锻炼学生247人次。试验示范站已成为新型农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一)试验示范站可有效地培养有特定技能的职业农民。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为例,试验站设在陕西周至和眉县交界的秦岭北麓的猕猴桃适生区,同时也是猕猴桃主产区。技术传播形式为大学教授牵头、县乡科技人员作为支撑,再加村上猕猴桃技术骨干,将技术向7个乡镇的10个村推广并进行重点农民培训,同时带动全县产业发展,使得猕猴桃产业陕西乃至全国健康发展。“猕猴桃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也是示范站所实行策略之一,每一个示范村有50户建设示范园,再辐射带动50户;全面提升猕猴桃产业水平,推广标准化管理,优化猕猴桃品种结构,示范村每年使用新技术2项以上,开展4次以上技术培训,辐射带动周围村组。全县培养有较强能力的农民技术人才50名以上,使得在眉县猕猴桃生产的每一户都有一个精通全年管理技术的技术人才。

(二)试验示范站可有效地帮助解决职业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需要。试验示范站通常设立在特定农产品的主产区,并有驻站科研人员和学生在示范站进行科研工作和园区管理。驻站科研人员可以了解当地土壤情况,并根据气候情况、病虫害情况等及时给当地人民提供技术支持。科研人员的新品种新技术通常会在试验示范站园区进行示范推广,当地农民可以实地考察新品种新技术的表现情况,有利于农民接受新品种和新技术。农民在生产中遇到问题也可以很方便地到试验示范站请教驻站科研人员,驻站科研人员可以实地指导培训农民,这样有利于农民的职业化。此外,对于驻站人员无法解答的问题,驻站人员可以及时将问题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反应,有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和新方法新技术的开发。总之,试验示范站和职业农民可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三)试验示范站可提高农业教育所培养人才回农村就业积极性。农林院校毕业的本专科学生多数不愿意到农村就业,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农业生产一线服务的比例低,造成本来就不足的农业教育资源的浪费。试验示范站作为农业生产的科研基地和实训基地,每年有大量学生到示范站进行实训和科学研究活动。从事农业相关的实训和科研活动,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农村和农业生产现状,激发他们到农村工作、为农村发展作贡献的热情。同时,大学生、研究生更了解国家对农村和农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可以有效地将国家政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互联网销售等集合起来,可以成为职业农民的领头军。

二、试验示范站是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的桥梁

乡村振兴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新时代的战略要求,是党与时俱进的农村发展思想的体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对农村发展的战略思想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一样的侧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三农”问题的地位重要,基于此种前情,党的十七大提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并致力于尽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崭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试验示范站作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实验、示范、推广基地,为乡村振兴城乡发展一体化搭建桥梁。

(一)农民职业化是乡村振兴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必由之路。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农村政策的调整,农民职业化成为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试验示范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有效地将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培养成为懂生产、有技术的职业农民。同时,试验示范站可以吸引在示范站从事实训和科研工作的研究生回到农村就业,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懂管理的职业农民,有效地利用国家政策扶持、新品种、新技术以及新的营销手段,成为职业农民中的领头羊,带领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

(二)试验示范站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为例,在陕西省水资源丰富而渔业生产落后的背景下,结合陕西省政府在陕南“突破式发展”战略,努力探索“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基层技术骨干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安康市委市政府及安康市水利局的关怀和支持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2007年初与安康市政府签订协议,由安康市政府提供场地和相关配套条件,成立了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示范站通过示范养殖技术、开展技术培训、扶持企业发展和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措施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推动下,2009年安康市渔业生产总值高达2.4亿元,水产品产量高达11,826吨,占当年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左右,随着扩大养殖规模,改变养殖模式,安康市水产养殖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试验示范站助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土地承包到户起始阶段,家庭经营农户是农业经营主体,具有相对同质的特点且占主导格局。经40多年的发展,在现阶段,经营主体已发展成为了多种类型共存的格局。新出现的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农业大户、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新型经营主体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单元。基于农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需要新型技术的需求,试验示范站与其进行技术合作,新技术性增强且含量增加,技术创新也开始追求长效机制。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使更多涉农企业健康发展,而且针对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呈现出其自身特点。涉农企业的出现使得农业规模化经营得到加强和提升,专业化水平变高,也使得试验站技术创新的含量实现最大程度转化。

三、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中国农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新的历史起点。在走向新时代的现阶段,将全面对中国农村进行改革,使得中国农村面貌焕发生机。农村面貌的改变,关键在于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试验示范站是城乡一起化的桥梁,既是科研成果示范、转化、推广的基地,又是职业农民培养基地,且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发展。试验示范站必将有利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振兴,助力农村地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猜你喜欢

驻站猕猴桃农民
摘猕猴桃
新媒体时代下党报驻站记者的定位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提取猕猴桃的DNA
摘猕猴桃
融媒体时代驻站记者如何适应新要求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略谈驻站记者的全局意识
驻站的青春没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