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分析

2019-03-20□胡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准备金准备金率存款

□胡 燕 龚 粱

最近几年,由于互联网金融和信息经济的飞速壮大,曾经在借贷、结算、理财等领域占垄断地位的银行其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打击,随着小微金融、三方借贷平台的大力推广,支付宝和余额宝被广泛的使用,银行的传统优势逐渐降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景气,物价水平的逐步上涨,人们对银行的依赖程度渐渐减少。尽管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多次提出各种方针政策,提高居民活期定期存款利率,但其效果只是杯水车薪并没有扭转当今银行的窘迫地位。银行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其一举一动都牵涉到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虽然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打击,但银行也必须随时代潮流,调整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改变过去一直使用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使之更适合当今社会的经济形势。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概述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概念。提到存款准备金制度就不得不提存款准备金与存款准备金比率,所谓存款准备金指的是当客户向银行存入一比存款以后,银行为了保证所有客户能够如期取出存款和稳定内部资金清算而在央行预备的款项;而商业银行遵循央行的规定在其放置的准备金占它自身所有款项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所以,存款准备金制度指的是商业银行根据央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比率向其缴存存款准备金,同时央行借此手段不断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此能够扩大或缩小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并最终达到调节或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的制度就是存款准备金制度。

(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

1.能够将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运转的流动性提高。“流动性”是促使商业银行能够一直正常经营的重要条件。商业银行为了使自身的经营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能力提高,都会提前保留一部分现金准备,一方面为了上缴央行,另一方面也为了保证客户能够如期提取存款。这种准备金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给自己留条后路,不会因为过多的贷款而导致客户无法按期提取存款而使银行信誉降低,也不会因为吸收过少的存款而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进行优厚的贷款活动。

2.通过货币创造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商业银行是以谋取利益为终极目的的金融机构,它的任何目的都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当银行遵循央行的规定缴存了准备金后,多出来的那部分准备金就被当作超额准备金,银行便利用这部分资金去进行短期投资或放贷。因此这小部分的超额准备变相地增加了银行的活期存款能力,提高了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

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造成的巨大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进步,互联网金融对整个金融行业造成了强烈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动摇了银行在支付、借贷、结算等方面的垄断地位。从最近几年中国整个的经济水平变化来看,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成功占领了市场大量的份额,可见其发展速度与规模如日中天,并且在今后几年还将持续增长。

近6年互联网金融在支付市场上的交易规模逐年扩大,虽然增长率在逐渐降低,但也难以掩盖其不断增长的事实。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最近几年崛起的异常迅速,甚至超越了银行所难以企及的高度。第一,互联网金融交易成本低;第二,互联网金融方便快捷;第三,互联网金融市场信息广泛。所以说相比银行而言,互联网金融更加适合普通投资者,受益群众更广,因此才能在当今力压银行。

(二)存款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最近3年正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好时机,商业银行会受到其很大的冲击,但在国家的扶持下,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状况仍比较稳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每个季度都在增长。不过净利润收益率却几乎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净资产收益率又恰恰是反映一个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这就间接说明了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不如以前那么强了。在这三年里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采取的措施是持续在下调,留给商业银行本身的发展空间就更大,而净资产收益率降低很大原因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有关,不仅如此,看似逐年升高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其同比增长率较数年前相比下降了很多。以前都是10几个百分比的增长,现今却低于了5个百分比,这也反映了银行的发展走下坡路与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脱不了关系。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不利影响。

1.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地位。存款准备金制度原本的功能便是提高商业银行内部的流动性以及增强其货币创造能力,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到来后,商业银行也随大流让自身的存款支付功能与互联网挂钩,但是其效果远没有那些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实际效果强。无论是经营业绩还是销售额银行都大打折扣,不只是这样,银行还要按照规定向央行定期上缴存款准备金,这对银行的发展无疑是火上浇油。这样下来,原本起正面作用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某些时刻却起了负面作用,那么银行便开始减少了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重视程度,也许它可以减少风险和增强流动性,但对银行来说短期的资金收入和经营能力才能够让自身长足坚持发展下去,只注重后期忽略当期是不可行的。

2.削弱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商业银行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存款创造能力,在吸收存款后银行通过该制度可以创造出数倍的存款或货币。但目前互联网金融日益壮大,在网上吸引资金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现如今使用支付宝、余额宝作为存储手段的人越来越多,相比之下,银行能吸收的存款越来越少;同时,互联网金融的网络借贷平台简单方便、成交速度快,银行又在贷款方面损失了很多客户,最后自身利用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存款创造的能力便被大大削弱。

三、商业银行应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各种不利影响的对策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应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合理对策。

1.根据商业银行的营利状况适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增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因为其重视程度导致原本的流动性发展也受到了阻碍。现阶段,商业银行的发展不如以前那么强大,因此在短时间内存款准备金率应该进行小幅度的下调,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风险,另一方面也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提供更多的资金。与此同时,央行也要密切关注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情况,不要为了逃避准备金制度而采用过于冒风险的方法。今后如果商业银行经营良好不断强大起来,其准备金率也要相应进行小幅度的上调,这样波动不会太大,对银行的流动性也没有产生完全的限制效应。总的来说,就是在保证防范风险的同时,根据银行自身的营利状况小幅度地调整准备金率。

2.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使用不应频繁应及时。无论这种制度有多么契合我国的银行体系,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有谨慎的观点和批判的态度。虽然从明面上确实带来了诸多好处,但在后期也衍生出了诸如流动性不足与过剩的问题,这也说明存款准备金率不是越高或越低越好更不是使用的越多就越好,而是根据现实的发展情况去制定相应的方案,即坚持在具体的银行发展问题上进行具体的分析。当银行面临流动不足时应适当降低准备金率,如果开始出现过剩则要将它提高,而且这种手段的实行要及时,也就是有个预备期,如果在问题已经发生了再开始实施那么就为时已晚了。央行在调整准备金率的时候应该做好各种应对措施,如果已经以低准备金率的手段去收缴准备金,那么就要考虑好银行的流动性问题,是否开始有变化,一旦变化超过一个度了,就应该将准备金率反向波动一小点来缓解过剩的问题。这样可以做到及时,也可以将存款准备金制度使用的更平衡。

(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方法。

1.逐步降低甚至取消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当银行根据规定上缴准备金后,央行要按照银行缴存的准备金的比例为其支付一定的利息,同时也要对剩下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少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利息。我国现阶段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正逐渐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也不断在下降,因此央行对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的那部分利息就会减少,但是现阶段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仍然比较多,加上利息后便有了大量的存款准备,在进行了大量贷款活动后会出现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那么商业银行便会拆东墙补西墙凑够要缴纳的准备金,最后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当互联网金融借势发展起来后,商业银行很难在短时间内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并且基于自身吸收存款的能力和固定的准备金利率收入,商业银行只会固步自封保守在长久以来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下。因此,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必须要不断降低甚至取消。原理就如同起初缴纳存款准备金一样,要给银行自身留一个发展空间,同时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当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没有了,必定会刺激商业银行去扩大新的业务范围,将每一笔资金都用到刀刃上,杜绝出现流动性不足和过剩等问题,这样无论互联网金融如何发达,商业银行也不会完全被其打倒,并且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资源合理配置,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缓解许多企业的贷款压力。

2.改善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虽然迄今为止一共有过6次改革,但计提方式却一直沿用以每个月末存款的总余额来核算应该缴纳的准备金,然后三到四日内保证缴齐准备金。这种计提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在旬末前商业银行为了追求大量的营利目标,会大量扩大存款规模并将其用于放款和其它活动,而到了旬末便大量压低存款余额以便自己少缴纳存款准备金,这与央行的初衷是不相符的;一方面此举会加大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不利于央行进行调控,会对货币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不管在短期内存款准备金率是否会被上调,一旦商业银行为了逃避部分准备金而抛出许多存款放贷,当存款客户急需提取大量存款而银行自身又无法供给相应数额时,那么短期内银行信誉必将下降,更有甚者遇到贷款收不回来成了不良贷款,银行可能会面临破产风险。而且市场上充斥着过量贷款,导致市场货币供应量大起大落,会影响物价水平和其他经济问题。为了避免此种麻烦,我国应借鉴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平均时差法计提存款准备金。这种方式不会单一的去集中在某一天提取准备金,而是综合考虑商业银行一段时间的存款数额,然后以加权平均法计算出的某日存款数额作为基数,再进行调整。这种方式避免了银行投机取巧的少缴行为,也增强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性。在与互联网金融竞争的过程中,这也促使银行要综合考虑每日的营业额,并提高自身安全性,不至于为效益冲昏头脑。

(三)商业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对策。

1.结合自身国情减少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过于依赖。存款准备金制度天生就不是货币政策工具,只是因为它在历史的某个阶段恰好符合货币政策的发展情况所以才被加以利用。所以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并不是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万全之策。从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形来看,存款准备金制度给银行经营和发展模式带来了很多有利条件,但也限制了银行部分独有的技能,即“集百家财敛万家资,然后成倍创造出更多数额,带动整个金融领域的发展”,毕竟上缴准备金不仅不利于资金扩充也是银行本身所不愿意的。不过该制度却弥补了商业银行本身所存在的风险性,并且在广义上提高了它的流动性,也就是说虽然资金少了但风险性减少了。我国过度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充分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存在风险,国家对金融机构不够信任,需要长期的发展来改变这种局面。

2.健全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第一,应该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法》,区分好监管职能,强化《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证银监会能够充分行使监督职能,让央行专心于对货币政策的管理,为存款准备金制度提供一个更良好的环境,使得其实行得以落实。第二,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央行内部高层多方权衡下调整制定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独断性,无论最终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市场上经济主体都无法对其追究责任。所以银监会应对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防止垄断行使的盲目性,也要求央行官员不仅要考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利益,也要考虑社会居民的利益。第三,由于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使用的极其频繁,那么也应该建立一套机制对该制度进行合理的约束,让银监会对该制度的监督管理更顺利,看是否达到效果和标准。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论述,阐述了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使用情况,并指出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影响,分析了应对不利影响应该采取的对策,并得出了我国不应该过度依赖于存款准备金制度,而应该合理及时平衡地使用存款准备金制度才能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结论。在当今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不仅要注重外部的竞争和风险,同时还要加强自身内部的改革与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提高,各种金融机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商业银行也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将自身的经营发展模式与科技挂钩,而央行也应该对传统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

猜你喜欢

准备金准备金率存款
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
追回挪走的存款
成都推出研发准备金补助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基于獵opula函数的随机性准备金进展法
基于GPSJ1过程下的未决赔款准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