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2019-03-20王国桢
□王国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让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应运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观察与分析,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增加学生获得感的教学活动,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
如何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各高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此过程中虽然创新了一些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普遍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一)如何广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问题。从本质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求学校广泛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从而发现、思考社会问题并从理论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很多学校经常出现以点带面的问题,即仅仅有选择性地组织少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却以此作为全体学生的实践活动总结。
(二)如何解决全校学生实践活动经费来源问题。虽然相关文件规定了生均20元的经费保障,但是这对于全校范围内的学生来说,如果大规模组织学生开展外出社会实践活动,这点经费无疑是杯水车薪。基于活动经费的考量,这也是很多学校只愿组织少量学生外出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如何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并从中有所收获,以及对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如何进行评价的问题。现实是,人们往往以小范围的学生某种实践活动者为开展了实践教学的代表;同时,对于学生从中有何收获则并不顾及,也难以进行有效的评价以及进一步的引导。
二、项目化教学的界定及特点
项目化教学(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它要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载体,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机结合来开展教学活动。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作为一种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法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项目化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即是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向性。在此教学模式下通过要求学生完成事先设定的项目,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实践性。项目化教学模式是以项目为驱动的,通过设定项目,完成项目的活动过程,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须设定完成项目的分工、步骤,通过现实的观察、访问、思考,最终完成自己的项目作品。
(三)教学形式的开放性。与传统的教师课堂理论教学不同,项目化教学的教学形式是多样的。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其教学的时间、地点、方式都会因完成一定项目所需而各有不同,项目的小组成员为完成项目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论证相关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完成学习最佳的时间、地点、方式等,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四)教学对象的主体性和团队性。项目化教学非常注重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个人主体能动性与团队合作的精神。项目任务的设计既可以有通过个人行为完成的项目,也可以有必须通过团队分工协作才能完成的项目,每个学生要完成相关项目的要求,就必须主动参与其中,在团队合作中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这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个人兴趣能力的发挥与培养,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将学习变成展示和培养自己能力的过程。
三、项目化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在过去,项目化教学法主要被应用于工程教育、高职教育的专业技能教学活动之中,很少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很多学校教师满足于组织少部分学生开展一二次外出实践活动就算完成了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这么做,虽然也不能完全否定其实践意义,但是从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系统的实践教学的要求来说,其显然并不具备完整的教学意义。基于系统的开展实践教学的思考,自2013年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实践教学采用了项目化教学法进行了教改探索,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模式,现将主要的运用过程介绍如下。
(一)设定项目任务。“基础”课是一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着力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人生观、道德观、法治观的一门课程。因而,在设定项目任务时,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要求以及注重教育实效性的角度出发,对应教材体系对“基础”实践教学进行了模块划分,分别设定了:“思想信念”、“中华精神”、“人生价值”、“德性与社会”以及“法律与生活”等五个模块。对于不同的模块,根据其内在要求的不同,分别设定了不同的项目任务。这些项目任务,有的可以单人完成,有的必须小组完成,有的则可以任意选择。例如:在“思想信念”模块,结合大学新生在新的起点上需要尽快树立起人生的奋斗目标,为学生设定了每人阅读一本人物传记的项目任务。通过人物传记的阅读,了解名人的人生轨迹,希望学生从中得到一定的人生启发,同时也尽快树立起自身的人生目标。而在“中华精神”模块,由于遵义市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遵义会址、红军烈士陵园、娄山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往往是初来遵义市人群的必游之地。将其作为一个项目任务,要求学生要收集资料、图片写出参观的体会,让学生自由结伴带着任务去参观,无疑会更进一步的加深红色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在“人生价值”模块,一方面针对全国大学校园学生偶有基于各种原因轻生的现象,另一方面针对医科大学的学生,为从入学之初就培养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对病人的真诚关爱,设立了“珍爱生命”的项目任务,要求学生在节假、课余时间自由结伴到医院门诊、住院部,对就诊、住院病人进行观察、攀谈,了解病人的疾苦,利用人人皆有的“侧隐之心”,将“善”的种子潜移默化植入学生的内心。对于“道德与社会”、“法律与生活”两模块,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担当。为此,结合这两个模块的内容,要求学生要关注身边和社会正在发生的事件,为学生提供了可供他们选择的社会实践调查项目;此外,如果学生另有感兴趣的问题也可在经由任课教师的批准后自行拟定社会实践调查项目。对于此模块所设的项目任务,要求学生必须以小组团队的方式去完成,确保每一个小组成员都亲身参加项目任务,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制定计划。原则上所有学生都要对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制定计划。个人完成的要制定个人完成计划,明确完成项目任务的具体时间。小组完成的要以自由组合方式组成5~6人的学习小组,并推选出小组长负责成员的召集。小组成员要一起讨论社会调查项目的选题,要对具体完成的步骤、问卷的设计与发放、调查数据的统计、调查报告的撰写和汇报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三)实施计划。根据项目任务的不同要求,学生们或个人独自完成相关项目,或按小组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定多方收集资料共同设计调查问卷,并按要求进行发放。要完成这些调查问卷,学生们需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同学关系、朋友关系、老乡关系,通过实地现场调查问卷或网络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相关的调查数据,经过整理分析最终写出小组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遇到的问题既可以用自身的能力去解决,也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
(四)检查评估。对于不同的项目任务,采用了不同的检查评估方式。其中,对只需个人单独完成的项目任务如读书笔记、参观心得及其相关资料,要求每个专业班级的学生统一装订交由任课教师批阅记录即可。对于必须由小组完成的项目任务,则要求除分组装订调查报告及其相关材料之外,还要求他们制作PPT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汇报,接受同学们的提问;对于汇报中一些突出的问题教师在小组汇报后及时进行必要的点评,既进行解惑又进行及时的引导。对于小组项目的检查评估,分为书面评阅与课堂汇报评分两种评估方式,其中课堂汇报评分由各小组选派评分代表与教师一起对汇报小组的汇报进行评分,师生的评分各占一定的比重。对于学生完成项目化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学院还设置了奖项,对学生进行精神以及适当的物质奖励。
(五)归档或应用。学生完成的项目任务在师生共同评估之后,原则上要归纳存档,任课教师对主管的专业班级的项目完成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总结,以进行一步完善来年的项目化教学。此外,对于与学生的学习及校园管理密切相关的优秀小组调查报告,在要求学生进行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支持学生向学校相关部门递交调查报告,为相关部门完善管理工作提供第一手现实材料。
四、结语
总之,经过几年的项目化教学实践,发现项目化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有着明显的教学优势,一方面它解决了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经费限制、外出安全风险等问题,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就完成了项目任务;另一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归纳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