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构建与实现

2019-03-20王东鸣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生活化政治思想

□王东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要求教师能够在生活中提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此同时,教师需要使用生活化的语言与方式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呈现,从而促使大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更好的认知与内化。通过实现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能够更有兴趣、更具效率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以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不足的表现

(一)教育目标不合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中,舍己为人是一种美好品质,值得宣扬,然而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生首先需要学会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技能,要能够处理好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然而,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设定教育目标的时候,却忽略了帮助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这一关键步骤,因此,在教育大学生要舍己为人时,欠缺说服力,大学生对于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认可,因此,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另外,高校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并没有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教学任务,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也多数是通过说教和灌输的方式,而学生却对这种教育感到厌烦,更不愿意配合,因此,教学目标并不容易实现。此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多数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集体主义的培养,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个体成长需求得不到满足,也就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反而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二)教育方法生硬,忽略了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描绘了一个完美的理想社会蓝图,然而,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会让学生失去信心。另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数是以生硬的灌输为主,既不像科学类的知识那样有一定的逻辑性,可以通过理解来加深记忆,而且又缺乏情感的融入,学生无法感同身受,只是一种抽象的思想理论,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学生所接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仅仅是一些教条式的规则,缺乏应用于生活实际的价值。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学生要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然而,学生接受教育与实际行动完全脱离,并不能真正发挥教育作用。

(三)教育内容枯燥,缺乏对学生的关爱。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教师按照教材上的知识进行复述,并未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第一,教学内容并未能形成贴合大学生生活实际的体系,教学内容的划分完全按照教学课时、课程的安排来进行,彼此之间联系薄弱,难以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教育。第二,教育内容的重点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标注历年考试中容易出现的知识点,目的只是让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取得更高的分数,却忽略了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偏离了最初的教育目的。第三,教学内容并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多数是要求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却忽略了帮助学生提升适应社会能力这一重要的方面。因此,当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想要寻找答案的时候,教师却不能灵活地运用教学知识帮助学生,使得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信心,认为学习这些知识没什么用处,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师生关系疏远,缺乏良好沟通。目前,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往往是将相关知识传递给学生,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除了教材上的知识之外,学生和教师之间很少进行沟通。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只是负责教授知识,却很少主动了解学生的情况,没有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并不清楚学生的内心情感需求。而学生遇到问题,也不愿意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导致了师生之间的隔阂较大。学生认为教师传授的知识没有意义,不愿意积极地学习,对教师怀有排斥心理,甚至故意与教师发生冲突,而教师则认为学生叛逆心重,不服管教,双方难以互相理解,也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更为困难。

(五)教育活动单一,未能体现在大学生生活中。随着教育的改革,高校教育逐渐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逐渐地增加了教学活动,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开始运用教学活动的形式,然而,由于缺乏经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依旧比较单一,大多数是演讲、知识竞赛等固定的模式,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依旧不够密切。而学生不但没有得到更为贴合生活实际的教学,而且还要在完成原有的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参与这些教学活动。单一的教学活动,不但未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反而占用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学生依旧感受不到思想政治教育与自身生活实际的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产生更大的质疑,给教学活动带来了负面的效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渠道

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从理念、行为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进行优化,从而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贴近大学生生活,进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形成“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教育理念。

1.要意识到关心学生的重要性。高校应当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就是要关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要通过思想教育来说服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思想,才能够真正在生活中帮助学生,并且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关爱学生的美好品质来影响学生。另外,对学生的关心,也要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关爱学生的思想成长,不只能够拉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落实“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让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并非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在实践中进行落实。一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学生也已经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因此,必须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同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教育基础的不同,其个性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统一思想的人,而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美好的思想品质。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保留学生的差异性,才能让学生感受自己被重视。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细节中体现生活化。

1.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目标的设立,第一,应当贴近于现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希望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思想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才,但同时,社会中不乏负面的案例,在进行教育的时候,不应当对这些消极的信息视而不见,而是应当以此为戒,帮助学生寻找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可靠办法。第二,目标的设立应当保持先进性和广泛性。先进的教育目标,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理想追求,同时,广泛性的目标,又能够贴近于生活实际,让大学生都能够通过努力而实现目标。第三,目标的设立还应当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思想与情感一直是密不可分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感情的支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将情感培养融入进来,以增进情感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2.采用高效率的教育方法。从以往的教育实践经验来看,单一的理论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切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应当优化教育方法。一是要优化理论教学手段,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二是要重视“学”的重要意义,凸显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三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来说,生活实际中从具体问题出发,能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当灵活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挖掘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重点并不在于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怎样的教学,而是在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需要以什么样的内容帮助其解决问题。因此,教育内容的设置,应当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凝练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将其整合为更贴合大学生生活的教育内容,让思想教育更具有实用性意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掌握处理人际关系、未来毕业就业的技巧,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真正为学生服务。

4.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在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强调个体服从于集体,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体的发展,但是却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现代社会强调发挥自我个性,凸显自我价值。因此,传统的教育思想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应当充分尊重不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并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受益。

(三)拉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1.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沟通交流,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是要将良好的沟通交流作为重要的手段。通过交流,教师才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交流,学生才能理解教师的工作,才能愿意积极主动地接受相关知识,将自己的想法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了解自身成长需求。因此,教师和学生应当进行积极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实现情感上的认同。

2.加强大学生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以及平时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自身为榜样,让学生从情感上认同自己,接受自己,才能够拉进与学生的距离,从而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面对未来就业等难题,因此思想情感方面的压力比较大,所以,教师就必须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在情感方面多关心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3.学生要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是一个双向的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学生也应当积极地回应教师,提高与教师沟通的主动性。教师和学生一样,也需要认同与关怀,学生能积极回应教师的关心,教师才能够觉得自己的教育工作有意义,才能更有信心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双方加强沟通交流,才能够真正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让师生关系更为密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四)开展多样化的教育生活化活动。

1.建立教育实践活动体系。高校应当积极举办多样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完整的活动体系,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并且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总结生活经验。另外,还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自身对他人的关怀,推己及人,实现自身的价值,体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义,真切感受思想政治教育对自身成长的帮助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当丰富实践活动的形式,除了平时校园和社会活动之外,还可以积极组织网络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

2.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离不开彼此之间的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引导大学生去用心体会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并且主动地去关心他人,让大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关心相互影响、相互感染。通过生活实际,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不只能够让大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也让学生有机会将知识转化为生活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创造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环境。

1.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大学生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在生活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力最大,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应当投入更多的经费,加强校园各种基础设施、图书馆、教学场地等方面的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虽然大学生进入校园后,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明显减少,但家庭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因此,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学生家长应当规范自身行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家长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除此之外,家长还应当积极地与学校进行交流沟通,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同为培养大学生优秀素质而努力。

3.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网络技术在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上的消极思想、负面社会事件,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要净化网络环境,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信息,从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保护好大学生,帮助大学生保持良好的思想品质。

4.营造积极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逐渐增多,未来毕业后也要进入社会工作、生活,因此,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必须营造积极的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以整个社会的力量,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虽然目前的教育工作与大学生生活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只要掌握优化教育的方法,就能够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注重教育细节、改善师生关系、丰富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环境等手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效率,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实践当中,进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实力,促使大学生成长为新时代社会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将来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生活化政治思想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