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农村人才培训的背景、问题与对策
——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

2019-03-20胥秀文陈淼玲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互联网+电商

□屈 晶 胥秀文 姜 庆 陈淼玲

一、开展“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的时代背景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引擎,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业态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下发的4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

同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契入点,农村电子商务的建立与发展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下发的78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到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推动农民创业就业、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带动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将“互联网+”技术与农村电子商务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对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竞争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加大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2016年农业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在主要任务中的第七点专门提到“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要求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带动农业市场化,倒逼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规模化,提升农业品牌化,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推动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农业相关优质产品和服务上网销售,大力培育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业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和品牌。

二、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的现实困境

(一)培训对象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农村电子商务的开展需要农民积极参与其中,是培训的主要对象,由于农村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导致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中老年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思维方式禁锢,对新技术、新思维、新理念接受较慢,需要接受系统性的长期教育培训。

(二)培训对象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较差。在培训过程当中发现,大部分参与培训的农民群众其计算机水平都相当薄弱,有的甚至连简单的打字等计算机基础操作都不会。而电子商务的开展很大一部分需要依靠计算机操作,如软文的编写需要计算机打字录入,图片需要使用修图软件调整并上传到网站,电商平台后台需要熟练快速完成计算机基本操作等。这就造成在培训网店建设、商品图片拍摄处理、网店客服后台操作等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技能前,必须要花较长时间介绍计算机基础技能,否则会造成被培训对象跟不上、学不懂的情况,从而极大削弱了农民群众参与到农村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兴趣与自信心。

(三)硬件设施对培训开展的限制。项目组在农村进行电子商务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农户家中没有配备计算机、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没有智能手机等相关硬件设备,有的农户家中未开通网络服务。在当地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时,尽管得到了当地乡镇政府的欢迎与支持,为开展培训提供场地及投影播放设备,但没有办法提供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让农民边听培训课程边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从培训反馈回的信息可以看到,农民群众反映的“听的懂,做不来”,或者“课堂上感觉听懂了学会了,可回家却忘了”这些情况比较突出。这是由于硬件设备的缺失,造成在理论学习后不能及时开展上机操作培训,限制了培训开展的完整性。

(四)软件环境对培训效果的影响。在电子商务培训过程中,必定会涉及网络电商平台的操作学习,比如淘宝网店、微商店铺、唯微信公众号的开设、商品上传、店铺打理、软文撰写上传等一系列操作。但要开设这些店铺或营销公众号首先要提交申请甚至交费,电商平台会进行严格审核,一般需要几天时间才能通过。由于前面所提到的大部分农民群众计算机操作基础较差,这更是造成短期培训时审核通过所需的时间差,让参与培训的人员往往只能先听理论课,不能在培训课堂上同步开设、完善、维护自己店铺或公众号,不能边听边练,缺乏老师手把手地指导,使得学习不够扎实不够深入,缺乏实战性,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五)培训后的农村电子商务成长过程缓慢。目前在农村开展的电子商务培训中,由于受到时间、精力、资金、场地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大部分培训为短期培训,培训后基本依靠学员自己摸索来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由于实际操作不熟练,缺乏与实战经验,同时当前电子商务营销推广宣传成本较高,另外农村面临物流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民很难顺利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或是开展后短期内难盈利等情况,这极大影响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实地调研中,尽管有60%以上的学员在培训后信心满满试着开展或参与到了农村电子商务活动中,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回访发现,其中这大部分人员表示由于收入低、没技术、没精力、场地限制等原因逐渐退出,只剩33%左右的人还在坚持。这造成了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成果转化率不高,培训容易而成长壮大困难的尴尬局面。

三、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效果提升策略探索

(一)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与配合扶持。农民群众的天性质朴,信赖政府的领导。必须借助政府强大的公信力与号召力,由当地政府主动对接互联网企业,结合“互联网+”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活动,才能更有效地带领当地农民群众搭上“互联网+”这辆“顺风车”走上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1.积极宣传,落实相关优惠政策。自2015年起国家、各部委及省市出台了大量有关“互联网+”及农村电子商务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地方上还出台了一些配套的财政政策与土地政策。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做好宣传工作,及时组织农民群众学习理解相关政策精神,积极营造良好的电商发展氛围,指导农民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活动。

2.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电子商务专业性较强,需要成立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的专项工作组,认真开展前期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本土农村电子商务总体布局与宏观规划,制定相关实施方案与阶段性工作计划,突出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同时,为了电商项目的顺利开展,还要发挥协调作用,调动其他相关部门参与其中做好配合工作,切实做到相关利好政策能落实到位。

3.加大监管,做好统计分析。近年来各种新兴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子商务领域各种新技术、新模式也随之出现。为了配合当前不断推陈出新的电商发展步伐,相关部门应逐步建立完善的统计分析制度,定期收集相关数据,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从而指导相关政策的调整与完善,避免盲从走弯路,统筹规划摸索出一套更符合本地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方案。

(二)联合本地高等院校等教育机构整合资源开展培训。

1.聘请高校师资力量参与培训。目前,农村电子商务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缺乏电子商务相关的专业人才。很多培训机构针对这一情况,专门组织人员来到农村开展盈利性质的电子商务培训。这些培训机构鱼龙混杂,聘请的教学人员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很难保证培训效果。另外,有部分地方高薪从外地聘请电商专家来当地授课,但一般来讲,这些外地教师时间有限,很难在讲授完成后再作停留开展后续指导,导致培训仅停留于理论表面,常常带来培训不够深入、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聘请本地的高校教师加入到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的师资队伍中来,一是可以保证培训队伍的师资水平,同时也可以降低相关的费用;二是本地教师对当地实际情况、政策更为了解,讲授的内容也更贴近当地的实情、更为实用;三是本地师资队伍在课程讲授结束后,还可进行后续实际操作指导,甚至根据需要还能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指导,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2.借用高校硬件设施开展实际操作培训。技术架构是电子商务开展的基础,涉及到网店的申请与开设、网店的装修、商品的拍摄、图片的处理与制作、网站设计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如果纯讲理论会显得枯燥乏味,需要边讲边让学员跟着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而一般培训的场地多为普通多媒体教室,这就对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借用当地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机房、仿真实验室等硬件设施来开展这方面的相关培训,学员在学习后能马上开展操作练习,对培训学习效果会有极大的巩固与促进。

(三)开发模拟软件资源增强培训实战性。目前,不论是电脑端如淘宝店铺的开设,还是移动端微信店铺的创建,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申请或相应的运营资质,这就导致在培训中,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资质审核这个阶段。另外,有的学员因为没有相关资质或资质正在办理中而导致店铺无法开设,这就导致后续的店铺运营这一重要阶段无法在培训阶段开展实际操作练习,而这一阶段又是电子商务中的核心环节。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可以联合本地高校计算机软件方面的专家开发、或直接从软件公司购买相应的电子商务模拟软件,这样在培训时既可节省审核时间,又可避免因资质问题而无法开店的问题,让学员可以在模拟软件中完成开设店铺、货品上架、店铺运营、客服管理等一系列的具体操作,对电子商务整个流程的开展积累下初步的实战经验。

(四)加强培训的系统性与持续性。通过项目开展期间的实地走访与调查,发现很多在农村当地开展的电子商务培训活动时间一般都很短,而且培训内容往往比较单一。经过这短短一次两次的电子商务培训,往往只能让学员对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大致了解,仅能达到入门的效果。但电子商务的开展需要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网络营销方面的知识以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涉及到学科的交叉与综合运用。而要对以上大量内容开展培训讲授,就需要制定科学的、系统性的综合培训方案,而且整套方案的实施也需要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这样才能保证培训后学员能对整个电子商务的运作流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能谈得上动手去操作,而不是仅停留在理论的阶段。

(五)提升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1.针对性开展培训。不少电子商务培训机构都制定了相关的培训方案,用这一套方案在各地开展培训。虽然基础知识是通用的,但由于讲授时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很难在培训时引起学员共鸣,不利于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在培训开展前,需要对培训开展针对性的筹划。一是要对培训对象进行深入了解,可提前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电子商务的实际发展水平与特点,设定难度深浅适宜的培训方案。二是在第一阶段的培训结束后,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在电子商务开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具体问题,根据这些共性的问题再次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三是开展后期实地考察,了解不同人群开展电子商务遇到的困难,针对这些单独的特例再开展定点培训。

2.培训内容应与时俱进。随着O2O模式的广泛应用与移动电商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培训内容仅介绍传统的B2C、C2C模式如淘宝开店等内容,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这就需要培训教师要实时关注当前电商发展状态,不断学习最前沿的电商知识,从而对培训内容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增加最新最热门的电子商务知识的讲解,比如增加微店的开设、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等社交电商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另外,随着2019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的颁布与实施,整个电子商务行业面临着一次大规模的整顿与规范,这意味着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就无法正常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因此,在培训内容中应加入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国家地方的相关政策介绍,保证电子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六)对培训效果开展评价调查。在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一般会直接离开,学员的学习情况、培训的效果到底如何无从可知,这不利于对今后培训方案进行及时地总结与调整。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评价体系,是目前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培训结束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出题考核等方式,对学员的理论知识学习情况开展测评,初步了解培训效果。另外,对培训后学员具体开店率、交易额等进行追踪调查,这是对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的测评。这样,可以对培训效果进行一个综合评估,对今后培训的有效开展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

四、结语

当前国家对农村电商的发展在政策层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比如国家鼓励电商、物流、金融、快递、邮政等行业下沉,参与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培训、指导、技术支持等专业帮扶。在商务部和财政部出台的系列政策中,中央拿出20亿扶持农村电商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用于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各省市也纷纷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大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相关培训。在这一背景下,尽管对农村电商提供培训的力度加强,但与之相关的创业培训内容、学习方式、考核标准等细则措施缺乏统一标准,容易出现劣质培训滥竽充数或运动式培训等情况。如何将农村电商培训与创业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整体化模式,切实提升农村电商培训的效果,提高培训后成功创业的转化率,避免造成资源浪费,这将是今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的重要思考方向。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互联网+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