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9-03-20张晓程刘明鲁赵艳茹李俊建
□张晓程 刘明鲁 赵艳茹 李俊建
汉中市位于陕西南部,具有悠久的养蚕历史。20世纪90年代,蚕桑产业作为汉中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汉中市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曾经是陕南优质蚕茧基地之一,深受江浙一带的缫丝企业青睐。近年来,汉中市蚕桑产业下滑较快,发展不均衡。在调查分析研判过去发展经验和存在问题同时,理清蚕桑发展思路,推动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一、汉中市蚕桑产业现状
2018年底,汉中市的桑园面积6,000hm2(9万亩),主要分布在勉县、汉台、镇巴、西乡、城固、略阳6个县(区),饲养蚕种1.7万张,年蚕茧产量765t。同比2014年全市桑园面积7866.7hm2(11.8万亩)下降24%、年饲养蚕种24,550张下降31%、蚕茧总产量1,055t下降27%。养蚕户8,200余户同比2014年养蚕农户1万余户减少28%。全市现有缫丝企业4家,桑叶茶生产企业4家,蚕桑专业合作社20余个。
二、汉中市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蚕桑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仍然较低。汉中市蚕桑生产以农户分散饲养,蚕茧集中销售为主。汉中市各县区基本还是以小蚕集中共育,大蚕分户饲养为主。养蚕大户养蚕规模都在100张以内。县区饲养量都没有达到1万张蚕种。近年来,由于蚕桑比较效益下降,养蚕户急俱减少,蚕桑产业发展形势十分严峻。桑园面积分散不集中,个户毁桑严重,易造成周边农户看样学样,造成桑园面积萎缩严重,弃桑、不管理桑园现象严重。产业规模减少,产业基地没有形成,蚕桑比较效益偏低,无法抵御市场风险,制约着蚕桑产业化发展进程。
(二)蚕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综合开发能力有限。汉中市蚕桑产业发展时间短,经历波折大。在蚕桑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等方面发展滞后,产业链开发及应用还维持在初级阶段,蚕农以养蚕出售蚕茧为主,对桑树资源开发及蚕桑副产物资源综合利用上只是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对桑枝食用菌、蛾公酒、桑果系列产品开发等很多方面都从未开展过,在产业开发利用和规模效益上仍需要有待提高。汉中蚕桑产业发展专业人才短缺、蚕桑队伍建设和技术贮备与东部沿海传统优势蚕桑基地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三)蚕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移民搬迁,致使桑园大面积闲置撂荒;养蚕比较效益下降,年轻的劳动力紧缺;户均养蚕量减少,户营规模效益偏低;养蚕小户退出较快,职业蚕农培育进程缓慢;蚕茧市场价格波动大,影响蚕农发展积极性;鲜茧流通市场监管不力,蚕农质量意识淡化,方格簇应用量递减,鲜茧上茧率大幅下降;茧贩子活动猖獗,售收毛脚茧行为严重;丝绸企业的产业龙头主体意识淡漠,蚕桑产业没有建立市场化运行模式和利益共同体,良性循环发展缺乏内生动力;行政主管部门对蚕桑产业不够重视,缺乏组织引导;蚕桑技术队伍后继无人,养蚕农户新生队伍不足等制约着蚕桑产业的发展。
(四)蚕桑龙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汉中市蚕桑产业龙头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设备落后,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技术更新慢,产业链条相对较短,在丝绸深加工以及桑蚕茧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力量薄弱,在茧丝绸行业没有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与品牌,缺乏创新型人才,产品不具核心竞争力。与经济发达省市的企业在原料生产、初深加工能力、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市场风险抵抗力等方面比较仍有很大的差距。蚕桑产业发展面临具大的竞争压力。
三、汉中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结合扶贫攻坚,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充分结合扶贫攻坚工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支持茧丝绸营销网络和品牌建设、技术设备升级改造、节能减排等重点建设;积极引导保险机构为茧丝绸行业发展提供保险服务;结合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工程和中省茧丝绸项目巩固蚕桑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营造有利于茧丝绸行业招商引资的政策环境,鼓励引导当地龙头企业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牢牢把握机遇和挑战,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引进资金和技术不断壮大企业。形成高端、低碳的生态发展体系,走出一条具有汉中特色的新型茧丝绸工业化发展之路。
(二)让科技引领行业发展,不断提升行业科技含量。大力推进新型装备的改造与研发,加快蚕种自控催青设备、桑树伐条机、蚕室温湿度调节自控设备、省力节本养蚕设备、热风循环烘茧等先进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缫丝污水深度净化循环利用技术和数字化智能缫丝设备的推广应用,淘汰落后技术与装备,全面推进茧丝绸行业的节能减排。充分发挥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理工学院、汉中市农科所的能动性,大力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重点突破果桑、绿化桑、桑椹系列产品、雄蛾酒、家蚕及生丝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及应用等前瞻性研究,扎实推进桑树萎缩病、褐斑病、菌核病、家蚕微粒子病、脓病、僵病等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推广,鼓励企业创建技术研发中心,支持研发机构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茧丝绸产业。
(三)狠抓技术培训与科技入户指导,加强茧丝绸人才引进培养与梯队建设。坚持科技下乡,开展多种形式的蚕桑技术培训。围绕建立蚕桑示范园区和蚕桑示范基地,成立蚕桑专业合作社和蚕桑家庭农场,通过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对有养蚕基础的农户进行培训,开展蚕桑规模化、集中化、产业化生产。由此带动周边的养蚕户逐步恢复蚕桑生产。逐步在各个县区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开展小蚕集中供养,大蚕工厂化饲养,多批次循环饲养。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降低劳动力工作强度,提高经济效益。另外,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提高。要逐步形成蚕桑技术人员与园区、合作社、家庭农场、蚕农“手拉手教、人对人帮、户联户带、专家指导、典型引导、蚕农互动”的新型蚕农培训模式,培育出标准示范的园区、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养蚕人。培训围绕实用性、操作性,培训内容形象直观,浅显易懂,提高蚕农学习兴趣和培训效果。重点做好产品开发、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推广三类人才的培养,形成一支推进茧丝绸行业技术不断进步,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操作技术精益求精的中坚力量。尤其要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推动相关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对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蚕桑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提升。
(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汉中丝绸”名片。围绕汉中现有茧丝绸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做好宣传和推介;扶持企业参加省内外综合性交易会和专业展会;引导企业做好商标注册,加大自主品牌保护力度;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选择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跟踪培育,尽快形成一批自主知名品牌,提升汉中丝绸文化的价值和品位,增厚汉中丝绸文化底蕴;将成功申遗的张骞墓与丝绸品牌建设有机融合,借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契机打造汉中丝绸古典文化,将“张骞”、“唐御锦”等营销企业品牌和“康美馨”、“百盛”等一批蚕丝被及保健品品牌做大、做强、叫响,树立汉中丝绸形象,扩大汉中丝绸品牌影响力。同时,支持和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争取国家“高档丝绸标志”的认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建设蚕桑丝绸文化创意园区,弘扬汉中丝绸文化。
(五)加快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茧丝绸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和绿色加工等技术的研究推广,以蚕桑产业发展为目标,发挥茧丝绸行业的优越性,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汉中生态桑产业,加强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理工学院与企业间的合作对接,培育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强生态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推动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充分利用和开发如丝素粉、全蚕粉、蚕蛹、桑叶等资源的加工增值,提高茧丝绸行业的综合效益,使汉中茧丝绸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六)发展蚕桑专业化经济组织,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始终以农民的利益为主,建立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建立蚕桑标准示范基地,培养专业技术职业农民,指导蚕农进行优质蚕茧生产技术,提高蚕茧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开展蚕桑产业化生产,以公司(蚕桑专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延长产业链条。茧丝绸企业可以直接从事鲜茧收购,提高蚕茧质量,增加蚕农收入,稳定蚕桑产业发展。
(七)结合科技签约工作开展,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加强科技签约工作全面开展,建立完善科技签约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科技签约工作,完善蚕桑科技服务信息,提高服务质量。全面为行业提供产品供求、市场价格、技术设备、市场营销以及人才交流等信息服务;依托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理工学院等科研机构,发挥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推广等技术创新支撑优势,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有效方式,加大行业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加强行业统计、监测、分析、预警和调控,综合运用证照管理、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行业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