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以“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为例

2019-03-20曲瑛德李珊胡云杨海岩

中国农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国农业大学育人教育

曲瑛德,李珊,胡云,杨海岩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193)

实践育人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科学教育理念,也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呈现更多元的层次与结构,其中,实践育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及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环节[1],其科学、系统的模式构建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近年来,诸多高校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牵头实施的“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为其中典型案例,其立足时代新格局与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农科院校学科特色与师生专业特长,尝试构建将实践育人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长效机制,以实现教书育人“第一课堂”与实践育人“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与融合。

本研究将在对实践育人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理论模型,并结合“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分析其实践育人的模式创新,最后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一、 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与科学内涵

实践育人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论在教育领域的演化,其本质是基于实践观点的一种教育理念。国内学界普遍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为“实践育人”理念的哲学根源,它突破康德实践哲学只讲“善良意志”的局限[2],指出实践是人们为满足一定需要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3]。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也从教育学视角提出,只有克服体力与智力的分离,实现二者充分发展与完整结合,才能获得个体的全面发展。由此进一步论证劳动育人,或可说实践育人是培养“完备”学生的必要途径。

习近平的青年实践育人观是基于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与青年学生的多次回信、座谈及系列讲话中,他集中论述了实践对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其一,强调个体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习近平提出当代青年是“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全过程参与者[4],要“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5]其二,重视理论与实践育人的结合,指出“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6],“摸石头过河”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其三,坚持马克思主义问题导向的基本思想,认为学到的知识最终要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增长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在实践中回应时代诉求,解决现实中重大而紧迫的问题[7],这也是实践的最终目的与归宿。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包括社会实践教育在内的各环节。

杜威和陶行知对教育本质的论述,又从教育学视角为实践育人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为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论断,认为最好的教育源自生活,源自经验改造,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并基于此提出“做中学”的教学论点。杜威将教育与生活二者合一,但在其思想中,生活只是“当下的生活”,他将生活的过程视为教育,却忽视教育对未来生活的准备与意义。陶行知在将杜威理论引入中国的同时进一步超越,形成颇具中国特色的“生活即教育”理论,他主张以生活为教育素材,以生活需要指引教育[8],强调教育产生于生活,又最终归于改造生活。在教学中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将“做”视为教与学的中心,可谓在实践中教学育人。

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此后,系列政策强调要注重大学生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并要求高校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新时代新格局下,实践育人既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育人观的科学教育理念,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大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9],又是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不应被狭义界定为一次教学方法的革新或教学场所的转移,而需要从育人目标、实践形式、平台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融通性的科学设计。

二、 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理论构建

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有效推进亟需长远布局、系统化思考与顶层设计。研究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习近平青年实践育人观的理解,以及从教育学角度对杜威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认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及学科专业特色,对高校实践育人的育人目标、实践形式、平台建设、组织保障等多维度进行融通性设计,由此,构建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理论模型(如图1)。

在理论模型中,首先,育人目标作为教育目的的具体化表征,是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依据教育目的本位论在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划分,高校实践育人活动应同时兼顾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与社会发展的外在需要[10]。由此,从个体本位出发,高校意在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学生专业理论认知,培养综合素质能力,树立家国意识与正确价值观,达到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目标。从社会本位出发,基于学生个体道德修养、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高校以实践形式开展的人才培养有助于提高人才质量,进而发挥学校的外部功能,达到为社会建设与发展输送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的目标。

图1 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理论模型

其次,在实践形式方面,根据已有研究及高校模式的实践,按内容、标准等不同方式划分,实践育人活动可包括爱国践履、课程实习、教学实践、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军事训练等多种形式[11]。其总体特征表现为以实践行动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外参与与自身健康成长与发展相关的各种活动。在本研究中,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五项职能以及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目标导向为依据划分为六种主要实践形式:教育教学导向型实践、科学研究导向型实践、社会服务导向型实践、文化传承导向型实践、国际交流导向型实践和就业创业导向型实践。六种形式各有侧重,并在具体实践场景中以多元化方式综合呈现。

最后,在基础性保障方面,平台建设和组织保障是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石。为配合实践育人目标,一方面,平台建设围绕学生中心,以学校力量为发起者,以政府力量为支持者,以社会力量为合作者,由不同的优势资源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与活动开展提供支撑,进行充分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合作,形成实践育人“三位一体”的协同体系;另一方面,组织保障层面以人员、经费、基地设施等为核心要素,强化组织保障建设,通过优化队伍结构、多渠道筹资、加强基地建设等方式,稳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长效性与可持续性。

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理论模型中存在两条重要的逻辑关系:其一,高校实践教育的育人目标将始终贯穿育人机制的系统设计,以此为起点,决定实践的具体形式和基础性建设;其二,由平台建设和组织保障为基础,进而配合采取多元实践形式,实现高校个体与社会本位的实践育人目标。由此,也最终形成了高校实践育人的系统化、动态螺旋上升的长效运作机制。

三、 “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的实践模式创新

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致力于加强对理论探索的实践应用,积极开拓高校实践育人的实现路径,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桥梁。2016年,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牵头发起的“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以下简称联合实践行动),正是高校实践育人模式在理论与应用双方面创新的典型案例(如图2)。

图2 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的总体架构

联合实践行动的总体架构是对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理论模型的拓展与延伸。在综合国家政策、校际合作及学校特质的实施背景下,农科院校一方面依托与政府部门和中国扶贫基金会、黑土麦田等社会组织的合作,建构学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合作平台;另一方面,在实践队伍质量与结构、经费筹措、校地共建基地等方面加强组织保障力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导向型实践的综合实施,在校外特别是贫困乡村,通过帮学支教、支农增收、入户调研;在校内通过实践前培训与实践后的撰著、研讨等多元化实践形式与路径,最终实现联合实践行动在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两个层面的育人目标。

(一) 实施背景与目标

联合实践行动的实施背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在宏观政策方面,为达成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国家相继召开系列会议,出台系列政策文件,聚焦脱贫攻坚工程,助力精准扶贫,并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为涉农高校立足学科特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一懂两爱”人才指明方向。其二,在校际合作方面,中国农业大学历来与各农科类院校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2015年10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倡议下,全国50余家农学院成立“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以高等院校联盟形式聚集智慧与技术力量,首项任务即聚焦全国贫困县脱贫摘帽、助力扶贫攻坚,为联合实践行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其三,在学校特质方面,扶贫必扶智,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及农科院校的领军者,既具备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凝集人才、智慧与科技的特色与优势,又承担培养“一懂两爱”人才、促进“三农”发展、助力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责任。

在此背景下,2016年5月,以联盟为基础的“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 正式启动,全国43所涉农高校参与其中。联合实践行动将育人目标界定为三个层次。在微观层面,为农科学子提供植根乡土耕作与农村发展的直观体验,拓展知识与技能的实践维度,开阔视野、培养品性、磨砺意志、锻炼能力。在中观层面,是院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大胆尝试与锐意革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搭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平台。在宏观层面,是鼓励走进社会、深入农村的大学生教育济民、支农报国的重要举措,该行动将贯穿“十三五”计划,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一懂两爱”情怀的优质人才队伍,全面推动国家脱贫攻坚工程的实施,以“精准扶贫”思想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二) 平台建设:“三位一体”的协同合作

联合实践行动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依据“学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体系,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搭建实践平台。农科院校作为农业知识和技术的汇聚体,提供人才和技术资源;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倾斜、相关部门协助联系等形式提供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包括企业、公益组织、校友等广泛群体,提供财力与智慧等多元支持。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在三年间的联合实践行动中,与多个实践地的地方政府、中国扶贫基金会、黑土麦田公益组织等建立长期合作,具体以基地化和项目化两种平台运作模式实现。

基地化平台的运作模式主要依托校地合作。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深度化的合作模式。一方面学校派遣首批15名“精准扶贫专项”的专业学位硕士在该县参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同时接转这些学生的党团组织关系,形成功能性党团支部,探索新的校地党建和团建合作模式。另一方面,双方商定共同建设中国农业大学灵丘教授工作站、举办“车河有机农业论坛”、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等。系列共建有效整合了高校人力、人才、技术资源与当地土地、环境资源,实现高校实践育人和农村农业发展的需求对接,立德树人与国家重大战略的结合,为山西灵丘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项目化平台运作主要依托学校与社会组织机构的合作。联合实践行动中,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启动“圆梦自强”贫困高中生资助计划、“顶梁柱”医疗救助项目,在农业技术支持之外,通过教育和医疗扶贫的方式,为当地贫困家庭带来扶助。此外,由于与黑土麦田产业扶贫宗旨的不谋而合,农学院与该公益组织取得联系,并建立多方位的长期合作,黑土麦田将相关项目村对联合实践行动的成员单位开放,让更多学生深入产业扶贫第一线,学习扶贫新方法、新模式与新思路,并加强学生与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成员的交流学习,促进学生们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三) 组织保障:“人财地”的全方位支撑

联合实践行动在组织保障方面主要在聚焦队伍建设、经费筹措及基地建设三个方面,提供“人财地”的全方位支撑。

在联合实践行动的队伍建设方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有两点重要创新举措。其一是充分依托“1-4-1”师生联动工作体系,该体系在学院横向构建的以“系-学科-中心”划分的教师支部、以“研究中心”划分的研究生支部和横跨年级的本科生支部基础上,纵向建立1个教工党支部联合4个研究生支部、1个本科生支部的联动体系。在联合实践行动中,每年由20余位专业教师带队,分别指导对应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形成以“教研本”三位一体为特征的实践团队。其二是遵循“三带原则”,即党建带团建,党支部带团支部,党员带团员。实践队伍以党支部为主要单位,更广泛包含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学骨干和普通学生群众,在党团组织的结构上全面辐射所有学生群体。进一步优化实践队伍结构,凸显朋辈教育在实践育人工作中的实效性。

在联合实践行动的经费筹措方面,联盟除获得政府部门的相关项目经费及各学校经费支持外,采取社会组织、校友、企业等多渠道经费筹措的方式保障实践行动的经济基础。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退休教授宋同明先生捐资50万设立“宋同明学生社会实践基金”,基金为期5年,用于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专项支持中国农大学子走进乡土乡村,助力农村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工作。这也是中国农大首次设立的以社会实践为用途的捐赠基金。

最后,在基地建设方面,2016年,联合实践行动的实践地共覆盖了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5个国家级贫困县的207个贫困村。2017年,实践地共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共计277个贫困村。2018年,实践地进一步扩大,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共计343个贫困村。全国各涉农院校三年内累计有800余支小队奔赴乡村参加实践,数万人次师生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中国农大与各实践地建立长期合作与联系,保障学校精准扶贫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工作能够长效、可持续运作。

(四) 实践形式:第一、二课堂的有效衔接

依据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理论模型,联合实践行动主要综合采用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导向型三种实践形式,在广泛的平台建设与扎实的组织保障基础上,立足农科院校的学科特色,搭建促进教书育人“第一课堂”与实践育人“第二课堂”有效衔接融合的桥梁。

在农科院校的“第一课堂”,学生通常通过教师讲授,系统学习关于作物育种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土壤学、气象学、饲料学、微生物与植物病原学、地质学等方面的知识。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专业理论学习,帮助学生迅速获得了对一个学科及其相关联领域知识的结构化认知,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迈出了“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后备力量的第一步。然而,最好的“第一课堂”也仅完成了认知领域的学习,对于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的教学目标,更需要延伸至“第二课堂”进一步强化、实现。这也是联合实践行动在形式上的突破与创新:在“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中,学生获得理论层面的知农业、知农村、知农民;在“第二课堂”的实际情境中,学生学会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和“三农”情怀的培植,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联合实践行动的实践形式也丰富多元。具体而言,联合实践行动在校外的实践主要包括帮学支教、支农增收和入户调研三个方面。首先,联合实践行动将教育扶贫视为扶贫脱贫,且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在帮学支教方面注重长效性与延续性,实践小队均依托党支部或团学组织等稳定的学生团体,一方面,制定长期结对帮学支教方案,采用实践中面对面帮扶、实践后线上交流等多元形式,与贫困家庭学生建立长期交流与联系;另一方面,通过为当地中小学捐赠科普图书建立图书角、捐资助学、发起留守儿童陪伴和成长项目等形式,改善贫困地学生教育环境与设施。此外,在支农增收方面,各实践小队在专业指导教师带领下,对选定帮扶的贫困户的家庭劳力、农业生产状态和收入等深入调研,通过推广“农天下”APP、改善种植技术、拓宽农产品销售途径等,实现“一村一户一策”。最后,联合实践行动依托由扶贫领域专家团队制订的农业调查问卷开展入户调研,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农村养老、住房保障、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数据收集与问题分析;并对贫困户、村支书等重点扶贫群体开展深度访谈,挖掘扶贫故事,形成文字记录。

校内的实践形式主要包括实践培训与撰著研讨两个方面。在实践前,中国农大基于与校友、黑土麦田、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开展实践技能与专业知识的系列培训,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举办“乡村振兴”系列讲座、开设“精准扶贫研究进展”系列课程,邀请黑土麦田创始人秦玥飞及创客团队做精准扶贫实践的经验分享与交流,选拔学生参加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组织的扶贫实践培训夏令营等。而在实践后,联盟学校注重总结实践经验,一方面由学生参与编纂,形成可广泛传播的书面材料,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走进乡土乡村,助力精准扶贫”系列丛书,其中《阡陌众行》《阡陌共语》已出版发行,《阡陌逐梦》正在组稿筹备;近两年,灵丘县上关村实践小队指导教师带领实践队员撰写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手册》《穿越2050的乡村振兴愿景》也已出版发行。此外,联盟于2017年11月3日在中国农业大学召开“助力精准扶贫 聚力乡村振兴”研讨会,联合实践行动参与院校的师生就实践经验、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助力精准扶贫、聚力乡村振兴、培养“一懂两爱”人才等问题展开研讨,全面推动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联合实践行动成为农科院校“第一课堂”理论学习在“第二课堂”中的重要延伸与补充,二者的有效衔接与有机结合,全面推动农科学子培养模式的创新,也为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领军者与卓越的实干家。

四、 联合实践行动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启示

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在2016—2018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全国大学生三下乡文件中,被列为各专项行动之首。综合而言,其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开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从理论架构到实践应用可总结为三点启示。

一是高校实践教育应聚焦学科特色与师生专业优势,寓教于实践,实现教育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向融合。以农科院校为例,组织开展服务“三农”、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育人工作,既是对学生在“第一课堂”所学农业知识的巩固与应用,为学生打开认识社会、了解农村、解决实际“三农”问题的窗口,又是植根社会发展实际、服务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的重要工作。此类结合学科特色与优势的实践主题选择,对高校全面发挥教育教学与社会服务功能,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达成实践育人在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层面的双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加强校际合作,多开展联盟性的实践行动,扩大实践辐射力度,促进实践队伍的联合互动。以“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为基础的联合实践行动,充分融合、汇聚不同地方院校的智慧、技术、人力与财力,形成一股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凝聚力强的精准扶贫力量。此外,广泛的校际合作亦有利于各校间、各实践队员间实践经验的充分交流与深度分享,进一步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内容、方法、模式的改进与创新。

三是实践育人工作是一项体系化的工作,需要结合背景环境,进行从育人目标、实践形式、平台建设到组织保障的融通性设计,而非简单的教学方法革新或教学场所由内至外的转移。高校为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一方面,要积极搭建“学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合作平台,汇聚多方力量与支持推进实践工作;另一方面,要优化队伍结构,积极发挥教师指导和朋辈互助的作用,并综合考虑经费、基地等多方组织保障情况。在此基础上创新实践形式,系统化设计具有长效性、可持续性的实践活动,全面推进高校实践育人长效化机制的构建与应用。

猜你喜欢

中国农业大学育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题解教育『三问』
博落回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曲周的故事——闲不住的老支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安得“广厦”千万间——记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李保明教授及其团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