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松山新区花生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9-03-20任迪
任 迪
(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辽宁 锦州 121013)
锦州市松山新区又称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辽西走廊中部,耕地面积11万亩。花生是本区的第二大农作物,特别是中央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出台以后,花生种植面积稳步扩大,品种更新较快,生产技术不断完善。目前,年均播种面积达2万亩左右,年产量5 000 t以上。但和其他地区相比,也存在着重茬造成病虫害越来越严重、品种相对老化、产品附加值低、没有形成产业链、水利设施不完备等诸多问题。
1 有利条件
1.1 自然条件适合。松山新区处中纬度地带,属于温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常年温差较大,全年平均气温8℃~9℃,年降水量为540~640 mm,无霜期达180 d,气候条件完全满足优质小花生生产要求,且生产的花生不含黄曲霉素。全区3万亩丘陵坡耕地大部分为原来的废弃果园,属沙壤土,又经过果园改土后土层深厚,非常适合花生种植。
1.2 农户种植经验丰富。改革开放前,本区花生种植已经普遍。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面积坡地果园树龄老化淘汰,农户纷纷改种花生,花生种植出现高潮。近年来,当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花生科学施肥普遍被农民接受;花生种植、施药、收获的机械化程度较高,达到80%以上;受临近的兴城市、葫芦岛市连山区的影响,品种更新也较快。目前,高产地块亩产达到400 kg以上。
1.3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松山新区毗邻锦州城区,区内有国道102线,京沈、锦朝高速以及秦沈客运专线等公路铁路,距锦州港10 km,距锦州湾机场20 km,无论是农产品销往市区、全国各地,还是出口国外,公路、铁路、海运等运输方式都十分方便。
2 当地花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重茬严重,病虫害较多。当地花生种植集中在丘陵地块,轮作倒茬作物缺失,重茬现象严重,造成根结线虫病、叶斑病、疮痂病、根腐病、茎腐病、白绢病、地下害虫等病虫害严重,产量下降。
2.2 品种相对老化,产品附加值低。经过近10年的发展,曾经在当地占主导地位的老品种白沙1016已经基本被淘汰,经历了大面积普及花育23,发展到目前308、花育23占主导,花育20、唐油4为辅的品种格局。目前国内各个花生产区高油酸花生发展较快,价格也较高,但近几年本区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几乎为零。
2.3 农民的思想相对守旧,没有形成产业链。当地的花生种植局限于丘陵坡地,增产潜力较大的平肥地种植花生较少。裸地、单行种植较为普遍,大垄双行、覆膜种植面积较少,采用膜下滴灌的地块更少。这些因素严重限制了花生单产的提高。全区没有一家大规模的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花生储存、精选、加工企业,只是单一为外地商户提供花生初级产品,没有形成花生产供销和深加工产业链。
2.4 水利设施不完备。计划经济时期兴修的水利设施由于年久失修,不适合一家一户的经营种植方式,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当地降雨量有限,方塘等蓄水设施较少,地下水贫缺,丘陵地区钻井困难。当地春旱较为严重,大部分地块靠机动车拉水抗旱播种,投入较大,需要较多的劳动力,不适合机械化作业,出苗效果也不理想。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政策引导。相关部门制定花生产业发展规划并引导落实。技术部门强化花生种植技术普及,推广谷子等杂粮作物进行轮作倒茬,推广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组织农民走出去参观学习,转变守旧思想;财政部门利用种植业结构补贴资金强化对花生种植户的补贴,引导农民扩大平肥地种植花生面积;使用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资金组建花生产供销经济组织。
3.2 更新花生品种。推广阜花22、花育668、花育669等高油酸花生品种,前期可采取政府补贴等形式推广,扶持相关企业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收购高油酸花生。按照目前市场价格,种植高油酸花生可提高花生附加值0.25元/kg以上。
3.3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争取上级农田水利专项资金,做好方塘等蓄水设施建设,同时利用管道提水入田,采用覆膜、滴灌、移动式喷灌管等节水方式科学灌溉,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