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海子垦区棉花不同化调方案对新陆中78号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2019-03-20张选彭小峰刘素华吴玉蓉彭延

棉花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结铃盛花期主茎

张选,彭小峰,刘素华,吴玉蓉,彭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 图木舒克 843900)

0 引言

棉花在我国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纺织工业中的主要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由于棉花具有无限生长习性,应用DPC(缩节胺)化学调控是棉花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有效措施之一。缩节胺是棉花生产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通过调节棉株内源激素,抑制棉株的营养生长,在棉花化控中的应用是最广泛,效果也比较理想;它可降低棉花株高,减少果枝数,促进光合作用向生殖生长转移,减少棉铃脱落(营养不良而引起的生理脱落),增加成铃数,协调个体发育和群体发育的矛盾。新疆棉花生产正处于转型期。棉花生产不仅要产量高,还要纤维品质优、经济效益好,并绿色环保。新疆棉花转型发展需要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的植棉技术支持[2]。发展以轻简化栽培技术为要求的缩节胺化学调控技术,是我国棉花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3-4]。缩节胺在实际应用中灵活性比较大,只有根据具体的田间环境条件和棉花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合理调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5]。适时适量的化学调控,有利于塑造理想株型,使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个体与群体协调,达到群体结构合理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种的增产潜能。因此研究DPC处理时期和用量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品种选择小海子垦区2018年主栽品种新陆中78号,该品种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2016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45.0 m2。处理1为减少施用次数处理,用缩节胺(DPC)2次化调,即初花期30 g/hm2、打顶后90 g/hm2;处理2为常规施用处理,用缩节胺4次化调,即初蕾期30 g/hm2、初花期30 g/hm2、盛花期30 g/hm2、打顶后90 g/hm2;处理3为增加施用次数处理,用缩节胺 5次化调,即幼苗期15 g/hm2、初蕾期30 g/hm2、初花期30 g/hm2、盛花期30 g/hm2、打顶后90 g/hm2。试验采用1.2 m宽膜,于4月11日膜上打孔点播,每穴播2~3粒种,宽窄行种植,一膜4行,平均行距0.375 m,理论密度220395株/hm2。其它栽培管理按照当地的大田生产水平进行。

1.3 调查方法

每小区选择田间长势较整齐一致具有代表性的内行连续10株,8月22日调查棉花株高、主茎叶片数、始果枝着生节位、果枝数、主茎节间长,以及各果枝结铃数和结铃部位。每次在喷施后3~5 d,通过叶绿素仪TYS-A(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测定棉花主要功能叶片的SPAD值。棉花吐絮后,每小区分别采摘中上部正常吐絮棉铃100铃,室内考种测定单铃重和衣分,轧花后皮棉送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河南安阳)进行纤维品质检测。实收各小区产量。通过Excel2007和Dps7.05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图1 各处理主茎节间长度累计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2.1.1 棉花株高和主茎节间长度

农艺性状是判断棉花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塑造理想株型、防止疯长、构建合理群体是棉花高产稳产的基础,他人研究表明喷施缩节胺可以降低棉花株高[6-8]。由图1可知,各处理1~4节间长度差异不明显,处理2和处理3主茎第9节间以下差异不大。处理1主茎上部节间略高于处理2和处理3,最终处理1株高最高,处理3株高最低。说明随着喷施次数和量的增加,株高变矮,尤其是主茎上部节间变短。

表1 各处理农艺性状调查表

图2 叶片SPAD值变化图

2.1.2 其他主要农艺性状

从表1可以看出,主茎叶片数以处理1最多,为13.8片/株,处理2和处理3分别比处理1少1.5片和1.6片,但差异不显著;处理2的始果枝着生节位明显少于处理1和处理3,其原因不祥;处理3的果枝数明显少于处理1和处理2,可能是施用缩节胺过早影响了果枝的发育;单株结铃最多的是处理1,为6.3个,最少的是处理2,为5.2个。说明随着喷施次数和量的增加,主茎叶片数和果枝数减少,单株成铃数和始果枝着生节位无趋势。

2.2 对SPAD值的影响

叶绿素含量的高低与光合物质的积累息息相关,而SPAD值一定程度反映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缩节胺后,棉花叶片增厚且叶色变得深绿[9-10],叶绿素含量增加[11]。由图2可知,在初花期,处理1叶片SPAD值最高,处理3最低;从初花期到盛花期各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都在增加,盛花期后,处理1和处理2保持在57.0~59.0之间一段时间后逐渐下降,处理3叶片SPAD值在盛花期后继续增加,盛铃期达到最高且高于其它处理。各处理叶片SPAD值在盛铃期后开始降低。

表2 各处理纤维品质表

2.4 不同处理对铃空间分布的影响

由表3可知,水平方向结铃主要以内围铃为主,处理1内围铃为5.8个,比处理2和处理3内围铃均多1.0个,占单株结铃的90.8%;处理3外围铃为1.0个,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各处理1~3台果枝结铃数差异性不显著,但顶部三台果枝结铃数有一定的差异,以处理3最多,为2.9个,比处理1和处理2分别高1.1个和2.0个。说明增加幼苗期化调有助于外围果节和顶部三台果枝结铃。

表3 各处理铃空间分布表

2.5 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的收获株数和单铃重差异性不显著,处理1单铃重略小于处理2和处理3,但单株结铃数高于处理2和处理3;实收籽棉产量以处理1产量最高,为5863.5 kg/hm2,处理2最低,为5034.0 kg/hm2,处理1和处理3显著高于处理2;衣分最高的是处理1,为43.0%,且与处理3差异显著,比处理3高1.1个百分点;皮棉产量与籽棉产量的趋势和显著性均相同,最高的是处理1,为2520.0 kg/hm2,比处理2和处理3分别高130.5 kg/hm2和396 kg/hm2。

表4 各处理产量因子表

3 讨论与小结

喷施缩节胺有助于提升棉花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这和鲍柏洋[12]的研究结果一致。他人研究表明,缩节胺是棉花生产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喷施而影响棉花体内激素的含量,对棉株的营养生长起到延缓或抑制作用,促进棉铃发育[13-16]。本研究表明,增加棉花幼苗期喷施缩节胺,极大地限制新陆中78号主茎上部节间的生长,表现株高矮,果枝数少,但有利于外围果节和顶部三台果枝结铃;而减少化调次数处理,在棉花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方面均表现较好,有利于棉花品种新陆中78号的生产。因而在南疆小海子垦区,应用缩节胺化调方案以初花期30 g/hm2、打顶后90 g/hm2较好,达到了控制株型、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和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如果降低缩节胺在前期的使用量,在达到控制株型的同时,调节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或者在生育期的关键节点喷施缩节胺,已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这都还需要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结铃盛花期主茎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金荞麦收集系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伊犁河谷区域棉花新品种筛选试验分析
丽水市桂花盛花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研究
花海泛波春意浓
花海泛波春意浓
长江流域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的影响
甘蓝型油菜双主茎YD 4899的选育及表型性状比较分析
超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新陆中42生理特征及产量结构的研究
种植密度对烟草主茎中化学成分运输与储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