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希娟:永远向前的琼花
2019-03-19孙佳音
孙佳音
祝希娟,1938年出生于江西赣州,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表演艺术家。1962年获新中国影坛第一个“百花奖影后”,中国文化部“中国电影二十二大影星”,代表作《红色娘子军》。1984年任深圳电视台副台长,先后拿下“飞天奖”三个大奖,被人们称为“深圳电视剧的拓荒者”。
“出生入死破旧笼,海南岛上皆东风,浇来都是英雄血,一朵琼花分外红”,黑白相片里,手捧着郭沫若手书的奖状,“吴琼花”笑得很甜。56年后,在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现场,80岁的祝希娟获颁“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奖。
1962年5月22日,“百花奖”授奖大会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这是新中国第一个由观众决定的电影奖,这是近12万名《大众电影》读者一票一票评选出来的一个个“最佳”。那一天,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是24岁的祝希娟。
24岁,百花大奖
《检察风云》:看当年的领奖照片,您穿了一件连衣裙,站在郭沫若先生旁边,笑得很甜。
祝希娟:其实,到北京领奖,衣服都是跟电影厂服装间借的。那时候哪里买得起呢子外套,领奖那天穿的连衣裙都是我北京一个姐姐的,也就鞋子是自己的。
《检察风云》:您记得當年自己说了什么吗?
祝希娟:我到了北京,他们才说,要我代表得奖者发言,谢晋、崔嵬都不发言,就让我发言,压力很大。我想了一晚上,结果一上台,蒙了,就记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这八个字了。憋了一晚上的那些“套话”,一句也没用上,就晕乎乎地感谢这个感谢那个,就最想感谢谢晋导演嘛。是谢晋老师,他大胆地让我主演了《红色娘子军》,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
《检察风云》:大多数媒体的报道里,是说谢晋去上戏看话剧,看到大眼睛辣脾气的祝希娟跟一个男生,在后台吵架,就“偷偷”给了她《红色娘子军》的剧本。是这样吗?
祝希娟:故事你们都知道的。其实也不止这些,谢晋导演后来告诉我,他给我剧本前,还看了我其他两个话剧角色的表演。不过当时学校是不借人的,三年级,还没毕业。后来夏衍给上戏打了电话,就放我去拍了。那个高兴啊,一路蹦跳回宿舍,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高兴得不行。
《检察风云》:然后就去海南拍摄了吗?
祝希娟:没有,先下生活。整整一个月,在琼海县,我穿草鞋,打绑腿,扛着枪,跟着娘子军的时间表出操、训练。皮肤晒黑了,心却变红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真的。在海南,还听了很多真实的女战士的故事,被触动、被感动、被打动。
《检察风云》:所以演来特别打动人心?
祝希娟:其实那时候的表演还是青涩的,但我相信了这个人物,相信了吴琼花的仇恨,也相信了她的勇敢、强悍、豪放,才能演出一个只想报私仇的女奴如何成长为沉着、坚强的女战士。
《检察风云》:听说很多人当时这部电影看了一遍又一遍?
祝希娟:据不完全统计,当年的观影人次达到了6亿次。
26岁,再遇赵丹
《检察风云》:除了谢晋,听说您跟赵丹老师也颇有缘分?
祝希娟:对。我第一次演电影,就是参演赵丹导演的《为孩子们祝福》,那是1951年拍的,我13岁,其实是个龙套。十三年后,我又遇到了赵丹。1964年,我跟赵丹一起拍了《青山恋》,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我表演上的转折。
《检察风云》:再跟赵丹老师合作《青山恋》的时候,他还记得这事吗?
祝希娟:他当然完全没有印象了。我当年也已经挤进了“22大”(中国文化部“中国电影二十二大影星”),但我还是很感激他,让我当年对拍电影有了一点点概念和喜欢。《青山恋》的拍摄,让这份感激升华了。那时候我接受的表演训练是强调体验,就像演《红色娘子军》,那要我去体验仇恨。但赵丹说,体验了不体现,看不出来就没用。
(祝希娟模仿起赵丹教她时候的样子)“你看我演聂耳写国歌的时候,我就想到一个动作,嚓,一根火柴点亮了,人物就立起来了。剧本不会给你提供这些东西。”
《检察风云》:这样你就全盘接受了?
祝希娟:也还没有,我也挺执着的。我说你那样是不是过火,他说,“什么叫过火,符合性格就不过火”。所以我到现在一直记着,只要符合人物性格的动作都不过火。后来想想,《红色娘子军》大家都觉得好,那要归功于谢晋导演选角好,还有就是他能把我最好的表演激发出来,捕捉到。但后来我慢慢在表演上顿悟、开窍,要感谢赵丹。跟赵丹老师拍戏,每天晚上要把明天拍的戏,过一遍,要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有设计,有体验,更要有体现。
45岁,南下“创业”
《检察风云》:后来您在青话跟焦晃搭档,是“台柱子”,怎么就一下子决定去深圳了?
祝希娟:我们全家只用24小时就决定去深圳了,虽然那会儿老二还刚刚在上幼儿园。但人到中年,在舞台上发挥的空间不是太大了,我不想老是扮演20多岁的姑娘了。我想要有所改变。而且20世纪80年代初,我跟随中国电影代表团访问了不少国家,发现世界电影受到电视的冲击很大,我希望能去尝试新的领域。于是,当深圳特区政府向京津沪广招贤才时,我是主动去工作组报名的。我要去深圳创业。
《检察风云》:那会儿您已经45岁了,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会不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祝希娟:我记得那是1983年11月初,我们举家南迁。当时一下火车,我就傻眼了。从车站往前走,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农田、水塘、芦苇,一望无际的红土地,和一座孤零零的四层楼,那就是办公楼了。那会儿的食堂还是铁皮房子,我住的那木头拼起来的屋子,半夜睡觉可以听到呼呼的风声。不过,大风一阵一阵地往屋里灌,但我的心中沸腾着的是挡也挡不住的激情。
《检察风云》: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深圳电视台就成立了?
祝希娟:对呢。1984年1月1日,深圳电视台正式成立。也就是说,从筹建到正式开播,我们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这就是“深圳速度”。我之前连小组长都没当过,当了副台长,带着一百多号人,在荒芜里建起一座电视台。我退休的时候,有编制的员工800多,电视台上下两千多人。那15年,真的可以说是拳打脚踢。
《检察风云》:那这15年,最有成就的是什么事?
祝希娟:最有成就感的,还是跟大家一起拍了一些好作品。1989年9月,深圳电视台成立了电视艺术中心,让我担任中心主任。之后五年,中心完成了20多部电视剧。其中,《特区少年》《超越生命》和《大风警报》三部电视连续剧一口气拿下“飞天奖”三个大奖。
78岁,还演女一号
《检察风云》:退休后,您始终也没停下“向前”的脚步。主演了中国第一部向奥运致敬的影片《七彩马拉松》,也参与张歆艺、李光洁主演的都市剧《纯爱》,又主演了国内首部红色音乐电影《井冈恋歌》,还在儿童励志电影《寻找成龙》里演了张一山的奶奶……是什么让您这么有动力,还在不断创作新的角色?
祝希娟:因为我一个人“孤零零”在深圳,出来拍戏,才好跟老伙伴们多聚聚。此外,就是责任感,不管导演年轻还是年长,我作为演员,我有责任完成好的表演。一辈子就是这性格。其实也很感谢导演,让我在晚年能给观众留下一个跟《红色娘子军》完全不同的形象。
近期,我会拍一部老年题材的电影,暂定名叫《空巢》。小说、剧本我都看过了。演戏带给我很大的快乐和满足,而且做人嘛,就是要“向前进”。我从来都不后退,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