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乡村振兴 打造“延津模式”

2019-03-19李新月

决策探索 2019年1期
关键词:延津农商信用

李新月

2018年是延津农商银行改革发展的开局之年,我行坚持“改制不改向,改名不改姓”,以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信用工程创建为总牵引,专注主业、回归本源,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业务经营与团队建设并行,专注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了弯道超车和华丽嬗变,开创了各项工作的新征程。截至2018年11月末,各項资产总额7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61亿元,比年初增加9亿元,全面超额完成省联社和市农信办分配的全年任务,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占辖区的50.38%和56.82%,新增存、贷款市场份额均在75%以上,位居全辖金融机构首位。

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层面,延津农商银行从“八大模块、八大重点”着力,将致力成为农村金融系统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者”“推动者”“引领者”,努力打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延津模式”。

一、八大模块

(一)信用评定工程

延津农商银行构建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农户(城镇居民)“三位一体”的信用评定体系。通过先评级、再授信、后用信的方式,全面推进“阳光信用”工程,通过村组发动、集体宣讲、入户调查、资料整理、信用评定、授牌仪式、挂牌、合同签订等八大步骤,成立“三农”协会,配套开展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对辖内所有农户、社区居民、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建立基础档案,筑牢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

(二)普惠金融建设

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建设,以“简单、方便、快捷”为宗旨,建立“实体网点+自助银行+普惠金融驿站”的线下服务渠道体系,实现简单金融业务不出村、综合金融业务不出乡(镇),让人人享有平等获得基础金融服务的权利。目前已在全辖设立100余个金融服务驿站网点。

(三)农业科技推广

根据县域主要农作物生产季节和特色农业的科技需求,聘请各类技术专家开展科技讲座,推广新品种、新机械和新技术,普及农作物栽培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并现场答疑解惑。目前全行已开展300余场知识讲座,受益群众达到3万人。

(四)经济信息发布

发挥自身信息资源优势与平台优势,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向全辖5000多个微信群推送通过政府网站选编的经济信息;线下依托网点、普惠金融驿站、金融夜校等信息发布渠道,将农产品市场信息与宏观经济信息发布作为服务“三农”、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加快电商平台建设,把县外优质产品的信息提供给群众,把延津强筋小麦、胡萝卜、花生等相关农产品信息推广出去。

(五)精准金融扶贫

以信贷资金为杠杆,通过产业扶贫模式,使“输血”变“造血”,对符合信贷条件且有信贷需求的贫困户做到应贷尽贷、户贷户用,确保扶贫小额贷款总量和覆盖面稳居当地金融机构首位。

(六)慈善公益事业

设立“金燕慈善基金”,开展扶贫、助困爱心捐赠活动,每年现金救助贫困户不低于200户。不断探索救助模式,扩大救助规模,切实践行社会责任;开展慈善助学行动,主动为全县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大学新生提供爱心助学金,圆寒门学子“求学梦”。

(七)金融知识宣传

结合信用工程、普惠金融工程推进进程,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通过集中宣讲、入户调查,宣传普及信用常识和基础金融产品知识。在信用良好、业务开展较好的村组,以农民夜校、送电影、送戏下乡等形式开展金融知识培训和宣讲。

(八)信用环境治理

以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商户、信用企业“四级”信用体系创建为载体,通过异业联盟与电商平台,大力整合域内商户资源,不断提升信用户“含金量”,在农资购买、日常消费、定期回馈、银行产品定价中获得便利与优惠,形成人人争当信用户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人行、银监、法院、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合作力度,推动政务信息与金融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改善乡村信用环境建设。对“失信者”进行联合制裁,不断净化县域信用环境。

二、八大重点

(一)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打造“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构建大棚蔬菜、胡萝卜、药黑豆等一批区域品牌,支持“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立,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提升产业价值链。目前以延寿中药材、南秦庄蔬菜大棚基地为代表的20多个现代化农业基地初具规模。

(二)大力支持乡村三产发展

支持构建上下游相互衔接配套的全产业链,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共同发展。借助河南省农村信用联社电商平台,支持地方物流建设,拓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等新产业新业态。

(三)大力支持生态文明发展

支持卫生城市、绿色乡镇、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多契合乡村群众特点的消费金融、支付类产品和服务,推进形成追求健康、热爱生活的氛围。以东屯镇东屯社区、小潭乡祥安社区、榆林乡榆东社区为代表的20余个美丽乡村建设越来越亮丽。

(四)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因地制宜地支持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乡村生活体验、乡村民俗体验、黄河故道文化等项目建设,让乡村旅游成为优化农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五)大力支持乡村产权改革

因地制宜推广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探索农房等财产权抵押信贷业务,以信贷资金引导,有效盘活乡村资产,增加农业生产经营资金来源,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六)大力支持乡村能人兴业

建立乡村致富带头人“白名单”制度,助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素质提升工程;定制专业的信贷产品,大力支持返乡农民创业、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并通过“银行+电商”的模式,打造本土特色农产品的农村电商品牌。

(七)大力支持乡村科技升级

引入中科院、农科院专家作为智囊,支持智慧农业发展。开展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创新推广农业设施、农机具抵押贷款业务,为特色农业项目落地延津牵线搭桥。推进乡村移动支付普及,让广大乡村居民体验便捷、高效的移动支付服务。

(八)大力支持乡村基础改善

支持乡村生产性、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乡村生产、生活和人居环境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建设普惠金融驿站,全力满足广大乡村的支付结算和代收代缴金融服务需求,提升乡村社会公共服务的便利性。

三、六项举措

(一)强化组织领导

延津农商银行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行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支持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规划、政策落实、跟踪指导、综合协调等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开展检查监督,及时掌控和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促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

(二)强化人才保证

延津农商银行致力于构建面向全员的融合线上与线下、现场与课堂、国内与国外的立体式培训体系。送中高层到清华大学深造;让业务骨干、专业人才到先进行社开展对标学习、跟班学习;通过题库、视频会议、考试等形式着力培养基层员工操作技能及应知应会知识。在员工晋升方面创新推出通过兴趣小组,项目建设,柜员、客户经理评级,优秀支行行长推荐,业务创新团队等五种人才培养模式,真正选拔实战型人才充实干部队伍,为支持乡村振兴储备人才。

(三)强化产品创新

围绕激活乡村经济发展,創新担保模式,简化贷款手续、线上申请办贷程序,推出“乡村振兴贷”系列产品,包含农户信用贷、军功章贷、共产党员贷、移动黄金客户贷、优秀教师贷等11款信贷产品,支持“三农”业务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将服务春雨洒遍延津县域的每个角落。

(四)强化宣传推广

借助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广泛宣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产品、新政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持续编发“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微信美篇,跟踪报道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挖掘总结工作中涌现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对阶段性成果定期总结并编发简报,不断扩大影响力。及时向地方政府汇报工作推进情况,寻求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五)强化落地分解

围绕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分解核心工程,将核心工程根据“工程—项目—动作”的执行路径逐层分解至各条线、各部门、各支行,形成项目清单。运用PDCA等战略管理模型,明确“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的工作循环,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不断解决新的问题,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六)强化督促考核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强化对工作绩效的考核评价,形成加快推动工作的合力。积极开展督促检查,不定期走访基层机构、企业及农户,通过各类材料进行交叉校验,调查了解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完整性,严防走过场、图形式。

通过支持乡村振兴,延津农商银行真正将农商行“农”字做真、做细、做透、做实,真正回归“三农”本源,专注“三农”主业。下一步,延津农商银行将以“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为总引擎,发挥农村金融实践经验和服务乡村基础的“乡土优势”,勇挑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重担,肩负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使命,开创延津农商银行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作者系延津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猜你喜欢

延津农商信用
为高质量发展凝聚澎湃力量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浙江大学全球农商研究院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浙大全球农商研究院
互联网上再造一个青岛农商银行
河南省延津县近59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5>60,青岛农商银行发展的真命题
延津县花生高产气象条件分析及生产建议
信用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