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习近平的共同关注

2019-03-19杨明伟

领导文萃 2019年5期
关键词:发言稿枫桥毛泽东

杨明伟

因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与普通群众的双重作用,妥善处理了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诞生于浙江诸暨枫桥的“枫桥经验”,受到毛泽东和习近平两代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推广。

“枫桥经验”,诞生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今诸暨市)一个叫枫桥的地方。因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与普通群众的双重作用,通过“评审和说理”的方法,妥善地处理了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甚至把一些可能演变成敌我矛盾的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从此,一个被称为“枫桥经验”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验诞生。

毛泽东的关注

20世纪60年代初期,毛泽东特别重视下基层调查研究,重视基层创造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鲜经验。这一时期,他不断走出办公室,到各地搞调查研究。“跑了这么多省”后,他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点: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过程中,要依靠群众,依靠省、地、县、社的广大干部,把广大干部群众发动起来,这是最主要的方法,是自我教育的方法。

就在批示总结推广“枫桥经验”之前,他刚刚从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等地调研、视察回来。1963年11月12日,在回北京的途中,专列停靠天津时,他还请河北省委的负责同志来谈话,了解河北当地的情况。谈话中,他根据自己的一些体会强调,领导干部不能光坐在办公室看文件,要下去搞调查研究,有些工作要学会搞试点,要接受各地创造的好经验。在谈到如何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他提出,必须走群众路线,领导干部要下去蹲点,要善于抓住“典型材料”。

有关资料表明,毛泽东最早对“枫桥经验”感兴趣,始于1963年11月21日晚上汪东兴的汇报。汪东兴当时任公安部副部长、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局长,受部长谢富治委托,他先向毛泽东口头汇报了谢富治代表公安部准备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做发言用的稿子的主要内容。

这篇发言稿题为《依靠广大群众,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把反动势力中的绝大多数改造成为新人》,有6000字左右。毛泽东接过发言稿,一看题目,立即产生兴趣,说:题目很新鲜,既然拿来了,我还是看看。没想到这一看,其中讲到的“诸暨县的经验”(即“枫桥经验”)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关注。

“诸暨县的经验”,是在谢富治发言稿的结尾部分讲的。这篇发言稿在最后讲到“改造一切有破坏活动的地、富、反、坏分子和其他反动分子”的问题时,强调了贯彻中央有关“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方针,并介绍了“浙江诸暨县枫桥区的七个公社”共同创造的“好经验”。毛泽东一口气读完后,在发言稿上做了重要批示:

富治、彭真同志:此件看过,很好。讲过后,请你们考虑,是否可以发到县一级党委及县公安局,中央在文件前面写几句介绍的话,作为教育干部的材料。其中应提到诸暨的好例子,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

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

1950年春,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面临社会秩序比较混乱的问题。在这种极困难的形势下,毛泽东及时发现并推广了“上海打退四月危机的经验”:调整公私关系,实行公私兼顾政策;改善劳资关系,照顾双方利益;适当减少税收;救济失业工人;开展自我批评,纠正工作中的缺点等等。他把陈毅关于上海工作的综合报告转发全国,并写道:“上海打退四月危机的经验及目前采取的各项政策,是各地大城市党委值得研究的,请将此项报告转发各主要城市党委研究。”

1951年,毛泽东推广了“东北经验”。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抗美援朝战争、镇压反革命运动和恢复生产等艰巨任务,东北局创造了反贪污蜕化、反官僚主义运动的经验,主要做法是“开展一个群众性的民主运动”“首长负责、亲自领导”“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加强思想领导”“争取群众,使坏分子孤立”等。

1951年,毛泽东又推广了“新疆军区经验”。这一经验产生于解放军在实行土地改革和生产计划中,军队党员干部帮助当地农民组织集体农庄,利用军队集体劳动的经验,集中屯垦经营大农场。毛泽东认为,“利用军队集体劳动的经验,试办十个农民的集体农庄的计划,这个计划很好”。他立即提出“已将每省试办一个或几个集体农庄”的经验写入中央“即将发出的关于发展农业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里”。

1955年,为探索中国农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本途径和做法,毛泽东集中总结并亲自推广了一大批各地搞农业合作化的经验。他亲自主持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用十一天的功夫,关了门,看了一百二十几篇报告、文章”。他特别看重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基层的典型材料,认为“这些材料很有说服力”。他亲自为这本书写了104篇按语,并反复修改补充完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于1956年1月公开出版。

批示的特殊考量

毛泽东对“枫桥经验”的关注和推广,也反映了他当时对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如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等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些干部习惯于按照革命时期的经验办事,用类似处理敌我矛盾的办法处理罢工、罢课事件以及基层出现的一些复杂矛盾问题,进一步造成了矛盾激化。这种情况,引起毛泽东的重点关注。毛泽东认为,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面,不能脱离群众,不能滋长官僚主義作风。

他在一次中央全会上曾经以县一级出现的问题为例,严肃批评过这类现象:“县委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如果搞不好,脱离群众,不是艰苦奋斗,那么,工人、农民、学生就有理由不赞成他们。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

对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村基层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毛泽东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通过走群众路线来解决。因此具有典型作用和普遍意义的“枫桥经验”一经出现,毛泽东认为值得从中央层面进行大范围推广。

“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

对20世纪60年代创造的“枫桥经验”的基本内涵,习近平在2003年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暨创新“枫桥经验”大会上的讲话中就作过清晰的概括。他说:“诸暨市枫桥的干部群众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这里说的就是“枫桥经验”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精神。因此,他特别强调要“始终坚持‘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不动摇”。

习近平在向《人民日报》推介“枫桥经验”时,也是在“枫桥经验”基本内涵上概述了几个关键性的“坚持”:一要坚持统筹兼顾,治本抓源;二要坚持强化基础,依靠群众;三要坚持完善制度,注重长效。也就是说,不管在任何时期,抓住这些根本点,就抓住了“枫桥经验”的实质。

“枫桥经验”是基于正确认识和系统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解决基层尖锐复杂问题而产生的;“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也不断体现着认识和实践的科学性、系统性。因此,完善相关制度、创新工作方法,特别是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是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明确指出:“进一步总结推广和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就要坚持完善制度,注重长效。”

谈到完善制度和健全机制的重要性,习近平还说过:“‘枫桥经验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面,以完善的制度为保障,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狠抓落实责任制,努力做到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切实使‘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这里所说的“四前”和“四先四早”的工作機制,就是在基层实践中创新探索出来的管长效的机制。

在总结推广“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时,习近平还从履行党的根本宗旨的高度提出过“稳定抓机制”的总体要求,并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必须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他所关注的“枫桥经验”创新发展,许多内容都与体制机制创新有关,比如:“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经常性工作机制、灵活多样的群防群治网络工作机制、情报信息网络机制、疏导调解机制、齐抓共管机制、领导干部下访工作机制、领导责任机制等等。

(摘自《党史博览》)

猜你喜欢

发言稿枫桥毛泽东
我来做侦探
“小康社会”主题班会发言稿作文导写
枫桥夜泊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创新枫桥警务模式
———记诸暨市公安局枫桥派出所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枫桥夜泊
“政经分开”的“枫桥探索”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