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一想“朱德之问”

2019-03-19蔡建军

群众 2019年4期
关键词:好人主义坚持原则朱德

蔡建军

“不敢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算什么共产党员?”朱德元帅这句反问,放在今天,仍值得各级党员干部回味和反思。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在第344旅检查工作时,因原旅长去延安治病和学习,旅党委研究决定由团长田守尧代理旅长。八路军总部研究后,认为田守尧资历和领导能力尚有欠缺,派杨得志担此重任。田守尧闹起了情绪。朱德见状,建议旅党委召开民主生活会。旅政委首先发言,但对田守尧的批评比较婉转。朱德发火了,便有了这个耐人寻味的反问。

时至今日,朱德之问,至少在一部分党员干部身上,仍然是个大问号。在现实组织生活中,有的党员干部对下级顺着、宠着,怕丢掉选票;对上级捧着、迎着,怕得罪领导;对同级哄着、抬着,怕陷入孤立;对不良风气忍着、让着,怕遭受报复。“泡沫团结”和“虚假客气”,掩盖了本可以早发现、早解决的问题,掩饰了本来就存在、随时可能激化的矛盾。像这样只讲和气不讲正气,不是真正的维护团结、顾全大局,而是政治软弱、原则失守的放纵,袒护纵容了错误言行,变相助长了不良风气,削弱党的公信力和战斗力。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不讲党性,不讲原则,说话做事看来头、看风向,满以为这样不会犯错误,其实随风倒本身就是一个违反共产党员党性的大错误。”

“好人主义”盛行与否,反映出作风好坏,影响着事业成败。我们党需要的是真团结而不是假客气,需要的是真和谐而不是和稀泥。“好人主义”看似不得罪人,其实往往最害人。有些同志起初犯了一点小错误,如果早提醒、早处理,小错误就及时改正了,也不至于铸成大错,最终走上不归路。

“朱德之问”,已过去70多年了,但仍言犹在耳,发人深省,考问初心。“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月29日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的明确要求,更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遵循的行動准则。

敢于斗争是一个领导干部真理在身、正义在手和有公心、有正气的重要体现。迈入新时代,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勇于正视问题、敢于坚持原则,这是应尽义务,也是必履之责。“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风不清、气不正,讨好卖乖、明哲保身,说话好听有人信、处世圆滑受欢迎,势必会让“老好人”占上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

不敢直言,何谈忠诚?不敢斗争,怎么负责?要做到“忠诚”,最关键的是言行一致、内外统一;要做到“负责”,最核心的是工作履责、对人尽责。作为共产党人,不能搞“两个嘴巴说话、两张面孔做人”“明讲大道理、暗打小算盘”,更不能“人前说忠诚、人后耍奸猾”。

“朱德之问”是深刻的,是尖锐的,或许还是“逆耳”的,唯其如此,在今天才尤其有意义。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深深地想一想“朱德之问”,当“战士”不当“绅士”,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让坚持原则的干部“香”起来,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向党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责任编辑:朱 瑾

猜你喜欢

好人主义坚持原则朱德
摒弃“好人主义”,不做“好好先生”
“好人主义”
“好人主义”害人害己必除之
女汉子的新标准
安全管理应反对[好人主义]
坚持原则 净化联坛——潘涛会长捍卫《联律通则》二三事
怎样才能做到既坚持原则又团结群众?/自己带头
只有坚持原则才能真正团结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