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2型及其综合防控
2019-03-19作者方博
◆作者:方博
◆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食物环境监管中心
1 病原学
PCV2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病毒粒子直径为17nm,呈20面体对称,无囊膜,为单股环状DNA病毒。PCV2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对氯仿、酒精等有机物不敏感;酸性的环境中可生存较长时间;70℃、15min以上才能将其灭活;但是对苯酷、季铵盐类化合物、NaOH等消毒剂较敏感。PCV2基因组大小为1767bp或1768bp,其基因组含有3个主要的开放性阅读框ORF1、ORF2 和 ORF3。 其 中ORF1编码的Rep蛋白与病毒的复制有关,ORF2编码的Cap蛋白是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ORF3编码的蛋白与细胞的凋亡有关。
2 流行病学
家猪和野猪是PCV2的天然宿主。病猪、感染未发病猪、发病后痊愈猪及公猪精液、流产胎儿均是本病的传染源。PCV2主要通过消化道(如饲料、饮水等)和呼吸道水平传播,也可能通过精液或胎盘垂直传播,引起繁殖障碍。消化道和呼吸道是PCV2最常见的传播途径,PCV2可通过鼻腔、扁桃体、气管和眼分泌物排出,也可通过粪便、唾液、尿液、乳汁和精液排放出来;而且,饲料中的PCV2病毒可经口腔感染易感仔猪。PCV2感染猪和易感猪混合饲养后可水平传播PMWS,易感猪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发生感染,并于感染4-5周后可出现临床症状。怀孕母猪感染PCV2后,可导致繁殖障碍,并可经胎盘垂直传染给仔猪,另外,PCV2污染的精液对胎儿和仔猪均存在致病威胁。
PCV2基因型的转变仍在不断持续,疫苗诱导的免疫压力、母源抗体的干扰都可能导致PCV2基因型的持续转变。在2004年之前,北美猪群主要流行的基因型是PCV2a,随着时间的推移,PCV2a逐渐被PCV2b基因型取代,成为北美及世界其他地区猪群的主要流行毒株。2010年中国出现了毒力更强的PCV2d毒株,2012年美国也报道了PCV2d的存在,现在PCV2d基因型已取代PCV2b成为世界猪群中主要的流行毒株。目前,PCV2a、PCV2b、PCV2d 分支在我国猪群共同流行流行,但主要以PCV2d分支为主。
3 混合感染
实验室单独感染PCV2并不能复制出临床上的PCVD的临床症状,且实际的临床PCVD案例中多是与其他猪源病原体混合感染,包括:PRRSV、喘气病、细菌性败血症、肺炎、猪流感等。在这些混合感染病原中PRRSV较为常见,PRRSV和PCV2的混合感染免疫抑制加剧,促进免疫细胞衰竭,诱发PCVD的发生。PPV和PCV2的混合感染也相当常见,实验室PPV和PCV2的混合感染动物实验也可复制PMWS。喘气病和PCV2的混合感染也比较的常见,喘气病的感染加剧PCV2诱发的淋巴结和肺部病变。另外,SIV、PRV、TTV等病原在PCV2的混合感染中也重要作用,PCV2的免疫抑制导致了混合感染的加剧,而混合感染又加剧了PCVD的发生。
4 PCV2疫苗研究进展
目前,猪圆环病毒疫苗在预防猪圆环病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自1991年加拿大爆发PMWS以来,针对PCV2的大量研究集中在了疫苗的研究上,到目前为止,猪圆环系列商业疫苗的使用有效地预防了PCVD。PCV2疫苗被誉为兽医疫苗防控疾病成功的典范,其在全世界养猪户中得到广泛认可。2004年全球第一个商品化PCV2疫苗在德国和法国首次面市并投入使用。2006年北美批准暂用于仔猪(美国和加拿大)及母猪(加拿大)的PCV2疫苗产品;2007年PCV2疫苗在全球内开始普及使用;2009年商业PCV2疫苗在中国注册使用;自2006年勃林格率先研制出PCV2疫苗并在北美获得批准上市,至今一直占据全球猪圆环苗的市场的主要份额,2010年开始我国国产猪圆环疫苗。到目前为止,猪圆环苗主要包括 PCV1-2嵌合疫苗,PCV2灭活苗和PCV2重组亚单位疫苗。起初PCV2灭活疫苗是基于PCV2a基因型研发的,但PCV2a自2004年以来逐渐被PCV2b基因型所替代,随后PCV2d取代PCV2b基因型成为全球PCV2的主要流行毒株,不过研究表明PCV2各基因型之间存在交叉保护,当前PCV2a疫苗对PCV2b,PCV2d也有效。但是应注意对新的流行毒株开展相关疫苗研究及交叉保护效果研究。
5 综合防控
5.1 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PCVD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综合征,仅单纯的靠PCV2商品苗不能完全抑制PCV2的流行。因此对猪场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进行有效的综合防控才是最佳选择,相关研究报道PCV2核酸存在于啮齿动物和商品猪疫苗中,因此选择合格的疫苗,定期驱虫灭鼠,禁止无关动物入场,防止PCV2跨物种传播,针对进入猪场的车辆、器械应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灭菌,从而切断外界病原流入猪场;环境因素方面应定期消毒,保证卫生条件,猪舍内的通风、温度、气流、密度应保持在良好的状态;饲养管理方面应注重猪群营养改善,定期进行药物保健,保障猪群的健康状态,防止继发感染。猪群全进全出,多点饲养,防止混批饲养或者交叉寄养。对引种和精液质量要严格把控,避免造成病原在场内传播与流通。
5.2 消除混合感染源
在现阶段,虽然国内外已研制出PCV2灭活疫苗、基因工程苗和亚单位疫苗,但因PCVD并非仅由PCV2单独感染所引起,其必须与PPV、PRRS等病原协同作用于免疫系统,才能使猪发病。目前各国控制本病的经验证明,对共同感染源作适当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对于该病的防控有显著的效果,选择性的预防性投药和治疗,对控制细菌性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同样有效。PCV2的共同感染原很多,如PRRSV、PPV、SIV、猪肺炎支原体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等,不同猪场的疾病谱往往不同,发病猪场首先要确定自身的共同感染源,并应用相应的疫苗对母猪实施合理的免疫,对确保妊娠期胎儿和哺乳仔猪的安全相当重要。与此同时,通过病原检测确定母源抗体消失后的仔猪和育成猪的共同感染原,采用合适的疫苗和药物防治,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5.3 免疫预防
有效预防和控制其他感染性疾病,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蓝耳病和猪支原体肺炎等疾病的疫苗免疫接种,提高猪群整体的免疫水平,减少呼吸道病原体的继发感染,增强肺脏对PCV2的抵抗力。同时可选择PCV2灭活疫苗或亚单位疫苗对猪群进行免疫,降低猪群感染PCV2的风险。
5.4 净化与根除
虽然PCV2疫苗非常适合疾病的预防,但不具备治疗作用,仅凭疫苗接种在我国进行PCV2的净化与根除是不切实际的。常见清除病原的方法有清群重建,免疫,检测,淘汰等。针对PCV2的根除,可通过合理的疫苗设计,如开发可以区分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种接种的标记疫苗,实现更高功效的保护。同时还应建立无疫区,引入无PCV2的猪群,强制免疫接种疫苗。并落实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然后逐步至扩大区域甚至扩大到全国,同时对外来进入的动物要严格实施检疫措施。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