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临清小麦白穗发病原因及对策分析①
2019-03-19刘洪春靳少华
刘洪春,靳少华
(山东省临清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临清市 252600)
临清市地处鲁西北平原,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小麦常年种植面积50 000 ha左右。2018年,临清市小麦白穗现象比较普遍,70%以上麦田发病,一般病株率8%~15%,严重田块达到30%以上,造成比较严重的减产。根据症状判断白穗主要由小麦茎腐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以及小麦赤霉病引起。
1 小麦白穗发生较重的原因
1.1 多年秸秆还田
近年来,农民习惯秸秆还田,连续还田七八年甚至十几年的很常见,而且现在都是浅旋耕,秸秆不能全部腐烂,小麦播种时根有时扎到秸秆上,秸秆腐烂发热,造成麦田长势弱,而且农民基本上都不镇压,田间土壤不沉实,冬季寒流造成小麦根部冻伤,继尔引起病害发生。
1.2 年前及早春天气降雨少
2017年冬季及2018年春季天气比较干旱,降水量较常年减少60%以上,小麦苗情因受旱情影响,普遍长势差,抗性弱。
1.3 清明前后低温冻害
2018年4月4~7日,一波寒流袭来,最低气温下降到1℃,这个时期正是小麦拔节初期,小麦开始进行穗分化,抗逆能力差,遭受低温冻害后易感病。
1.4 4月下旬连续降雨
4月20~22日连续3d降小到中雨,田间湿度大,此时正是小麦抽穗期,即将进入扬花期,田间高湿造成赤霉病发生比较重,致小麦白穗现象比较明显。
2 防治对策分析
2.1 科学施肥
根据小麦需肥规律,氮磷钾配合,培育壮苗。基肥的施用,应掌握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的原则。小麦种植前,除正常使用复合肥外,每亩增施7.5-10kg尿素,一是加速秸秆腐烂,二是解决小麦苗期与粉碎秸秆的争N现象;年后追肥,每亩追施高30∶5∶5或28∶6∶6高氮复合肥25~35 kg为好。
2.2 玉米秸秆清除田外
玉米秸秆还田3年,要清除田外1年,提倡使用深耕犁深耕。不能清除秸秆的,要注意播后或早春镇压,镇压可以压碎坷垃,沉实土壤、使耕层紧密,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利于根系发育,同时能减少水分蒸发,提温保墒。
2.3 播前拌种
小麦播前用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拌种,防病效果非常明显;没拌种的,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要及时做好田间调查,密切关注发病情况,一旦小麦纹枯病、茎腐病、根腐病达到防治指标,及时选用三唑酮、戊唑醇、醚菌酯等杀菌剂喷雾或灌根防治。
2.4 及时浇水
小麦播前如果墒情不足,不利于苗全苗壮,土壤含水量低于17%~18%时,就应浇底墒水。没浇底墒水的,可根据田间墒情浇越冬水或返青拔节水。
2.5 防治赤霉病
小麦抽穗扬花期如果连续降雨,是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关键条件,一旦连续降雨,很可能造成赤霉病严重流行。雨后晴天后选用25%氰烯菌酯或50%咪鲜胺150倍液喷雾,具有较好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