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类心理亚健康学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索
2019-03-19□林威
□林 威
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诸多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压力。有学者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压力反应主要表现在情绪和认知上,内隐的情绪和认知反应要大于外显的行为和生理反应。大学生倾向于以压抑的方式来回应生活应激源,能够以相对成熟的方式进行应激反应。”[1]当代大学生压力的增加,是造成较多大学生存在心理亚健康现象的原因之一。本文根据华南农业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及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留存的2018届毕业生就业信息表对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2014级767名学生群体进行了调查,统计得出2014级学生每月的平均薪资为4938元,而同届参加就业的心理亚健康学生每月的平均薪资约为4254.05元。因此,提升当代艺术类心理亚健康学生的就业质量,是众多高校亟待解决的就业瓶颈。因此,从多重维度探索高校艺术类心理亚健康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已是必然趋势。
一、社会维度:完善就业机制与营造良好风气
(一)完善就业缓冲机制。由于众多高新科技的面世与普及,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之势已远超世人想象,从而导致产业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传统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带来的直观后果为相关行业就业岗位不稳定,就业形势不明朗。对于艺术类相关工作岗位而言,有一部分类型的工作具有超前性,能顺应现代时代与科技发展所需,如当今较为流行的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等应用与视觉传达、传媒、动画等学科的融合;但也有一部分类型的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转型挑战,如在人工智能完善化、计算机运算能力增强化、机器人普及化等的冲击下,服装工程专业相关的服装制作、环境设计相关的设计制图等类型相近的工作则存在生存或转型困境。针对现今社会就业形势不明朗的困境,广东省发布了取消暂缓就业政策,并设置择业期政策,为当今大学生就业设置两年的就业缓冲期[2],给毕业生提供了一定保障,此举所带来的最大利好为以下两点:第一,取消了毕业生暂缓就业的手续及后续手续,节省了毕业生的时间;第二,为所有毕业生提供往年暂缓就业的保障。该政策的实施虽然在覆盖面上达到了全覆盖,但对于办理了暂缓就业的就业困难者而言,仅仅只是省略了相关手续,在时间上并无实质性变化。在就业形势愈加不明朗的当今,两年就业缓冲期已略显不足,适当延长就业缓冲期,完善就业缓冲机制,或能缓解一部分就业困难的社会情况。
(二)形成良好职场招聘风气。当今社会,职场招聘歧视现象层出不穷,尤其在部分私企或小型公司。一般情况下,常见的招聘歧视可分为以下五类:性别歧视、外貌歧视、经验歧视、缺陷歧视、偏好歧视。性别歧视常见于强度高、稳定性强的岗位,常以男性优先为招聘条件或潜藏条件进行招聘;外貌歧视常见于线下工作、需要以貌示人的岗位,即便该岗位并非纯粹“以貌取人”的岗位,也对外貌有一定要求;经验歧视常见于大多数需要立即到岗工作、救急类岗位,仅招聘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缺陷歧视则存在在大多数岗位中,对于存在身体、心理或其余缺陷的求职者一票否决;偏好歧视则为现代小型企业增多而随之发展的产物,由于人事部门相关人员的专业性不足,而出现的坚决不录用偏好某事、某物、某人的求职者。
对于上述不良社会招聘风气,需以行政监督与舆论监督双管齐下,做好公平公正招聘,录用德才兼备人才,而不能因求职者存在心理问题或曾经有休学等“缺陷”原因就戴上有色眼镜一票否决,社会风气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之事,因此还需长期做好监督工作。
二、高校维度:重视心理疏导与加强就业教育
(一)重视对心理亚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要提高艺术类心理亚健康学生的就业质量,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为高校需加强对心理亚健康学生心理健康疏导的重视程度。国内曾有针对825名学生进行心理压力测试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存在轻度及以上压力的人数占比为74.2%,其中存在重度压力人数占比5.9%[3]。从该研究可看出,当今存在心理压力的学生基数较大,即存在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人数较多。因此,高校还需进一步提高对心理亚健康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工作的重视程度。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由学院辅导员或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所负责,但由于如今高校扩招的趋势不断增加,学院辅导员的流动性较强,致使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员捉襟见肘;此外,由于大多数学校辅导员并非心理专业出身,因此学院辅导员的专业性也有所欠缺。因此,加强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设,大力引进心理专业的人才,加强学院辅导员的心理专业能力培训,才能进一步强化对心理亚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工作。
(二)加强学生就业力提升教育工作。就业指导工作,是大多数高校的重点建设工作之一。目前,大多数高校均有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系列课程,并举办高校专场招聘会、开展就业系列讲座等提升就业力的相关工作,但由于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仍存在部分问题,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仍有待提高。问题在于以下两点:第一,大多数高校所开设的就业指导系列课程的授课对象为低年级大学生,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尚未接触实习等社会工作,从而导致学生对该系列课程的重视程度甚低;第二,大多数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相关活动的宣传工作仍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可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在低年级、高年级均设一门就业指导课程,低年级主要教授职业规划,高年级主要强化就业能力;第二,高校就业部门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可增设负责就业方面的班委或强化就业方面班委的工作,加大就业指导系列活动的宣传工作;第三,学院加强校友联系工作,多开展优秀校友就业经验分享的系列讲座,帮助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三、家庭维度:端正行业观念与适当降低期望
(一)端正行业观念。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众多新行业、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逐步发展成为朝阳行业。但由于大部分学生父母辈工作已趋于稳定,鲜有机会接触新行业、新企业,主动了解并接受相关行业信息,学生父母辈对社会大多数行业情况的了解具有滞后性、片面性的特征,仍然希望子女从事传统、安稳性质较强的工作,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从而影响自身孩子的就业观念、就业趋向与就业选择。对于存在心理亚健康状态学生的父母辈,此类行业偏好情况更为明显,正因为该类学生存在心理亚健康状态,所以家长总期望子女能在相对单纯的就业环境中生活。不巧的是,艺术类行业恰巧是受到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行业,由于科技的发展,现代艺术创作团队逐渐小规模化、精英化,众多小型工作室与小规模私企逐渐占据艺术类就业行业的主导地位,相悖于学生家长的传统优势行业观念。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学生父母辈应主动通过互联网、新闻舆论等渠道,多加留意现今社会行业信息,摒弃传统岗位偏见,端正行业观念,才能拓宽子女的就业视野与就业覆盖面,增加子女的就业机会与潜在就业可能性。
(二)适当降低期望。从古至今,我国大部分家长总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冀,期望自身子女能在大学毕业后寻到一份体面、待遇较高的工作,从而让子女的生活质量更上一层楼,这种就业期望无形中给自身子女增加了压力。此外,在我国家长群体中,存在一部分家长时常以自身子女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给自身子女树立较高的标杆,致使自身子女就业信心的降低,面对困境时倾向于逃避,形成“就业自卑—怯于尝试—机会减少—遭遇困境—愈加自卑”的就业恶性循环,加之学生自身长期压抑而形成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从而导致学生的就业力低下,造成就业困难的境况。
对于以上困境,家长需正视并评估自家孩子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了解子女的就业想法,鼓励子女的就业尝试,适度降低自身对子女的就业期望,并减少对自身子女与他人的比较行为,才能帮助子女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减少子女的就业压力,完善子女的就业规划,增强子女的就业素养与就业能力。
四、学生维度:做好心理调节与提升就业能力
(一)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工作。在学生本位的维度上,提升高校艺术类心理亚健康学生就业质量,必须从学生本身进行调整,首要任务是学生自己必须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工作。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受到人际交往弱势、学习焦虑、灰色心理、情爱挫折等境遇影响,从而形成心理亚健康的不良状态[4]。在心理学上,人类心理具有自我调节机制,一般的自我调节是无意识的。但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主观作用进行自我疏导与调节,此为有意识的自我调节。通过无意识与有意识相结合的自我心理调节机制,能够有效地缓解心理亚健康状态所带来的负面情绪。有意识的自我调节方法众多,对于存在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群体,可通过压力宣泄法、压力缓解法、情绪转移法缓解自身心理亚健康状态。压力宣泄法即通过自身从事某种宣泄活动而促使压力消散的方法,常见方式如在安静的地方吼叫、放声大哭等;压力缓解法即通过借助外部因素使压力得到缓解,如找人倾诉寻求共情与慰藉等;情绪转移法即通过寻找其他事情做,而使得自己暂时忘记压力源,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通过自我心理调节,能够帮助心理亚健康学生群体缓解自身压力,摆正与稳定自身心理,从而形成健康的就业心态。
(二)积极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学生除了应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工作之外,还应积极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由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学生受到心理因素影响,在就业方面的学习上相较于其他学生而言积极主动性略微偏低。因为艺术类学科的特殊性,在就业方面多数学生有着自己的独特想法,如进行创业或加入小型行业工作室等,所以导致艺术类心理亚健康学生过于重视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忽略自身就业能力的锻炼。因此,作为艺术类存在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更应主动了解行业相关知识,树立良好的行业就业价值观,积极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如认真学好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内容,积极接触并熟知行业相关知识与发展趋势,主动寻找并参加正规的社会实习工作,进而提升自身各方面的就业能力,形成自身的就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