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桥梁方向毕业实习研究与实践
2019-03-19□张玥任翔
□张 玥 任 翔
“毕业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实现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相融合的重要平台。它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工程实感,也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收集相关课题和技术资料,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大有帮助。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可以了解整个桥梁建设和设计流程,为后续毕业设计的开展奠定基础。本文围绕土木工程桥梁方向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探讨切实可行的新构思和解决办法。
一、土木工程桥梁方向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毕业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桥梁工程专业毕业实习一般在第八学期开学初期的2~8周。这期间学生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求职;二是研究生复试,这两大因素导致学生对毕业实习不甚重视,甚至逃避实习。另外,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2~8周的时间对于长达几年或几个月的工程项目施工或设计而言,学生只能参与某一部分,无法全面地深入了解专业相关的设计和施工等相关知识,只能走马观花学个皮毛,导致毕业实习形式化。
(二)毕业实习经费不足。桥梁工程毕业实习主要场所是设计院或施工单位,无论是去哪种类型的单位实习,受到地区限制,学生在外实习时,无论是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需要面临食宿、交通等问题。有个别单位能为毕业生提供食宿或支付一定的酬劳,但大部分单位,出于安全、管理等因素的考虑,不愿意无偿接收实习生,学生可能还需额外给校外导师支付一定的费用,这样就在经费本身不足的情况下增加了学校的实习经费支出,最终影响实习场地和形式的选择。
(三)毕业实习接收单位较少。受到安全责任、经济利益、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单位并不多,有些单位甚至持排斥态度。每年毕业实习联系单位成了学校和指导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指导教师和学校都要耗费大量精力、想尽各种办法去联系实习单位。交通问题、食宿问题等,又增加了联系实习单位的难度。学生在实习单位一般也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在设计院只能完成简单的画图和文字处理工作,在施工单位也只能观看学习部分施工环节,这一系列问题造成多数企业并不欢迎学生实习。
(四)毕业实习管理和评价体系不完善。毕业实习主要有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从管理上来说都不甚完善。集中实习时学生人数较多,由指导老师统一带队、统一管理,没有结合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后续所做毕业设计内容实习,导致毕业实习变成了认识实习;而分散实习时学生分散到各个单位,学校很难实时掌控学生的实习动态,导致学生会出现“懒散、应付”的现象。另外,学校对学生的毕业实习评价体系也不合理和不完善,通常仅根据一份实习报告来评定学生毕业实习的好坏,导致有些学生对待实习敷衍了事,没有实习的动力和压力。更有甚者,压根就没有去实习,从网络上抄袭一些文章来应付最终的实习评定。管理和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使学生不够重视实践学习。
二、毕业实习的新构思和解决办法
(一)毕业实习时间合理化。毕业实习时间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一是实习时间太短,学生只能了解到桥梁设计或施工的小部分内容;二是实习时间和考研、求职面试冲突。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可以调整毕业实习的时间,建议毕业实习的时间可以从第7学期期末开始,第8学期前六周结束(包括寒假,)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第7学期的理论课。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毕业实习安排的系统性和灵活性。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在实习单位参与较多的实际工作,充分接触社会,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
(二)实习基地建设常态化和“本土化”。为解决实习单位难找的问题,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自建实习基地。实验室是学校的科研基地和教学资源,可以根据各实验室的特点面向学生开放,使学生可以在毕业实习期间申请进入实验室参观,或开展一些简单的桥梁结构实验,既充分发挥了实验室现有资源,又提高了办学效益。同时结合桥梁工程毕业设计的需求建立仿真实验室,可以让学生在机房就体验到桥梁结构的整个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和工程师来校做讲座,让学生了解桥梁行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建立桥梁施工图库集及相关视频资料库,开展多媒体教学,在校内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完整的桥梁设计或施工工艺。实习基地本土化建设的同时,学校和一些信誉良好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实现校企联合培养,让学生真正接触到土木工程的具体操作环节,从根本上解决实习单位难找的问题。
(三)毕业实习模式多样化。结合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的实习模式,建立“分散+集中+仿真”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提前到用人单位实习,这种实习模式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尽快参与生产任务,从而更好地适应工作角色。在企业实习阶段,以企业指导老师为主,校内指导老师为辅的模式。对于寻找实习单位困难的同学可以采用集中实习,根据学生所选导师的安排到相应现场开展实践活动。对于考研复试或有其他原因不能参加校外实习的同学可采用“仿真实习”,根据毕业实习的大纲要求,制作工程实例案例库,安排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进行现场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录像增加学生的“实物实训”的感觉。分散实习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工作效率的提高,对用人单位和学生都是有利的,比较符合社会的需求发展,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实习模式。集中实习易于管理,但大量的实习经费和学生实习的被动性阻碍了这种实习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仿真实习”在一定程度解决了部分学生实习难得问题。实习模式的灵活应用有助于毕业实习这一实践活动的更好开展。
(四)毕业实习导师制化。毕业实习导师制化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实习更具方向性和便于管理。毕业实习开始前的一周指导教师向学生宣讲自己的实习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指导教师开展实习工作。导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工程经验指导学生,为后续毕业设计及就业提供帮助。导师还可以借助自己的社会关系,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到相关单位实习。
(五)毕业实习管理和评价体系标准化。为了实现毕业实习的标准化管理,首先要制定详尽的毕业实习教学计划,让学生知道实习的时间、内容、要求、考核方式等,毕业实习开始之前,先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做到“安全第一,高效实习”。
为了确保实习效果要制定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一是实习监控,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定期联系学生,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展,同时解决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提交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实习日志要有每天详尽的实习内容记录及知识点的总结,实习报告内容要阐述清楚实习内容、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有相关实习体会;三是实习答辩,分组对学生进行考核。针对学生的实习内容教师进行提问,并汇报自己毕业设计的初步方案。
三、毕业实习的实施过程
(一)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毕业实习开始前,要选择有经验的教师开展宣传动员工作,调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高实习质量的目的。指导老师要负责具体落实每一位学生的实习地点、内容、步骤和要求,从而让学生带有目的性地去实习。
(二)分类实习。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分类开始实习工作。对有实习单位接收的学生采取分散实习,实时监控的方式。对有考研需求或不想外出实习的同学,挑选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开展校内实验室演练、专家讲座和“仿真实习”等方式开展实习工作。对于参加集中实习的学生,由相关指导老师和现场技术人员一起带领学生在企业单位完成实习任务。
(三)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是实习的最终体现,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习方向和具体情况指导学生拟定实习报告提纲,在每天实习日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桥梁工程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归纳和总结实习中学到的专业经验和精华,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有针对性地完成专业实习报告,而不是一份简单的实习记录。为后续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四)实习总结交流。毕业实习完成以后,开展专题讨论,进行实习总结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实习方式和实习地点的不同,短暂的毕业实习并不能涉及桥梁工程的方方面面。以专题组为单位进行实习总结交流,可以取长补短,通过分享各自的实习经历、收获和体会,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和了解。
四、结语
毕业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最贴近实际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和规范这项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还可以为学生尽快适应以后的工作角色奠定基础。结合专业特点,对桥梁方向毕业实习进行改革和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