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终身体育背景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
2019-03-19彭芳莹陈庚仁
□彭芳莹 陈庚仁
为满足国家对高技术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高职院校应运而生。由于人们对体育运动的意识不断提高,终身体育这一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事实上,所有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都在终身体育这一方面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若要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形成自发自觉的体育观念,那么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就成为了大势所趋。革新工作中,应该让学生真正了解体育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具备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运动方式,向终身体育的目标不断靠近。
一、终身体育的内涵与实际作用
(一)内涵。终身体育的内涵可以从狭义与广义两方面体现,广义上来说,即一个人从第一次开始体育锻炼之日起,开始学习与掌握各种锻炼与运动的方式及知识,直至终身都坚持体育锻炼从不间断;而从狭义上来说,也可以被解释为学生在学校系统地接受了基本的体育知识及锻炼方式的教学后,余生都坚持运用在学校习得的科学锻炼方式坚持体育运动,终身能从体育锻炼中受益。
(二)实际作用。为了全方面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学校应应用多种方法树立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进而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与技巧。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观点,锻炼不应该只停留在学校体育教学的阶段,体育运动有利于铸造人们健康的心理与身体条件,人人都应当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高职院校不应该只将体育运动片面地置于学校教学任务阶段,而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仍然热衷于锻炼。
二、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体系的弊端
(一)教学匮乏。基于我国近代时期曲折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状况,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才开始逐步建立完善大学教育以及高职教育的体系,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点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同时,在新中国发展之初,国家急需各式的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大范围建立了起来,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产生背景,高职院校的定位单一。多数学校着眼于专业技术的培养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发展,甚至有的学校没有设立体育类型的教学课,在当时,体育教学多以球类运动为主,发展单一匮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更无法调动学生对终身体育的热情。
(二)体育教学不受重视。从古至今,类似于重文轻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观念在中国这样有特殊文化底蕴的国家深入人心。这样的思想文化导向让学生、家长、教师甚至是学校的领导都片面地只看重学生的文化成绩,认为只有好的文化成绩才是真正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流观点对于体育教学重要性的忽视使得大部分人忽视了体育、身体素质在学生成长中的基础性作用。过于重视文化教育的社会导向使得学生自己也会轻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即使高职学校设立了各式的体育教学课程,学生在自身固有观念的影响下,也很难对体育产生很大的兴趣,更不要说树立终身体育的先进观念了。
(三)体育考核内容不全面。当前在高职院校使用频繁的考核方式包括体育理论知识书面考核以及体育能力实践检测两种。书面考核通过笔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但像这样的应试教育方式在实践中很难真正加深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了解,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重视体育教学,他们更倾向于在考前突击复习、死记硬背,只为了考试,无法从根本上增强他们的体育知识储备;实践检测虽然较书面考核来说更有实用性,但用统一标准对不同体质的学生进行评定并不是一种科学的考核方法,对于体质弱、不擅长运动的学生反而会挫伤他们的运动积极性,甚至会让他们对体育锻炼感到恐惧。不健全的体育教学考核方式,极有可能将体育教学引向错误的方向,达到与目的相反的效果。
三、革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途径
(一)建立科学的体育理论体系。学校的体育教学是推广普及终身教育的主要方式,学生教授应该开设体育健康相关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体育知识体系,让学生了解如何更好地通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为学生的体育实践训练建立科学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锻炼习惯与卫生习惯,也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方式锻炼身体。同时,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可以掺加一些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正确管理自身生理健康的同时也可以保持心态健康,有利于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调动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运动兴趣的培养会使学生自发地进行体育锻炼,一旦学生有了这样的心理倾向,说明他已经在运动中找到了乐趣,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对运动有了更多热情也意味着他离终身体育的目标更近了一步。所以,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运动,多样化的体育锻炼方式会使学生在不同的体育运动中获得兴趣与激情,而且好的运动体验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通过体育选课制让学生自主挑选适合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三)个性化教学。毫无疑问,学生的性格、体能、兴趣等各个方面都是多样化、差异化的,基于这样的现象,学校应该因材施教,体育教师应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体能不同的学生作出差异化的教学引导。对于体能好的学生,可以多传授体育锻炼的方式,让他们提高自身的综合体育素质,使得体育锻炼更加科学;而相对应地,对于体能较差的学生,应引导他们先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能运动,加强他们的理论知识储备,使他们渐渐了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以及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等。
(四)增加体育课时。高职院校总是在课程紧张的年级减少体育教学课时,导致学生在需要体育运动缓解压力的时期反而没有机会进行体育锻炼。院校应科学合理地安排各个年级的体育教学时间,而不应该用任何方式减少锻炼时间。同时,学校也可以适度开展一些社团实践活动、竞赛项目、体育比赛等课外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劳逸结合、全面发展自身能力。
四、结语
回首过去,虽然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没有得到很大的重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教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展望未来,终身体育意识的推广使得更多人们把关注点放在了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锻炼的课题上,实现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目标正在越来越近。同时,学校在革新教学体系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素质教育,将体育教学作为教学的基础课题,发展个性化、多样化、科学化的体育教学,利用多种措施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最终达成全社会终身体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