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大学校园智能快递柜决策分析
——以青岛黄海学院为例
2019-09-27古全美
□古全美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消费水平的提高,刺激了校园快递业务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为了保持相适应的校园快递业务的服务水平,对整个快递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智能快递柜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快递企业在校园网点的肮脏、杂乱和不安全的环境,降低了快递包裹被损坏率和丢失率,获得了更高的快递客户满意度。尽管如此,智能快递柜在校园内建设运营过程中的成本问题依然是阻碍其发展的最强阻力。成本过高、盈利空间小是每家快递企业在校园建设智能快递柜时急切解决的问题。
一、基本概念
(一)智能快递柜。智能快递柜是能够对快件进行快速识别、暂时储存、安全保管、实时监控、有效管理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提供寄存快件服务的设备。该类设备一般建设在居民社区、学校、写字楼等人群较为密集且集中稳定的公共场所。智能快递柜主体部位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主柜;二是副柜。快递柜可以与PC服务器结合,形成智能快递柜系统。
(二)智能快递柜成本因素分析模型。智能快递柜成本因素分析模型是在对成本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完成的,整体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各项成本因素分析,针对在建设运营智能快递柜过程中因消耗资源而产生的各类成本构建模型公式,从而进行计算分析;第二部分是节约成本分析,计算智能快递柜建设运营后会产生的节约费用,其中以节省人力成本为主;第三部分是模型求解即结果分析,根据节约成本费用正负结果、节约成本与总成本的对比分析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智能快递柜建设运营前后对校园快递业务成本产生的影响。
二、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智能快递柜成本核算
(一)识别和鉴定作业和确定作业中心。(如表1所示)。
表1 智能快递柜主要配送作业环节
(二)分析和确认资源。建设校园智能快递柜所需要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成本、设备折旧成本和场地租金。
1.人工费用。建设智能快递柜后的快递超市每个月的人力资源成本C人力2=R2×G2=6,000×6=36,000元。因此,一年内的人工费用总额约为360,000元。
2.设备折旧成本。按照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10%的残值标准进行计算,得出每年的设备折旧费约为38,340元。
3.场租费。快递企业在校园投放建设智能快递柜占用场地地按照约定每年付给学校的费用为8000元/年。
(三)分析资源动因,将各资源分配到作业成本中心。(如表2所示)。
表2 资源分配情况
(四)分析作业动因,确定作业动因分配率。按照目前设计建设的智能快递柜的数据。智能快递柜每年需要完成的派送任务最高约为240,000件,其中超时取件件的比率约为5%。
派件作业动因分配率:
人工输入作业动因分配率:
选箱投递作业动因分配率:
超时取件作业动因分配率:
订单信息管理作业动因分配率
表3 作业的分配金额与单位作业成本
(五)计算作业的分配金额与单位作业成本。假设黄海学院建设智能快递柜后,该设备每年正常处理约为22万件派送任务,其中因超时取件的数量约为1.1万件(如表3所示)。通过计算,单个快递任务的完成需要的成本为1.69元。据业内人士统计,智能快递柜单件快递收入约为1.6~2元,按此标准分析:智能快递柜在每一件快递所花费的成本虽然未超出最高收入,但是也未能产生大的利润空间,所以智能快递柜在青岛黄海学院内难以实现快递业务利润的快速增长。
三、结论与建议
本次研究单纯地从成本的角度去考虑,通过建立成本因素分析模型与作业成本法核算模型,“一大”和“一小”两个模型相互补充、相互验证。以青岛黄海学院为实际依托,调查搜集最新的快递数据,通过模型计算,获得精准的智能快递柜的成本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到如下结论。
以快递单件为研究主体,分析快递单件在智能快递柜作业从投放到完成配送整个流程中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计算快件配送单位作业成本,分析单位作业成本在智能快递柜配送单个快递的收入的所占比例,以此作为学校决策分析的依据。青岛黄海学院单件快递成本数据表明,在目前的快递环境中,建设智能快递柜后虽然会有一定的盈利但利润不够明显。
综合考虑智能快递柜成本、选址等各项因素,不适合建立智能快递柜的就可采用共同配送的模式,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提升快递企业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