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下产教融合实施的现状与思考
——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03-19华燕萍
□丁 雷 华燕萍
经济的发展速度与教育的综合水平两者之间总是密切相关的,江阴市处于全国县域经济的排头兵位置,拥有各类企业三万多家,其中上市公司46家,13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江院)作为地方性高校,肩负着保障地方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科技进步以及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地方及周边行业企业发展的责任,这也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产教融合的意义
国务院早在1991年10月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文件中就提出了产教结合的概念。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引领下,产教融合正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强力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在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1]。
产教融合是社会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服务等活动紧密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基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发展思想的落实。产教融合的内涵可以分解为宏观、中观与微观共三个层次。
(一)宏观方面。宏观方面,是指高职教育发展的总体纲领要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高度保持一致。高职教育的定位是培养当代社会与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促使高职教育需更好地理解与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目标,符合产业结构大方向调整的需求,实现以产促教、以教兴产、产教互融的新型育人模式。
(二)中观方面。中观方面,是指职业院校与产业部门在办学体制上的相互融合。产教融合也是一种办学制度与方式,即高职教育机构与行业企业可以共同办学,通过产教融合,来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共享,双方互利合作、取长补短,都可获得各自所需的利益,协同发展。
(三)微观方面。微观方面,是指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产业工人生产技能的培训等。产教融合也是一种教学模式与方法,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本位、就业引导为方向,通过依托企业工作环境,引导学生边学边做,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际生产及工作任务中所需的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结合,增强高职教育的办学效益,也为行业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2]。
二、产教融合实施的探索与尝试
江阴地处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圈”腹地,已连续十多年位列中国经济百强县(市)首位,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与发达的工业基础,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
借助于强大的工业实力与基础,江院在与地方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时具备了较好的共建平台。随着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江院与相关企业所实施的产教融合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具有鲜明江阴职业教育特色的内容,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远景规划)相适应。江院的办学方向坚持面向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立足自身,充分利用长三角所拥有的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势,合理规划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办学方向与形式,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目前,江院大部分专业均有深度合作企业,很多为江阴地区大型上市公司,直接加以冠名,为这些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相互促进、协作双赢。
(二)政行企校协同发展。江院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企业及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沟通,在政策法规允许范围内,增强学校教育面向社会与产业开放,积极吸引从事社会生产的行业与部门更多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动中。而且,在经济发达的江阴及周边地区,许多企业自身也有强烈的人才需求及培养意识,这样可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人才培养紧扣岗位需求。江院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内容以产业部门的人才需要及岗位需求为依据,在部分专业与课程设置上注重与产业部门的加工制造、技术推广及社会服务彼此互融,在课程体系与生产实践结合点中寻求突破。探索院校专业设置吻合产业需求,课程内容衔接职业标准,教学实践对接生产流程,毕业资格挂钩职业证书,职业教育贯穿终身学习。在保障校内外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满足正常教学需要的基础上,持续拓展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形式,引导企业发挥其生产经营的优势,真正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多个环节中来。
三、产教融合实施的现状
江院与地方企业在产教融合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但高职教育与产业结合还没有进入到更深层次的沟通、融合与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校企合作不稳定,融合渠道不贯通。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为了各自的发展需求,双向发力、双向整合的过程,双方都是主体。但由于院校与产业部门在体制性质、功能结构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较难通过“各取所需”的方式实现深层次意义上的融合,更多时候是高校这一主体政策化的单向寻求合作过程。如果企业在一段时间内无法从高校获取足够的人才需求与技术支持,这种合作更是高校的一厢情愿,难以持续。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创造经济效益,如无自身的利益需求,一般会缺少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原动力。
(二)合作模式较单一,合作内容不深入。产教融合的广度与深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现与否。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总体还处于转型发展的初级阶段,江院地处经济发达地区,校企合作由来已久,产教融合的模式已从共建学生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顶岗实践等过渡到引进企业入校建立校中厂,实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
但从江院与一些企业合作的总体情况来看,产教融合的模式与内容还不是很丰富,不够深入与扎实,更多的还是以学生实习的方式进行。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在于校企双方对产教融合内涵及意义的认识没有达到高度一致,缺乏合作的长期保障与约束机制。许多企业出于自身的经济原因或社会责任意识,对合作缺乏兴趣与动力,而高校对产教融合的准备也不是太充分,缺少相关的调研,制定不出行之有效的产教融合方案。
(三)合作对象选择上的“无奈”与“误区”。大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产教融合时,首选是一些大型企业,因为与这些企业合作,可以产生更高的社会效应与经济利益(获得更多的企业资金支持与政府专项经费及补贴)。但由于自身层次与能力的限制,大型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时首选未必是这些高职院校,往往就会形成高校热、企业冷的现象。而吸引大量人口就业的中小企业也有着强烈的产教融合方面的需求,但在合作方面,高校的热情却有所缺乏,因为高校也要考虑自身在做产教融合时的效率与效益,这样就造成了高校与企业间的结构性冷热不均[3]。
(四)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的欠缺。产教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校企合作的双方要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等建设,需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而现状是,目前国家及地方政府对鼓励和推动产教融合的财政拨付机制与奖励拨款制度还不健全与完善。
在资金与师资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产教融合的双方如何来保障人才的培养质量?还有一点就是评估体系的缺失。政府层面一直在鼓励进行各类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在产教融合的评估体系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与规范。
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思考
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政府、产业单位、高校各环节在认识上高度一致,实施中齐心协力,互相协调,多方联动,互促共进,而非由高校来唱“独角戏”或“主角”,尤其像江院这样的地方高校,由于地域及层次等多因素的限制,更需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来完成与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
(一)健全产教融合的体制与机制。各级政府应积极鼓励产教双方进行深度融合,落实相关保障与激励措施,增加对参与产教融合的高校与企业的财政投入,出台对参与企业的税费优惠减免政策,明确产业单位参与社会人才培养的义务,建立产教融合的约束机制。另外,政府还要牵头组建由教育单位与产业部门参与的评估机构,构建与完善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产教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产教双方进行严格的过程监控和结果考核评估。
(二)认清产教融合的意义与目标。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产教融合不是发展的阶段性任务,更不是走形式主义,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技能型人才培养战略和方向。只有持续推进产教融合,紧跟国家与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深入参与到地方主导产业与行(企)业,服务社会与经济建设,才能使高职院校自身更具活力,加快成长与发展[4]。
(三)创新融合模式、深化融合内容。在产教融合中,校企合作的模式很重要,它决定着产教融合的广度与深度,双方要联合制定职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创新改进融合模式,深入细化合作内容。
五、结语
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强国都是技工技师的大国,我国的工业、经济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技术工人队伍。而技术人员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要依靠自身来完成,自立才能自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我国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条基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