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民族文化身份构建民族凝聚力
——以广西“三月三民歌节”为例
2019-03-19杨火凤
□杨火凤
一、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是民族文化认同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伟大团结的长远根本途径是增强文化认同感,为各民族建设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的意识。”[1]文化认同是对一个国家最深刻的认同,是其文化心态的体现。这是个人或团体对文化系统的归属感[2]。民族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民族文化交流中,内容非常丰富,如经济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等。无论民族文化的内容如何,它始终是一种人类文化,体现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民族文化交流是突出民族文化特色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前提。在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中,各民族文化认同感提高,各民族成员之间会形成一种相互联系的整体性关系。在这个系统中,连接和限制的各种族之间存在关系。人们总希望对于自己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人们会形成一定的民族凝聚力。在各民族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它是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群体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共享的意义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互动会为这个群体带来稳定的结构。对民族文化的承认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和信息的传播。在民族文化交流中,族群逐渐演变为有机整体体系。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人们理解文化认同,实现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是加强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人们利用各种民族节日开展各种民族传统文化节。这些节日,如春节、端午、泼水节、古尔邦节等,历史悠久,群众性强,民族特色鲜明,都是民族文化的有力载体。里弗斯认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及其文化交流是导致人类进步的力量的主要驱动力。文化认同表现为民族性、地域性,人们在共同文化利益和诉求上,达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地方性的文化认同使得当地人们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人是因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产生了交往活动。人类和动物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是人们有社会实践,人们无法独自离开社会。社交互动是实现人们先进需求的方式,特别是在民族间的交流中。人们总是对与自己具有相同价值观念和世界观的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了一个国家社区。文化是由特定的群体成员共同形成的。要促进和谐民族交往,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必须努力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是中国各民族的联系,是民族团结与民族凝聚力的结合。
二、广西“三月三民歌节”的历史
3月3日是中国西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原地区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传统的上虞节是三月农历的第一天,后来改为三月三日,成为人们享受水边宴会和郊区春游的日子。魏晋之后,节日改为三月的第三天,所以也被称为3月3日。“王羲之书”也通过当时的写作场景与宇宙融合,写出了一部非常哲学的“兰亭收藏”。汉代的时候就有学者对这个节日进行过研究,发现在殷周时就已经存在,当时的政府还专门设置女巫来进行主持。直到今天,壮、彝、苗、黎都把3月3日作为情人节。3月3日也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民歌节。2014年,“壮族3月3日”被选为中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将农历三月初三指定为整个自治区的法定假日。放假两天,举办相应活动,让民众享受节庆欢乐。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壮族民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曲在各地都很受欢迎。在清朝,一场数百到数千人的大型“歌曲”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名歌手。当代的歌曲也唱道:“3月3日,一只风筝飞过天空,抱着我的思绪和梦想,回到了童年。”在3月3日期间,活动非常丰富,包括五色糯米、抓烟花、绣球花和打杆。人们喜欢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节日期间,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有一部分的民间机构,组织抢烟花活动;绣球传情被看作是象征纯洁的爱情;蹦极活动寄托着壮族人祈求丰收的愿望。三月三作为一项重要的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广西少数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上升,民族精神凝聚,成果促进了广西少数民族交流。广西是许多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广西南宁的“三月三民歌节”成为少数民族庆祝的节日。
三、“三月三民歌节”的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是促进广西少数民族凝聚力的基础
(一)传递民族文化的信心,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凝聚力。所谓民族文化自信,是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具体地说,也就是在佛教传入以后,汉地者表现的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包括政治制度、道德经济、思维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道德规范等)。“3月3日民歌节”汇集了壮族民族罗札舞及壮族民歌和舞蹈活动。让全国各族人民了解广西独特的壮乡民族文化,让广西各族人民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民族节目流淌出广西壮族人民不屈不挠、积极进取、勇往前进的拼搏精神;每年的三月三节日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对广西的民族文化颇感兴趣,特别是壮、苗、汉族等的刺绣技艺、广西的蜡染技艺和铜鼓文化。这样一来,广西的各种民族文化就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都是广西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瑰宝,其体现了广西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内容与民族文化魅力,使得各族人们的文化自信得以提高,同时,促进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增进了广西少数民族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之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三月三民歌节”民族文化自信始终把广西各少数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
(二)运用“三月三民歌节”的文化实践,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凝聚力。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过程。通过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任何谜团都可以在人类实践和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民族凝聚力实际上是文化实践的体现[3]。人对世界的认识总会产生各种不一样的情感,并通过各种方式得以表达出来,这种表达形式逐渐被人们共同体接受后,形成了固定模式,进而演变成传统形式,为后人所继承和发展,成为人们各种情感的表达形式,从而形成一种非物质文化,包括艺术、工艺、风俗等。在这种非物质文化中,个体的情感需求得以表达,相互之间在情感上得到共鸣,并把这一非物质文化延续给下一代。这种民族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是对自身情感的表达。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意蕴,第一,文化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人类的创造成果。第二,文化本质上是实践的。无论是哪种文化形态类型,或者文化内涵是哪一种要素,都离不开人类生产生活以及交往的各种实践。文化必然有自己的形式与形态,而且有自己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功能,文化是各种相互关系特质的总和。广西“三月三民歌节”、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上有壮族迎宾习俗、壮族铜鼓舞、千人竹竿舞、侗族大歌等,这些节目使得广西人民一度紧张的劳动生活得到放松,人们可以和家人、朋友欢聚一堂。在特定的节期和地点举行纪念和祭祀的活动,敬奉神灵,以获得心灵上的愉悦。三月三节日的活动项目涉及岁时农事、社会和生活、伦理道德、恋爱与婚姻等几个方面,通过历史溯源、传统重温、现代交融,广西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继承和发展,也为广西各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劳动带来了信心,体现了节日的实践功能。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三月三民歌节”蕴藏在广西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是广西人们凝聚共同情感的文化基因,是维护广西各族人民团结的力量,得到了广西人民的认可。“三月三民歌节”把分散的社会个体集合起来,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气氛,最后演化成一种民族文化认同,使民族各成员获得文化归属感。“三月三民歌节”包含丰富的思想、知识和信仰。人们通过进行节庆活动,传递民族积累的文化成果,从而达到各民族之间凝聚力的提高。
四、结语
“三月三民歌节”活动从远古到现在以及未来都是人们寄托精神、表达心情愉悦的一种理想化活动。人们通过这种方式将祈求自然的恩赐、祈求风调雨顺等各种目的聚集在一起。这种集体的活动是节日最本质的初衷,就是把轻松和愉悦带给在复杂农事活动中的人们,让人们得到放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重要传统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口号,广西“三月三民歌节”就是顺应了党和政府的号召,广西政府部门一直重视,并把它打造成了广西民族文化的一张名片。广西“三月三民歌节”民族文化经过世代薪火相传,形成了广西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这种民族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弘扬了广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它是建立民族精神和衡量民族凝聚力的桥梁。“三月三民歌节”是我国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也是广西各民族凝聚力的内容。民族文化认同是促进民族凝聚力不断发展和提升的源泉和动力。广西地区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交融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地区,整个地区发展和生存的核心动力是凝聚力。这种民族文化认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也将使所有民族的成员团结起来,团结在全国其他地区,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民族凝聚力已经反映在我国历史的任何阶段。在抗日战争时期,人们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老幼地进行抗战,一致对外,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就是民族凝聚力产生的巨大成果。因此,国家的凝聚力关系着国家的生存和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