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野下海外潮人与汕头“文化侨乡”构建关系研究
2019-03-19□薛灿
□薛 灿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进一步走向世界、发展更高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举措,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汕头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在“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中,积极参与,对标“一带一路”建设的规划方向和具体内容,要精准发力、敢于创新。汕头是传统侨乡,拥有各类众多涉“侨”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汕头市有5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属200多万人。”[1]但是,汕头侨乡近些年面临经济衰退、与海外联系减少、“侨”资源流失和侨乡文化式微等发展困境,面对这种情况,“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给汕头侨乡发展新契机,传统侨乡向“文化侨乡”转型是汕头侨乡新生的必然之路。潮汕侨乡作为潮人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探讨汕头新时期“文化侨乡”构建问题,必然要关注海外潮人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这数百万海外“潮人”大军的力量是汕头构建“文化侨乡”的天然资源和独特优势。
一、构建“文化侨乡”有助于增强海外潮人的文化向心力
当前汕头侨乡面临诸多困境,其中与海外乡亲联系趋于淡薄是一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时期海外潮人的主体已非第一代移民,多是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是第四代,他们大多已成为所在国公民,在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上并非中国。虽然在文化上,他们以“潮人”自居,但是对故乡的感情并不像第一代华侨那样亲密,如果侨乡继续衰退,或者说任由侨乡“侨”元素流失,那这些海外潮人就真的会和祖籍地日益疏远,文化的根会日渐消亡。因此,构建“文化侨乡”有助于增强海外潮人的文化向心力,提高汕头文化软实力的影响。
汕头市政府近些年,在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不足、政府财政吃紧的困难情况下,依然在保护与开发汕头侨乡文化上作出了系列努力和尝试。2014年,在国务院的批复下,汕头设立了华侨试验区,一直致力于以文化为先导,汇集侨资侨力、凝聚侨智侨心,经由数年开创,虽然在华侨文创产业、文化服务业等方面尚有短板,但已初见平台效应,开启东南沿海系侨心、聚侨力的创新性实践。除华侨试验区外,汕头市政府几年来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对华侨文化遗产进行持续不断的修缮与保护,现已完成的工程有汕头开埠馆、侨批文物馆和小公园街区建筑物修缮等工作。由此可见,这些工作都是汕头市政府转变思路,侨乡由“经济先行”到“文化先行”发展道路的可喜成果。
汕头市政府进行的系列有益实践说明其对侨乡文化身份非常重视,在“一带一路”的政策红利下,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将“文化侨乡”打造的更好,发挥侨乡文化在“一带一路”中的文化先发效应,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文化侨乡”构建过程中,深化文化活动和交流形式、共同发展文化贸易、促进文化资源共享、展示“文化侨乡”建设、弘扬侨乡风俗文化、涵养海外潮人尤其是新生代潮人的爱乡情怀、催发故土情谊,这些都是“文化侨乡”建构过程中进一步需要面对和进行的工作。民心相通是侨乡和海外乡亲共聚的基础,以文化促交流是实现民心相通的有效途径。“文化侨乡”构建以文化为纽带,以文化为先导,全方位实行和打造新型侨乡,对海外潮人乡亲以祖籍地文化的繁荣复兴形象展示,来实现侨乡文化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二、海外潮人是“文化侨乡”的传播者和沟通者
2016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发表题为《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的重要演讲,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人文基础,应该从加强语言互通和推动国际汉语传播实现通话,增进相互了解和让世界正确认识‘一带一路’。”[2]有学者也指出:“海外华侨华人是‘一带一路’建设当之无愧的先行者、见证者和实践者。”[3]海外华侨华人在居住国经过刻苦勤奋数代经营,积累了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形成了较完善的产品生产销售网络,同时海外华人还拥有社群网络和人脉网络,且“知己知彼”,对家乡和所在国的经济人文环境都熟悉,“具有沟通中外的独特优势,是连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天然桥梁和纽带”[4]。
海外潮人作为海外华人五大方言社群之一,力量和影响力自然也不容小觑。据统计,80%的海外潮人都集中定居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以东南亚地区为最多。他们长期定居他国,大部分已经落地生根,有稳定的社会网络和人脉资源,如果这支“大军”可以在生活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为“文化侨乡”的建设提供人力、智力支持,主要在传播侨乡文化、沟通本土与海外的联系上发挥优势,势必成为“文化侨乡”宣传生力军。海外潮人与祖籍地潮汕人同根同源,他们跨越重洋来到异地,一起带去的还有祖籍地的文化,而在与祖籍地乡民联系的过程中,又将所在国文化带回祖籍地,形成了独特的潮汕侨乡文化和人文生态。在这一文化输出和反哺的过程中,海外潮人一直是文化的传播者、实践者和见证者。在当前“一带一路”时代浪潮之下,汕头构建“文化侨乡”是对传统侨乡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新整合,“文化侨乡”立足于侨乡文化,对外要打造侨乡文化品牌,海外潮人就是侨乡文化对外传播的最好媒介。潮人既懂当地的语言和文化,又有当地的生活网络和社群空间,他们可以做好汕头“文化侨乡”的传播先行者,利用当地的华文教育网络、社团网络和各类民间机构大力宣传侨乡文化,有效提升“文化侨乡”的海外形象和影响力。
三、“文化侨乡”需要海外潮人和本土乡亲共建共享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内瓦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演讲,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交流互鉴等方式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5]通过这次演讲,中国开创性提出了“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新理念。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与中国本土同根同源的海外华侨华人,当然是“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独特的优势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一直在引进利用侨资、汇聚侨智侨力方面开展了长期大量的工作。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汕头市来自华侨华人投资项目5,673个,合同侨资金额121.64亿美元,实际吸收侨资金额78.95亿美元,投资国家和地区44个。汕头市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的‘三资’企业约900多家,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90%以上。”除投资外,海外潮人还热衷于捐资故土,截至2017年底,“全市接受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赠款物总值人民币98亿元(包括李嘉诚先生捐建汕头大学约66亿港元),捐赠项目达6,100项,有力推动了汕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经济合作之外,近些年汕头市日益重视各类侨界活动,更是多次组织代表团出席各类潮人国际组织和活动,举办“粤东侨博会”、联谊会等,其目的:一是交流信息,加强海外乡亲与汕头本土的乡谊情感;二是宣传汕头、促进经济贸易的合作,期望汕头本土产业“走出去”,同时海外投资和企业了解汕头,实现“引进来”。
由上述可知,汕头本土早已和海外潮人形成无法割舍的关系。在构建“文化侨乡”的工作中,汕头应以侨乡文化为前沿阵地,以积极开放的姿态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潮人乡亲深入侨乡寻根、探亲、参观、访问,了解汕头“文化侨乡”的定位和政策,集侨智、聚侨心,开放更广阔的投资平台,收集和采纳建设性意见,提供制度性保障,营造切实有利的投资环境和人文环境,实现海外潮人和本地乡亲共建共享“文化侨乡”。潮汕人几百年来源源不断地向海外迁移,形成了“潮州人”社群,汕头拥有丰富的“侨”资源,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海外潮人是汕头经济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可依靠力量,也是构建“文化侨乡”的重要组成部分,藉由“文化侨乡”建设,沟通海外和本土乡亲,借助海外潮人丰厚的网络资源,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合作,创造合作、共享、共赢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