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园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2019-03-19李晓杰
文/李晓杰
为抓住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际遇期与产业发展窗口期,青岛地铁创新采用“TOD+产业导入”型开发模式开展了轨道交通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力求通过政府、企业双驱动共同打造以“市场+产业+技术+人才+服务”为核心的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
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青岛市已开通运营4条地铁线路,通车里程超100公里,远景年线网总里程为838公里,既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集聚区产值规模已超过700亿元。近年来,青岛地铁在稳步做好青岛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的基础上,与青岛16家轨道交通科研平台、70余家轨道交通企业形成了基本的业务网络,已基本具备了链接轨道交通上下游企业、推进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轨道交通产业园作为“双创”载体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在推动青岛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下,通过产城融合发展战略的导入,2018年即墨城轨配套基地、西海岸海洋智慧小镇、城阳地铁创新产业园项目已落地实施,不仅增强了青岛地铁的“自我造血”功能,未来也将为青岛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随着产业园项目的落地实施,产业导入工作正加快推动步伐,西海岸海洋智慧小镇项目成功举办集中签约仪式,中船重工、北斗产业研究院等24家海洋与智慧类企业现场签约。中车四方所TACS研发智能制造、中国通号上海局轨道交通信号维保等项目已达成入驻即墨城轨配套基地的意向。城阳地产创新产业园项目与山东朗进、浪潮集团等15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发展轨道交通产业聚集区的相关思考
产业园区的发展与行业发展水平及外部经营环境息息相关,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产业凝聚力、科研创新力及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着力打造与市场、企业、人才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产业生态圈。
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不均衡。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现阶段以中游制造和生产为主要支撑,在机车车辆等主机产品生产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轮轴、牵引传动系统、网络控制系统、通号系统、制动系统等部分关键系统和核心零部件研发基础相对薄弱,仿真设计、分析验算和试验验证等产业技术开发条件不足,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亟待加强。
产业“孤岛”问题较为普遍。青岛市产业聚集区在发展初期往往注重产业发展,对周边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容易出现产业聚集区内人居环境不佳、就业人群潮汐流动等产城脱节的问题;同时,伴随着产业园区的发展,入驻企业与就业人口的数量不断攀升,对园区生产与生活配套服务的需求数量与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生产型园区无法实现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共融”的良性发展格局,从而大大降低了园区企业对优质项目以及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部分企业不同程度的追求“小而全”。部分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不甘心只做配角,既要实现生产利润,还要有商业利润;既力求上游产品利润,又想在中间产品和成品销售环节实现盈利,从而容易导致较多“小而全”企业在同一个产业集群中的存在,不仅对产业集群的良性自我发展与集群竞争力的提升造成影响,而且阻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延伸。
土地要素供给不足或将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通过青岛地铁主导实施的产业项目实践发现,产业集群的打造除了产业自身发展面临的掣肘外,还面临着土地供给方面的瓶颈。产城一体化园区具有建设体量大、配套用地需求多等特点,但各区市解决相关用地需求的能力较为有限,导致开发时序需根据土地指标情况不断调整,目前位于即墨、西海岸及城阳区的三个地铁产业园项目尚需1000余亩用地指标,对产业园区及配套项目建设的整体性和产业达产计划带来了一定影响。
对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园发展的建议对策
合理规划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轨道交通产业园需依托城市的总体规划与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及土地利用情况,按照“TOD+产业导入”型开发模式,合理进行园区的规划选址;同时,通过竖向发展、产城一体、资源集约、绿色交通等发展思路,有效提升园区环境与土地利用效率,充分考虑生产办公与居住的协调性,使经济活动与生活居住要素既有分工又有联系,以适应未来新的产业聚集区对高端人才、高端项目的集聚。
因地制宜,统筹区域联动发展。结合青岛市各区域的优势资源与产业发展现状,有的放矢的开展产业导入及园区建设,不断降低边际投入成本,提高边际产出效益。发挥即墨区先进制造优势,培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城;立足西海岸新区现代海洋产业,布局现代海洋与智慧产业新城;依托城阳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壮大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服务全产业链条。三个产业园将按照“三年建成物理空间、五年填满产业”的总基调进行建设运营,力争到2020年首批入驻企业具备达产条件。
政企合作,为产业实施提供关键要素。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科学、系统地谋划产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新常态下支持和规范产业园区建设的有关配套政策。例如,在工商登记中推进“多证合一”,切实解决“准入不准营”现象,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方式,全面实行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释放发展新动能,营造包容、支持创业创新和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制度环境,进而推动青岛市产业园区规范有序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科研创新型企业。针对当前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短板,在以园区形式集聚企业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产业集群的基础不仅仅是中游轨道交通装备和整车制造类企业,也包括大量的中小企业和科技孵化型企业,区域政府在引导企业集聚的过程中,既要在企业规模准入条件上设定门槛,又要着眼于产业发展保持一定的开放性。
例如,青岛地铁牵头的国家示范工程项目“轨道交通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自2017年启动相关研究工作,2018年仿真测试中心完成搭建,试验线将于年底前启动改造,预计2019年底完成试验样车制造。以“TACS”为代表的技术孵化型项目,成果转化周期较长,所以基于产业链价值定位来衡量企业的准入标准,才能促使产业集群形成弹性专精的生产体系,为提升集群竞争力创造条件。
补强短板,精准实施产业导入。青岛市轨道交通中游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果较为显著,但上游技术研发、原材料供应与工程建设,以及下游市场服务与产业外延尚有提升空间。青岛地铁需充分发挥平台及资源优势,在推动高新技术、引导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依托产业园项目引入TACS模拟仿真中心、轨道交通电机械制动EMB项目、信号互联互通测试项目、轨道交通售检票人脸识别项目、BIM勘测设计一体化项目、轨道交通AFC标准化项目、VR模拟驾驶等国家级实验室与技术研究中心,强化研发和成果转换能力。未来,青岛地铁将着力打造以“市场+产业+技术+人才+服务”为核心的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实现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到2020年突破1000亿元产值。